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指向儿童阅读,儿童剧本指向儿童的舞台表演,为使两者有机结合,教师先引导孩子认真阅读绘本,使其对绘本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儿童将绘本富有的戏剧冲突、温暖感人的情节和出乎意料的结局表演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和创作兴趣,绘本和儿童戏剧就这样邂逅了。之后,教师和孩子一起从以下方面对绘本进行基于舞台表演的剧本化改编。
首先是角色的确定和改编。学前儿童在戏剧创作中的角色数量不宜过多,大班阶段一般不超过六个主要角色。绘本“面包店的猫伙计”中,面包店主是一对吝啬懒惰的夫妻,他们把繁重的劳动都压在面包店的猫伙计身上,猫伙计每天从早到晚拼命干活还要忍受责骂、接受惩罚,来面包店偷吃的小老鼠看到了这一情景,非常同情猫伙计,最后猫鼠合力赶走了老板夫妻。在这个绘本中,已经有了店主夫妻、猫伙计和老鼠四个主要角色,孩子们认为鼠多力量大,多些老鼠才能帮到猫伙计,于是孩子们在剧中增加了新角色:鼠妈妈、一只老鼠宝宝和几只小老鼠。
其次是情节的创编。在理解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儿童发挥想象,积极讨论,创编出新的剧本。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老鼠之所以愿意帮助猫伙计,是因为猫伙计的善良。那该怎么体现猫伙计的善良呢?于是,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场景:猫伙计去捉老鼠,看到一只摔跤的小老鼠正要去抓时,鼠妈妈对猫伙计苦苦哀求,猫伙计于心不忍,将小老鼠放走了。由此,为老鼠们帮助猫伙计的情节进行了铺垫。
再次是场景的创设。通过简单但鲜明的道具,借用儿童的想象完成场景的转换。在“面包店的猫伙计”场景布置中,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请一只小老鼠上台举场景牌过渡到下一幕;有的说通过录音提示演出的第一幕、第二幕,使童话剧能充分吸引观众,用比较自然的过渡贯穿整个故事发展。经过讨论,大家决定用旁白录音的方式说出时间和地点,比如:天黑了,猫伙计还在面包房做面包,他今天要做300个面包呢;猫伙计来到储藏室,发现果酱没有了,面粉也没有了。这样,同样的一张桌子和一块纸板,只是移动一下位置,在旁白的解说下就为观众创设了面包房和储藏室两个最重要的演出场景。
当绘本遇上儿童戏剧
戏剧表达:儿童对角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戏剧表演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演员必须通过动作与表情、声音和言语表达以及其他延伸性表达来传达情绪情感,推动剧情发展,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实现打动观众、感染观众的效果。为此,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排练。
一是动作与表情。动作与表情是戏剧表达最基本的媒介,即使是没有声音和言语的哑剧,也一定要有动作和表情。在“面包店的猫伙计”的戏剧表达中,刚开始儿童不善于表现人物的愤怒、喜悦、伤心等情感,只会通过面部表情“瞪眼睛”“哭”“笑”来表现情感,比较刻板和程式化。然而,在舞台上仅仅通过简单的面部表情来表现是远远不够的,不走心、不动真情的表演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教师通过引导孩子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让他们慢慢体会到角色内心的感受,具有了更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会用低头、默默地手擦眼泪、跪在地上抱住头摇晃等方式表现猫伙计的伤心,通过跺脚、手掐腰等方式表现老板的愤怒,通过拍手蹦跳表现老鼠们的喜悦。我们通过录制幼儿表演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观看,发现其中的经验,探讨更好的表演方式。
二是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是指用声音、语词以及相应的语气、语调、停顿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与想法,可以更为直接地反映情感的变化。在“面包店的猫伙计”的排练中,为了表现老板夫妻对猫伙计的挑剔与不满,开始时扮演者采用从头吼到尾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愤怒。小观众反映:太吵了,听不清你在说什么,如果总是声音很响,反而显得“老板”笨笨的,也不可怕了。在接下来的排练中,“老板”的扮演者采用生活化的语言以不同的声调来表达:对“老板娘”讨好的声音,对猫伙计低低的威胁声,对猫伙计没有完成工作的暴怒的声音和最后逃跑时惊慌的声音。声音的变化体现了孩子对绘本内容的更深刻理解和把握。
当绘本遇上儿童戏剧
三是延伸性表达。延伸性表达是指在身体的动作与表情、声音和言语之外,借助其他道具进行表达。例如,在“面包店的猫伙计”第二场中,猫伙计抓到一只老鼠宝宝,老鼠妈妈苦苦哀求猫伙计不要伤害自己的孩子,这时候猫伙计也开始动了恻隐之心。这种哀求的表情和动作,让观众马上就能理解角色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第三场,由于猫伙计没有捉到老鼠只能被“老板夫妇”惩罚饿肚子而独自伤心时,小老鼠们决定制作假的老鼠尾巴来帮助猫伙计。这时仅仅使用肢体造型来表现就显得很单一,为此有的孩子提出可以用麻绳做成“小尾巴”,这样在音乐的烘托下,观众看到一群小老鼠欢快而努力地在舞台上制作“假尾巴”的过程,成为戏剧的“点睛之笔”。
当绘本遇上儿童戏剧
戏剧表演:绘本与戏剧的融合和呈现
儿童的“戏剧表演”不仅发生在剧场,还可能发生在教室和其他游戏场景中。儿童戏剧表演有不同的演出形态,我们把在同一个班级中演员和观众可以相互流动的表演称为“前表演”,“前表演”又分为即兴扮演和串联表演。即兴扮演由教师讲述剧本,排练时每个场景中的角色由几个儿童共同担任,可以弥补幼儿演技的不足,老师可以用旁白引导演出。此外,还可以让儿童自己创作故事片段。这是一个以探索角色内心感受为目的的排练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即兴儿童戏剧活动表演手法。在“面包店的猫伙计”中,演员们通过“前表演”不断丰富绘本的人物特点,如女老板搞怪的表情,猫伙计五味杂陈的眼神和小老鼠们滑稽的动作。“前表演”有利于幼儿深入探索角色的不同侧面,可以鼓励幼儿发掘更多样、更个性化的表演方式。
“准表演”是在“前表演”基础上的戏剧成果展示。在表演中,儿童要学习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与其他角色交流、如何恰当地处理舞台空间(上下场、站位和走位等)、如何与观众互动。只有经过多次“准表演”的磨合和体验,才有正式演出的精彩呈现。与专业戏剧演出不同,儿童戏剧强调的不是艺术水平,而是儿童的成长。因此,我们不要求儿童重复排练,而是期待儿童自主的努力与坚持。
基于幼儿园特色的从绘本到戏剧、从文本到剧本、从读者到演员,我们的绘本教学走出了单纯的阅读范畴,通过精彩的内容和生动的画面,以儿童剧的形式更立体多样地呈现在孩子面前。现在,每个班级都排练了自己的儿童戏剧,每个孩子都演绎了自己喜爱的绘本人物。在一年一度的儿童戏剧主题活动中,儿童从绘本的读者成为儿童戏剧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同理心和自信心。
责任编辑:大咖绘本馆刘老师 公众号:dakahuiben
热线:0951-7637260
投稿信箱:jingyu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