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日期已定!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要确保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招生考试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通知》附件《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明确了今年考试时间:语文6月7日9:00至11:30; 15:00 至 17:00 数学。 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0至17:00外语。 如有外语听力考试,应安排在外语笔试开始之前。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安排一致。 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将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发布。 省统考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间由各省招生委员会和各高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确定并发布。
《通知》具体内容请与小编一起阅读↓↓↓
一、全力保障高考安全稳定
1、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 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高考、管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顿考试作风和考试纪律的主体。 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省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主要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员。 高等学校是学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类别招生)的负责主体。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员。 各地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高考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考试安全主体责任,层层签订考试安全责任书。 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指挥,亲自检查、亲自协调、亲自督促,不能马虎粗暴。 严格执行“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会议决定”制度。 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
2.强化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联防联控联管工作机制,重点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等专项行动、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代考作弊行为。 考试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从试卷生产、运输、储存、发放到考试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试题和试卷的绝对安全。 加强标准化考场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升级完善各项技术措施,严格考试组织和考场管理,加强考作风和纪律监管。 健全高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加强舆情和突发事件预测研究,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快速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2. 大力促进平等机会
3.完善招生计划管理。 各地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招生计划和注册的高职(专科)招生计划,加强省际沟通协调,合理确定省内招生计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实施《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招生合作计划》。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按照国家政策指导,严格控制地方招生计划比例,继续向重点大学招生比例较低的省份倾斜。
4.完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有效机制。 各地和有关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严格执行地域、报考条件和资格审查,改进招生方式,创新招生方式服务,推动专项计划优惠政策落实。 要深入贫困地区中学,加大专项规划宣传解读力度,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
5.落实流动儿童在流动地参加高考政策。 有关地方要进一步完善高考报名条件和办法,优化资格审查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他随迁非户籍从业人员子女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 对不符合目的地参加高考条件的考生,目的地省高校招生委员会要主动与出发地协调妥善解决,原则上回国。参加高考的出发地。 加强“高考移民”综合治理,依法依规防范和打击跨省(区、市)获取高考报名资格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
六、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积极推广上海、浙江省在以招促考、以考促教、以教促学改革中的典型做法,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要加强改革协调,积极学习试点经验,完善具体措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2018年改革的省份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并认真做好方案的发布、宣传和解读工作。
7.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2019年高考出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明确以培养立德树人为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型考试,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 推进高中教育方式改革。
8.推广使用高中综合质量档案。 各地要指导中学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制度,客观记录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学生成长过程,加强监管并进行宣传,保证内容真实、准确。 相关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水平艺术院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专业、体育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运用综合评价,并分类分类高职院校招生。 质量档案,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评价,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 有关高校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在统筹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学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办法,并向学校公布。提前公开。
9.探索在高校组织的考核中增加体育考试。 相关高校要积极将体能测试纳入高职院校保送生、自主招生、分类招生等学校考核中。 考试项目由各院校确定。 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引导考生更加注重体育锻炼。
四、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10.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生。 各地要加大高职教育资源统筹力度,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分类招生规模。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法和选拔体系,在职业技能考试中充分体现职业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逐步形成符合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高等职业教育。
五、严格规范考试招生管理
11.加强招生信息公开。 各地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大学、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级公开,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以及中央直属院校综合评价录取合格考生的信息和录取要求,须及时上传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12.严格招生工作纪律。 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严格遵守高校招生“三十不准”和“八项基本要求”,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报考资格、录取资格的审核。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职责,会同教育纪检部门加强对地方高校的事前事后监管。
13.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对招生、考试、招生等各环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各地学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考试违法行为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法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将严肃处理,并责令当事人和有关方面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对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严重、招生严重违规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六、深入开展招生宣传服务
14、主动加强正面宣传。 各地、学校要坚持正确舆论引导,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做好政策解读、志愿者举报、信访查询、温馨提醒等服务。 加强考生诚信教育,重点宣传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考生自觉抵制违纪、舞弊等行为。 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重要考试招生信息必须经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或者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后方可发布。 积极协调新闻媒体进一步规范新闻报道,禁止对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录取率”进行宣传和炒作。 加强舆情监测,防止招生舞弊等不良信息传播。
15、优化考生服务水平。 各地要加强治安、出行、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保障。 完善考试期间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对预案,认真组织应急演练。 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 公示违规举报热线和咨询热线,妥善处理投诉来访,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规范高考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管理,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信息安全,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平台公益性和安全性。
为什么高考定在六月?
1977年冬,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大门”再次打开。 1979年,高考在7月7日至9日举行。除1983年高考在7月15日至17日举行外,直到2002年,高考都固定在7月7日至9日。 。
2001年11月,历史性的转折发生了。 当时,教育部正式宣布,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实行多年的7月改为6月。
事实上,高考安排在7月的决定多年来一直在社会各界中存在争议。 其主要观点是,7月的炎热天气对考生考试、老师批卷、家长照顾考生都非常不利。 而且,我国南方多省份7月份洪水、台风频繁发生,给高考的组织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此,教育部对高考改期进行了调查研究。 中国气象局向教育部提供了1995年至2000年6月10日至20日和7月5日至15日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台风及其他相关气象信息。 数据显示,6月10日至20日平均气温为23.738℃,7月5日至15日平均气温为25.326℃; 6月份昼夜温差在10℃左右,比7月份高考时的不足9℃还要大。 台风和洪水的平均发生频率也较7月份有所减少。 经过信息比对和反复论证,为了全国考生和高考相关人员的利益,教育部确定将高考推迟到每年6月较为合适。
2019年版《艺术考生文化课程百日学习计划》
已正式发布
官方购买渠道
微信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