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红日读后感我想说大变革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读红日《码头》有感

大变革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

——红日《码头》阅读感受

最近读了2019年第11期《民族文学》上发表的小说《码头》,对作家的独创性和见识的功力印象深刻。

小说通过小人物老麻,折射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反映了老麻这样的小人物在大变革时代里的守旧、焦虑、得失和悲欢。

老麻是世袭的码头“统治者”,他的家族“统治”这个码头逾百年,成了码头规矩的制定者。特别是开船的人禁忌多,这些禁忌天长日久就变成了规矩,虽然这些规矩里有些可能较为奇葩,或者已经过时,就像有些道理过了特定的时间就不再成为道理一样。虽然老麻的有些规矩,乡邻们也并不认同,但因为有求于他,也只能忍了,除非不上他的船。

老麻容不得人破坏的规矩里有一条:不许人朝他喊“开船”。在壮语里,有一种修辞叫讲倒话。在都安当地人所说的壮话里,开船的壮话叫:hai ru ,hai ru,讲倒话是:hu rai,hu rai,有喊一个人“麻子”之嫌。老麻因脸上有麻子,所以特别忌讳与“麻子”相关的东西。小说中,一个初来乍到的“眼镜”要渡河,对着老麻喊了三次“开船”,无意间冒犯了老麻。老麻又误以为对方是故意的,于是,老麻动用了他这个“统治者”最大的权力——“停摆”,用来惩治冒犯者。但他不知道,他的任性最后也惩治了自己。

小说以码头命名,寓意深刻。在“江湖”中,码头是别具含义的。在《码头》中,老麻就是一个码头,所以要过渡的人都要“拜他的码头”。 在过去,拜码头是指戏曲班社到了新地方拿钱物拜望当地的地主豪绅、军政要员,甚至白道黑道,以求得他们的支持,好在他们的地盘上讨口饭吃,叫作“拜码头”。如果不拜码头,轻者难以立足,重者大祸临头。老麻这个码头,你不拜,你就过不了河,或者不能“人货混装”,诸事不顺。老麻在他的码头上把权力用到了极致——这是所有有点小权力的人的通病,只要是坏了他的规矩,是他看不惯的,他都可以动用他的规矩来惩治你,让你臣服。老麻这样的码头在生活中是很多的。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把自己视为码头,在他的码头范围内,绝对没有权力死角,一定会把权力用尽、用活,甚至会打擦边球扩大权力范围。但每个人也会在不经意间进入别人的码头,冒犯别人的规矩。在自己的码头上,老麻是说一不二的统治者,是最大的。但码头外有码头,在别人的码头上你就得服软,这是江湖规矩。所以,当老麻知道喊他三声“hu rai”的“眼镜”是新任乡长的时候,他意识到他这个小码头遇到大码头了,这是他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于是,他很想找机会拜会这个大码头。可是,这个码头神龙见首不见尾,怎么也拜不上。因为见不着人,老麻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拜不上码头的痛苦。

小说中,老麻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也是一个变革的牺牲者。作为码头的统治者,老麻家族的既得利益已经持续了两三代人。虽然老麻也曾预感到危机,但他过于自信,认为竞争、改革这种事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即使降临也要很久以后。于是他心安理得地坚守自己的独立王国,他仍然坚信“眼镜”总有一天会上他的船,拜他的码头。

然而,固有的地方垄断地位让老麻只想因循守旧,他给自己的渡船装上柴油机,算是这间“百年老店”应对危机的改革之举,但也只在汛期使用,其他时候他仍然按老规矩摇橹过渡,客人们即使不满也不敢说,只能忍耐。他甚至“窥见”乡政府开会决定买一艘汽艇作为机关干部过渡专用船。可是,长年权力的浸淫令老麻麻痹大意,最后,他的“对手”不是和他竞争,而是釜底抽薪,直接把他干掉了:政府双管齐下,修铁索桥,修公路桥。更要命的是,铁索桥的规划建设直接从老麻的码头上凌空而过,修桥速度比他预计的还要快上几倍!这让老麻傻了眼,这家百年老店就这样断了生气。

“一股悲凉顿即从心底荡漾开来。老麻双手抱头,孩儿似地呜呜大哭。……第三天老麻挣扎着要爬起来,老伴按住他:没人喊你‘开船’了。老麻一愣,也只是愣了一下,心底像一盆熄灭了的炭火,一丝火气也没有,反而平静了。是的,码头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规矩。……老麻憋足力气,伸长脖子朝着空阔的河面吼道:开船!这是老麻平生自己对自己下达的指令,是最后的呐喊,类似于溺水者绝望的求救。”

顽固的老麻还是坚持所谓底线,不看桥。他不想在桥上与“眼镜”相遇,因为,要见“眼镜”,也只能在他的船上见,他想要主场优势。但其实,他已经没有优势了,甚至,都没有势了。“老麻知道自己是彻底地离不开船了,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人民群众离不开码头……呵呵。”

改革说到底是一场财富再分配,是一种社会再造。小小的红水河已经天堑变通途,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从老麻的头顶上大步流星地奔向脱贫,奔向小康,离开了老麻的码头,但老麻离不开。离不开自己码头的老麻,最后成为了改革的牺牲者。

老麻要别人遵守他的规矩,但他并不遵守别人的规矩。老麻失业后,他改装了他的船,企图以电鱼为生。 然而,电鱼是犯法的,老麻不懂,所以他就不遵守。但他的行为与当年“眼镜”无意中冒犯了他的小规矩不太一样,他触碰的是国家的大规矩。公安告诉他,说他的行为不属于转变经营机制,也不是改革创新,而是犯法,所以,公安把他抓了。经过批评教育后,公安机关对老麻从宽处理,允许他打鱼,但不允许他电鱼。

老麻不过是个小人物,他虽然不像“眼镜”那样不断学习、接纳新的事物,只想固守自己的小码头,与时代有些脱节,但他也是个讲自尊、重诺守信的人,更不是个小人。他电鱼,警察抓他,他怕坏脸,要求不带手铐,表示不会逃跑;他跳下河帮警察抓回人犯;铁索桥坏了,有人掉下河,他没有幸灾乐祸,而是自觉地救人,而且救了八个,还捞起三具尸体。他想,如果这些人坐他的船就不会遇到这样的灾祸。他是敬畏生命的。

老麻一直以为“眼镜”会臣服于他,一直想和“眼镜”见面,也一直相信“眼镜”总有一天会上他的渡船,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生命的尽头。

《码头》一文在大时代背景下揭示了老麻这样的小人物的际遇和心路历程。这场时代的变革将以国家意志,用超常规的方式彻底破除一切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码头和规矩,改变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如果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和这个时代“死扛”,不主动融入这个新的时代,那只能像老麻那样,吃不起“猪红”,成为这个时代的掉队者。

(作者简介:牙祖俊,广西凤山人,金融证券培训师。曾在媒体发表文学作品、财经评论等百万余字。)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