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纪念大会在新清华学堂举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校友

王锡钦校长致辞

王锡勤在致辞中指出,电子系的70年,是形成优良传统并不断发扬光大的70年,是多次创业、不断自我革命的70年。 成立70年来,电子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和开发电子光子资源服务国家和人类的科研宗旨。 形成了工作与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并重的科研特色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成果,为一流大学建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锡钦希望电子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视察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大局”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新格局,首先要树立教育信心,自觉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到办学实践中学校各部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育人实践结合起来,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其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研究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学习、工作、做人的典范,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特征 ; 三要锚定“四个方面”,优化学科布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模式,积极服务国家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技术; 四要继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坚持聚文化人、聚文学人,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部门治理新模式,营造亲近者乐、亲者乐的氛围。远方不辞辛苦,努力把电子系建设成为世界顶尖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卢月光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卢月光在致辞中表示,不变的初心和责任、永恒的家国情怀,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不负重托,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努力奋斗。 为振兴伟大事业的真正注脚。 70年来,电子工程系创造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多个“第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产业人才,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家的国防科学技术。

彭连茂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连茂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和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历史渊源,以及是资深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坚持和深刻见解。 他指出,从1952年到2022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不忘初心,为国家建设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 他向电子工程系致以良好的祝愿,希望清华北大成为“电子人”,共同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金志杰视频致辞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院长Tsu-Jae King Liu教授在线表达了对电子工程系的祝福和期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联合开展了从教师研究到创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合作。工程研究生。 2014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正式成立。 迄今为止,TBSI 研究人员已共同撰写了 270 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 她表示,未来,她期待看到双方不断拓展知识边界,探索创新的工程解决方案,以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王宇发言

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宇在致辞中向电子工程系的创始人、老领导、老先生、离退休和在职教职员工、校友、往届校领导、校办公室致以崇高的敬意。 、部门、兄弟部门、社会各界感谢国内外各界朋友。 一代代“清华电子人”始终心怀家国情怀,以深沉的爱心奉献一生。 电子工程系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改革,电子工程系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招生保持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着。 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取得了国际“平行”甚至“并行成功”。 王宇指出,电子工程系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十年,将按照建设发展方针,努力建设世界顶尖电子工程学科“以人为本,端正开放”。

赵登平讲话

校友代表、海军装备部原总工程师、副部长、海军少将赵登平回忆了在清华校区和绵阳分院学习的日子,表达了对母校和母校深深的感谢和祝福。 毕业后,赵登平致力于海军武器装备技术工作,参与完成了数十项新型武器装备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科研试验。 他衷心感谢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为中国海军发展壮大做出的贡献,并将继续让“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熠熠生辉。

邓锋讲话

校友代表、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峰分享了他20世纪80年代初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的经历。 邓锋表示,清华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及理想主义追求和集体主义原则的青春氛围,对他个人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延续至今。 在帮助培养国际企业家和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他日益感受到清华人的科研精神和互助精神,感受到电子工程系在国家芯片和半导体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行业。

沉远发言

教师代表沉元在致辞中表示,电子工程系与时俱进,坚持“以德育人、以德立人”的办学方针和“注重扎实基础、注重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 改革建立了课内与课外、国内与国际、专业与通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电子工程系学生“发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科研工作也深入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更具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刘坤赞发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8级本科生刘坤展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本科期间的成长经历。 他感到电子工程系关心、帮助和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努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成熟的思想,成长为勇于投身伟大时代的学子。 ,肩负起责任和使命,积极谱写新时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壮丽篇章。 章杰出人才。

金德鹏主持会议

周丙坤,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电子工程系教授; 侯超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双聘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重庆邮电大学名誉校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技术少将吕范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岳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连茂,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博士、法国国家外科医学院外籍院士、北京清华大学外籍院士 董家洪,长庚医院院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大学参赞国务院总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技术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系罗毅教授出席此次会议。 王正德,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少将,电子工程系1965年校友; 赵登平,海军装备部原总工程师、副部长、海军少将、电子工程系1970级校友;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坤1999级校友、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电子工程系校友邓峰1981级学生出席了会议。 相关政府机构领导、兄弟院校代表、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校内各院系代表、电子工程系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出席会议。

系庆期间,电子工程系举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学术论坛”,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分论坛; 并推出“芯致未来”创造之旅——暨电子系70周年校庆系校友论坛暨归国校友座谈会;罗姆电子工程馆室内空间全面装修,改进后,结合VR等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视觉效果的融合,举办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新历史展、庆祝电子工程系建校70周年科研展与《中国科技》《信息科学》《中国通信》等杂志社联合编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年校友访谈录》等系列文集》、《光:科学与应用》等学术期刊推出特刊和专题,庆祝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建院70周年。

会议地点

奏唱国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52年,经历了建系初期的艰苦创业、绵阳分院的自力更生、建院以来的完善发展四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后的创新引领。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在历代师生的努力下,将高水平学术研究与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结合起来,将前沿技术研究与优秀学生培养结合起来,努力为世界提供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科研成果为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十年来,电子工程系电气电子学科在全球大学排名不断提升,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招生保持高质量,新生来自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并开展了国际学生互访活动。 项目; 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后,两个一级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得到统一,本科培养质量跻身世界前列;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着。 到2021年底,引进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教学科研系列的青年教师近20人,逐步形成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人才氛围; 科研成果显着,团队荣获国家科技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在航天通信、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信息光电子技术、北斗等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卫星导航、芯片和电路、人工智能; 同时,多项科研成果通过天津电子所成功转化,在京津两地孵化聚集了1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

以献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为不懈动力,以70年艰苦奋斗铸就的文化传统为精神源泉,以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怀和关心为激励并以全体师生、校友的进取心血为生力军,电子工程系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与祖国同进、与时俱进,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纪念大会在新清华学堂举行,清华大学电子系系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校友,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