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余秋雨千年一叹,干货看这篇!「文化育检」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

历史悠久,我们是微尘

世界很大,但心可以兼济天下

公诉处副处长王丹

我没有出过国,脚步经过的地方也屈指可数。

也许这正是这本书对于我的魅力所在吧。从一开篇,余秋雨跟着凤凰卫视的车轮一路从希腊、埃及走来,一边在古代遗迹中探寻文明的传承和密码,一边意志坚定地穿越争端激烈的军事重地,从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到伊拉克、伊朗,沿着漠然的巴基斯坦、印度到达美丽的尼泊尔,傍着喜马拉雅山返回中国。而我则跟着余秋雨的脚步,一同一章一章细细翻阅着,品味着返回中国,虽然距离他们当年的千禧之旅已过去了17年有余,也知道他们的旅程最终定然全身而退,有惊无险。但,仍然在他们每每走到一个地方,亲手触摸万年文明的时刻,心绪难平,跟着惊诧、跟着痛、跟着思索文明失落的答案。

从希腊神话、奥林匹克到埃及金字塔、一千零一夜,从巴比伦王朝到波斯帝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忽而陌生忽而熟悉地从记忆深处拔丝而出,终于被我弄成了一团浆糊。合上书本,即刻下定决心要去好好翻阅一下历史,那些先辈遗留下来的珍宝必定都藏在其中。虽然有一些不得而知,如埃及般神秘,也有一些因永远遗落而失去了本真,如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那般令人扼腕,但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反思足以让世人警醒。

习总书记在多次国际重要讲话中都提及中国发展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和贡献,起初我惊讶于中国话题何时增加了国际味,静而再思,中国担得起!长久以来,总是习惯盯着他国的好,终究容易忽视自身的优点,而过于谦虚和自我否定必定是不利于成长的,勤劳的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了千年文明的延续和升华,走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道路,正如作者走了这一路,最后得出“还是家好”的感慨,这种自信不是基于没有根据的自满,而是充分理智下的内心确信。或者说,正是这一趟世纪之旅,加深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解读,更加深了要将这一明悟公告中国青年的急切,对此,我已感同身受。

中华文明因其博大的胸襟,不断融合和包容而不断发展,这给了我们充足的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这无须谦让,更勿需质疑。对此,文末有这样一段话令人动容,作者提及祖国,说“离别之后读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很庆幸,我及时读到了本书。虽然吸收的不好,理解的也不透彻,但一路走来,好像久未经世的孩子一下子读懂了母亲的不易,这是一位一直默默承受并倔强前行的母亲。已经而立之年的我对于世界,对于祖国的悠悠历史,实在是渺小的很。可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依然生机勃勃不正是这样一个个渺小的“前人们”一步步走出来的路么。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这些曾经灿若星辰的文明发源地如今的兴替足以令人好好反省一番了。千年一叹,叹了之后那,如今的中国做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早已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人,中国青年,更应尽早读懂自己,读懂生长的这片土地。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个几千年中华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正当是我们计利天下、寻求共赢的最大动力。吾辈青年,既然无法置身世外,那就3、2、1——立即行动吧!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汤兴江

审核:李维波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