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梁维东书记接受香港《凤凰周刊》专访,谈“东莞40年,道路与梦想”

新朋友点击“万香花”可以快速关注

9月15日,

最新一期香港《凤凰周刊》期发行

东莞市党委书记,

采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梁卫东的报告,

以《东莞40年,道路与梦想》为题,

以一盘的篇幅,

深入解读“湾区时代”东莞的转型升级。

2018年9月15日,《凤凰周刊》2018年第26期刊发《东莞40年,道路与梦想》。

小编:

小编今日特转载此文,以飨读者。我们一起进入学习时间,划重点,做笔记!

东莞40年,道路与梦想

1978年7月,东莞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随着资金、设备、技术从香港、台湾等地纷纷流入,东莞一度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工厂”。

然而,现在,这些已远远不足以描述这座城市。2017年,东莞已拥有405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上市企业、3家千亿级企业、15家百亿级企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50%。如今的东莞,正从“世界工厂”转向“先进制造业之都”。

今年8月上旬,《凤凰周刊》特别专访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探讨“湾区时代”东莞的转型升级。

从世界工厂到科技栖息地

德国《商报》专栏作家弗朗克·泽林曾发表文章,描述了曾经的“丑小鸭”东莞,以其多年累积的精湛的制造业实力、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和近年养成的科创实力,以产业升级和生态治理实现转型,已经成为“科技栖息地”,并跻身中国新一线城市之列。

其中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松山湖高新区,集聚了散裂中子源、华为终端总部、国际机器人基地等重大科技装置、著名跨国企业和创新孵化平台,是东莞强大的“创新引擎”。

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

当然,从世界工厂到科技栖息地,变化并非一蹴而就。梁维东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借第三次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浪潮,东莞抢抓机遇,实现了城市第一次飞跃。但是,在辉煌数字的背后,东莞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使用劳动力多,占用土地多,能源消耗高,缺乏自主品牌,缺乏大型的龙头项目。

2001年7月,在距离太平手袋厂仅30公里远的地方,东莞播下了一颗创新种子: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2008年8月,东莞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在全国首创了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法人企业的崭新模式。与此同时,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每年出台系列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树立品牌等路径,逐步实现从过去的OEM(贴牌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到OBM(自有品牌生产)的转型。

转型升级,凤凰涅槃。一批东莞企业实现了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步游向高端,“世界工厂”催生一批自主品牌。

2017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82.12亿元,比国际金融危机前翻了一番。在东莞曾开展过加工贸易的10572家外资企业中,5912家已从加工贸易全部转化为一般贸易。同时,东莞4660家加工贸易企业中,43%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36%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全市1678家加工贸易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内设研发机构,464家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如今,东莞的智能手机产业集群已经达到千亿级,拥有从方案设计到零部件和整机生产的全产业链配套,全市现有通信技术企业73家,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在东莞制造,华为、OPPO、VIVO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五、稳居全国前三。

2017年10月,作为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滨海湾新区正式揭牌,目前已成功招引清华紫光、中国平安等一批千亿级大型优质项目。同年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对标国际打造“中国硅谷”,位于创新走廊中的东莞正奋力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下,东莞因其多年积累下来的开放基因、产业配套和创新实力而受到看好。梁维东对《凤凰周刊》说,粤港澳大湾区正从蓝图一步步走向现实,东莞将充分发挥国际制造名城的优势,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与港澳、广深形成错位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1987年9月,江西永新县劳动局门口,60个女孩将两辆大巴塞得满满当当,有些家人跟着大巴跑,拍着车窗说到了给个信。汪雪英是这些女孩中的一员,她们由县劳动局组织,通过笔试后统一安排到东莞务工。如今,汪雪英已是东莞市文学院第一届签约作家,现任职于《亚洲时尚》杂志社。

30多年里,像汪雪英一样的年轻人不断地来到东莞。工业经济中“群聚效应”在这里非常典型,而去东莞打工,俨然也是那个时代的趋势。这些年轻的务工者从激情澎湃、陌生、不适应,到恋爱、成家、生子,经历了从“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的每一个过程。

松山湖蓝思科技项目效果图

东莞是一座务实、开放、包容的城市,广聚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英才。2017年末,东莞常住人口834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623万人,占比超过70%,是国内外来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就业人口中非户籍占九成以上。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显示,东莞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深圳、北京、广州、上海。

梁维东介绍,东莞现在有170多万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有11.5万。人才越来越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应对未来发展,东莞启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和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计划,还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眼“高精尖缺”,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为根本,通过构建综合服务为导向的人才政策体系、建设优质人才平台载体、打造人才品牌活动等举措,争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东莞。

东莞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基础雄厚,市场主体总量和新增量、企业总量和新增量均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在产业导向上,未来东莞将大力发展五大新兴领域和十大重点产业,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主的“四新”经济发展将拓展更多新的就业领域、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东莞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提升城市整体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品质,积极打造宜居宜商的生态环境,将公共服务更广泛地覆盖更多的人才。比如,在子女入学方面,2018年将新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在医疗方面,全市有三级甲等医院8所。其中,还专门为特色人才及其直系亲属提供医疗就诊、健康服务,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梁维东说,过去东莞的发展得益于特定阶段的“人口红利”,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城市之间的界限区域平衡时,东莞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推动“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

梁维东还介绍了“十百千万”工程,以此为重点,推动落实全民素质三年提升计划,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力争到2020年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和技能。

美丽东莞,温暖而柔软

采访当天,梁维东书记推荐了今年初东莞发布的一本超高颜值的书——《鸟颜色》,其中的山清水秀、小鸟曼舞令人眼前一亮。在国际制造名城这一盛名之下,原来东莞也有如此的翩翩鸟影、氤氲山水。

不了解东莞的人,以为“世界工厂”应该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恰恰相反,这里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是“不一样的东莞”。在梁维东看来,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生态环境同时得到了保护,环境良好的森林公园等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鸟类与人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非常适宜居住和生活。

比如,近年来,麻涌镇通过华阳湖周边的生态治理,借势淘汰“两高一低”产业释放新兴产业空间,结合地缘、交通物流优势,发展智慧物流产业。珠三角汽车博览中心与腾讯合作开展新型汽车零售,京东智慧物流亚洲一号项目即将开业……麻涌镇的变化就是东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

东莞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全市森林覆盖率37.4%,拥有上千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22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

“十三五”期间,东莞将投入338亿元治水,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市截污治水一体化格局,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新景致;“蓝天保卫战”和“净土防御战”也在积极推进,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城市“颜值”刷出新的高度,外界印象中的这座传统工业城市,逐渐变得温暖而柔软。

40年不断砥砺前行,东莞在不断刷新自己的道路与梦想。

素材来源:莞香花开综合《凤凰周刊》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