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相关考点
考点一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考点预测
3~4岁被称为( ).
A.幼儿早期 B.幼儿初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
答案:B
考点归纳
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考点二 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考点预测
儿童先学会爬,后学会走,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的特点.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考点预测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
考点三 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
考点预测
4~5岁是儿童( )的敏感期.
A.口头语言发展 B.形状知觉形成
C.方位知觉形成 D.学习书面言语
答案:D
考点归纳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
考点四 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期
考点预测
有很多事情,幼儿都喜欢自己做,如果成人反对,他就发脾气,这说明该幼儿处于( ).
A.危机期 B.最近发展区
C.敏感期 D.危险期
答案:A
考点归纳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考点五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考点预测
( )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
A.遗传 B.生理成熟
C.环境与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C
考点归纳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速度上.
3.环境
环境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
4.教育
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和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控制或克服不利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
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考点六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考点预测
新生儿只有少数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越来越分化、增多.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 )的特征.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答案:A
考点归纳
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逐渐变得复杂多样.
2.从具体到抽象
在整个幼儿阶段,一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到5~6岁时,幼儿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
3.从被动到主动
幼儿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考点七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考点预测
( )岁的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1~3 B.3~4 C.4~5 D.5~6
答案:D
学前教育原理
考点一 教育的概念
考点预测
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
A.家庭教育 B.自我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答案:D
考点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入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考点二 教育的构成要素
考点预测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 )是学习的主体.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答案:B
考点归纳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考点三 教育目的的概念
考点预测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B
考点归纳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考点四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考点预测
论述题:试论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考点归纳
1.国家的教育目的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决策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考点五 有关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
考点预测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个人本位论思想 B.社会效益论思想
C.社会本位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答案:C
生活指导
考点一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考点预测
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根据幼儿的( )来安排幼儿一天生活的.
A.个体差异 B.需要
C.生活特点 D.个性特点
答案:C
考点归纳
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即对幼儿主要的生活内容,如吃、睡、活动等在时间和顺序上予以合理的安排与划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应包括入园、盥洗、入厕、进餐、睡眠、游戏、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和离园等环节.
考点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
考点预测
保教人员应该要求幼儿按照哪种顺序穿衣服?( )
A.袜子一上衣一裤子一鞋
B.裤子一上衣一袜子一鞋
C.上衣一裤子一袜子一鞋
D.上衣一袜子一裤子一鞋
答案:D
考点三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概念
考点预测
( )教育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A.学习常规 B.生活常规
C.活动常规 D.体育常规
答案:B
考点归纳
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 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幼儿园生活常规对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生活活动的内容、时间、程序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使幼儿的一目生活能在一定的节奏、秩序和规律中进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生活自理 能力,同时生活常规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环境创设
考点一 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考点预测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属于环境中的( ).
A.广义环境 B.物质环境
C.精神环境 D.教育环境
答案:C
考点归纳
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园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般来说,物质环境是指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园舍、家具设备、玩具材料、游戏空间、图书、室内外装修和布置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
考点二 幼儿院环境创设的原则
考点预测
在布置幼儿园的墙面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开动脑筋、共同讨论、动手制作,最后把墙面布置得很漂亮.这符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原则.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B.发展适宜性
C.开放性 D.参与性
答案:D
考点归纳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并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创设环境时,要以目标为依据,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其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
2.发展适宜性原则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具有明显的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他们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同时,环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到幼儿的共性,也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
3.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意义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通过大、小环境的配合,主要是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贯彻经济性原则的具体做法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应当注意根据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把钱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花在提高教育的质量上.
考点三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考点预测
幼儿园户外的器械设备要符合幼儿的( ).
A.身材高度 B.智力水平
C.活动能力 D.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
答案:D
考点归纳
1.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
(2)器械设备
①器械设备要符合幼儿的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
②器械设备以木材、轮胎、绳网、塑钢等材料为宜,另外,器械设备要安装牢固,定期检修维护.
③器械设备的数量与场地面积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3)游戏场地的结构
①在设计游戏场地时,应该考虑活动的动静交替和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
②幼儿园的游戏场地,应当在促进动作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③在设计游戏场地时,要尽量利用地形地貌的自然特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修饰,让幼儿在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4)绿化
户外环境要进行适当的绿化,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幼儿园小气候;另一方面也为户外活动场地提供遮荫,使幼儿在夏天也能到户外活动.
2.户内环境的创设
(1)面积与空间利用
①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户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家具、设备,为幼儿腾出活动空间.
(2)户内环境的结构
一个结构良好的户内环境应符合的标准为:①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②各活动区的活动互不干扰;③安全、卫生;④幼儿有独处的地方;⑤对幼儿的行为具有控制的作用.
(3)壁面布置
①要配合课程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②要让幼儿参与.
③主要观众是幼儿.
④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之间的和谐性.
⑤要考虑幼儿的审美趣味,富有儿童情趣.
⑥壁面要定期更换,保持整洁清新.
考点四 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考点预测
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是教师在( )中起到的作用.
A.准备环境 B.控制环境
C.调整环境 D.变换环境
答案:B
考点归纳
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这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1.准备环境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快乐、更轻松地学习和游戏,教师必须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让环境蕴含目标;(2)增加幼儿的兴趣;(3)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
2.控制环境
教师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来激发、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帮助幼jL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教师控制环境大致分为几个环节:(1)诱导幼儿进入活动;(2)帮助幼儿展开活动;(3)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4)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3.调整环境
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随时审视环境,经常调整环境,使环境处于适宜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
考点五 常见的活动区类型及其功能
考点预测
颜料、蜡笔、橡皮泥、剪刀、纸张等材料应该投放到( ).
A.美工区 B.图书区 C.沙水区 D.建构区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