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高晓松
作者: 陈洪杰
当代教育家研究院研究员、小学数学资深编辑
一、曹培英:教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曹培英:著名特级教师,上海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演讲主题:《基于课标,读懂教材》
当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谓是最流行的观点,因其流行似乎就带有天然的权威性、合理性。否则,何以公开课上,改编教材已成主流?因此,在今天谈怎么解读教材,实在有“落后”的嫌疑!
但是,一方面以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全部早已不合时宜,但同时,教材的作用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当下的一个“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曹培英老师来讲怎么解读教材,可谓很有现实的意义!毕竟,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的第一载体。
曹老师延续其一贯的风格:从当下的问题入手,以案例为载体,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后给出明确的观点和实践建议。
今天的讲座就从教师的“教材观”,切入,分析“忠实”教材、“颠覆”教材等不同观点引发的不同处理教材的行为;再指出共同行为的相同之处,比如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确立靶子的基础上,提出研读教材的基本思路,并以案例说明。
“忠实”教材还是“颠覆”教材?
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分析,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这个内容,我们被教材过度解读了,教了不该教的。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中教材要求“用三角形纸片拼图”的环节处理,《体积的测定》中测苹果体积的环节,又照出我们的“小”来:教师都未必按照教材的要求自己去操作,所以才会不熟悉学生的生成和追问。
不要误解为曹老师是一味批判,其实对一个个案例的分析,都是有理有据、有破有立,仿佛师长在教育心爱的学生,又像吮咂一颗颗橄榄,回味悠长。
“前提是用,用出经验,用出创意。”是曹老师给大家的建议。而只有听过曹老师的讲座,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此言不虚,才能感受到“坐井底而观天”的豁然开朗。
二、张珂:解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张珂:宁波鄞州赫德实验学校数学课程主任、特级教师、教学能手
演讲主题:《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张珂老师认为,教材是课堂教学落实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之一,读不懂教材,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张老师通过自己教《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分析了自己解读教材的历程。
1.尊重教材,合理重组:以教材上的素材为教学载体,适当改变教材上的编排时序,进行教学。
2.把握教材,开放延伸:素材突破了教材的限制,但新授的核心环节注意寻找更多素材让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巩固和运用环节,也注意素材的选择与补充。
3.“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出发,突破教材限制,自主判断并学则贴合目标的教材,不管哪个版本的教材,合适的就为我所用。
一个案例,小中见大
需要注意的是,张老师解读和运用教材行为的改变也有外因:教材本身的修订和改版。这提醒我们什么呢?提醒我们,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自己就是承载课程理念的载体,它自己也要适应时代的变换并吸收来自一线的观点。因此,如果我们以教材为“绝对的权威”,岂非大谬?说不定你个性化的解读,正是教材修订的方向呢!
张老师这一解读和运用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缩影: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体验;从关注学科到关注学科承载的教育价值;从顾虑重重、没有主见的“新手教师”到善于思考的“专家型教师”。
或许,从这一个案例中,可以管窥张老师33岁评上特级的秘密?
三、雷皓:绘本,给学生一双“魔力鞋”
雷皓:上海赫徳双语学校数学老师,“全课程”教育研究中心数学项目组成员
演讲主题:《让教材联通课堂内外》
如果说曹培英老师的讲座和张珂老师的分享是追求“壶里乾坤”,那么雷皓老师的分享就是追求“山中日月”了。“壶里乾坤大,山中日月长!”
教材内外,都有“诗和远方”!这正是我们把“研读教材”和追求“多元载体”放在一起的初衷,以教材为全部或视教材为无物,都不是我们倡导的理念。
雷老师着重介绍了他以数学绘本为载体建构的低段“读写绘”课程。他的实践有清晰的理念,有成序列的案例,有良好的课程效果,让人感叹:真是一位“老练”的年轻教师!
雷老师以三种方法使用数学绘本:
1.独立的数学绘本课程,如日本的《数学游戏绘本》、台湾《汉声数学图画书》中与教材契合度高且具价值的绘本。
2.代替教材情境使用:如韩国《从小爱数学》系列中内容兼具故事味和数学味的。
3.课外阅读:如一些可以作为教材内容补充或拓展的绘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雷老师基于学科特点、儿童特点、内容特点的选择意识。
“谁偷了我的西瓜”?数学故事真有趣
让人赞叹的不仅是雷老师对绘本的教学开发,更有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续编”。《偷西瓜的贼》,学生不仅感悟到“面在体上”,还抓住了故事线“偷西瓜”续编了嫌疑人长方体被抓后,同伙劫狱,警察再次根据“脚印”捉到同伙圆锥体的故事!选手创编的绘本可谓数学味、故事味俱佳!
绘本虽好,不是全部。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魔力鞋”,你呢?
演讲主题:《引领深度学习于解决问题之中》
你能现象在“新经典”大讲坛上,1.5小时的分享就讲了一道题吗?这,得有多冗长、多无聊?但陈培群告诉你,一道题的背后却可以是别有洞天的桃花源。如果说,斯苗儿老师展示了“刮骨疗伤”式的课堂重建,那么,今天,陈培群老师的课堂深挖可谓是“脱胎换骨”“子又生孙”了!
调研题很活:如下图所示,将一个长方体分割成两个小长方体,分别按照A、B、C三种方式进行分割,表面积分别增加了12、24、1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您,自然知道此题的用意:测试学生对概念(表面积)的理解、问题解决能力(没有长宽高)。您也可以猜测一下其正确率——63%。请问,如果您的学生面对这道题,会有多少的正确率。如果您不自信,那么,这不自信的情绪是否也照见了课堂中的什么?
陈老师的追问是:学生为什么纠结于常规算法,不能回归概念本质?思维定势背后是怎样的学习经历?学生解题中的差异如何变成课堂资源?知识和技能之外,“表面积”的起始问题,可以挖掘多少育人价值?——信息加工学派认为,问题表征清楚就意味着问题被解决了一半。笔者认为,能问出这么“稳准狠”的问题,习题的教学开发已经被完成了一半。
于是,陈培群老师将一道学过表面积计算公式后学生得分率只有63%的题目,作为学习表面积概念起始课的核心问题!没有学表面积就解表面积的难题?!你没有看错!
实践表明,学生看到“表面积”就能用“面积”概念类推,而高挑战性变成了高驱动、高趣味,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生了深度学习。
如何才能让孩子们获得深刻、长久的学习历程?
进一步,陈老师思考,能否让学生主动建构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算法呢?于是又设计了新的活动:用长方形纸折长方体空心纸柱,算侧面积?侧面积相等吗?纸柱加上底面,怎么围面积最大?进一步,由“活动群”重构了整个“表面积”的单元。
在陈老师这里,我们看到了深厚的数学思考力,看到了将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高度匹配的整合力,也看到了专业思考的空间与乐趣。
“于无声处听惊雷”,我心深处也会有春雷翻滚,这是呼应,也是共鸣。
五、王昌胜:“孙行者”与“祖冲之”
王昌胜:北师大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校长,北师大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项目主任
演讲主题:《融入“主题课程”的数学》
北师大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王昌胜校长的网络签名是:行者。这倒是和他丰富的办学经历很符合:王校长曾经历任多所公办、民办学校校长,也曾一人做4所学校的校长。虽然荣登过《当代教育家》的封面,但王校长办学的经历并不平坦,可谓有“孙行者”九九八十一难的经历。
而作为数学教师的他,是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曾经深度参与北师大教材的编写,上的公开课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墨西哥)上展示,也上过《小学数学教师》的封面,可谓是有“祖冲之”的经历。
如此,“孙行者”“祖冲之”这一“无情对”在王校长这里倒显得贴切而有意义了。
学科整合是当下课程改革的时髦趋势,在王校长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所学校从分科走向整合,并不停滴动态调整课程架构与落实,最终形成初步的课程生态的历程。
在这里,看见教育前沿
在王校长那里,学科整合的线索是:
1.起点:将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综合实践”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实施,注重数学知识的日常运用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创编延展:开发出侧重经验积累的“起始课”,侧重综合运用的“延展课”,编辑出版了六个年级12个学期的主题式教材。
3.构建学科融合的主题课程: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学科打通,以全校办学理念“培养受欢迎、有力量的人”统领课程与教学。
王校长以丰富的案例,细腻的解读,展示了一步步嬗变的过程。学生自己组织为期一周的“跟着毛主席诗词游长沙”课程;学科整合的“小水滴旅行记”课程,让人感叹学生的潜力。而在笔者看来,有一些细节却体现了教育的复杂性:一开始实行“包班”,实验下来后,发现“让学生接触多一些老师也有好处”,于是改为语数英三科教师包班,其余分科;一开始每学期9个主题,发现太多,变为6个,最后变成各班自己安排经典的做二三个……在调整、变化之中,恰恰最能体现一位校长的思考,一所学校的关注,而调整、变化恰恰是有机的生态系统的特征,是教育活力的体现。
“我们的探究还在继续中”,王校长说。但,已经值得我们为王校长的探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