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开小船中大班语言教案】问道 | 崇尚语文教学技艺

余老师说——

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并不是像有的人所说的“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重要”。“永远”二字,说得过于绝对。凡科学研究,凡日常小事,都需要在“怎样”二字上下功夫,课堂教学同样,美好的充满情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同样。谁见过粗糙平俗的课堂教学是受人欢迎的呢?崇尚高雅的语文教学技艺,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天职。

辩证地看,客观地看,从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角度看,不少的教学现象不思考、不顾及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真学、趣学与乐学,已经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课堂教学美感的呈现。如:

1.教学设计马虎

缺少“教学思路”设计的意识,缺少“语言学用”的活动设计意识,缺少“读写训练”的设计意识,相当多的语文课在教学中无时间安排的切分,无教学环节的过渡,无课堂活动之后的教师小结,无教师精心进行的课中讲析。大量的语文课淡漠语言学用的教学,有的中高年段的语文课,甚至连字词认读的教学都不进行。 

2.教学内容浅显

不关注课标对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二是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要求,教学过程中欠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内容概括、结构分析、层次划分、语言品味、人物评价、事理分析、手法品析、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的阐释等必要的技能训练常常淡出课堂教学的视野。很少有教师善于利用课文的精彩部分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

3.教学细节粗糙

不关注“集体训练”,不关注“动笔训练”,不指点学生如何在课堂学习中做好学习笔记,不强调学生的“课中积累”。不知道名篇、重要课文、难文的教学需要事前的铺垫,不交代作者,不介绍背景材料,或者课上了一大半甚至要等课快要结束时才穿插一下有关背景材料。难点内容的品析、动笔写作的活动、学习方法的运用、课文朗读训练,教师都不进行“示例”,甚至要求没有学习经验的小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书。

4.教学方式简陋

一节课,常常或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或小组表演到底,或一纸作业做到底。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不考虑活动形式的变化和教学手法的变化,一般不考虑教学节奏的变化,一般不考虑教学难度在不同年级教学中的体现。一问到底,碎问碎答成为近乎唯一的组织课堂活动的方法。大量零碎单调的无效提问充斥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单个对话内容简单,过于频繁;不少的课堂答问方式是教师说前半句话,学生凑热闹似地说后半句话。

5.滥用平俗方法

几乎所有的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都需要按照教师规定的“句式”进行表述。从小学二三年级到六年级,课堂上很少有不用“句式说话”的教学。这种说话形式,无非就是在所谓的“句式”中填上一点简单的文字。很可惜无数的少年学子,在本来应该是提高语文素养的课堂上,连自由的、智慧的发言训练都受不到。

6.追求满堂热闹

一种是传统的碎问碎答的热闹,提问没有难度,没有思考的价值,教师一问,学生百应。一种是上假课的热闹,整节课都是学生的“小组展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一种是教师人为的热闹,上课起立时要呼喊口号,读书时要配乐,学生答问之后教师立即号召“给他掌声”。一种是形式上的热闹,热闹的“小组活动”代替了“班级授课”,代替了学生的个人阅读,恰恰违背了课标关于“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的重要要求。

反过来说,大量的课堂上没有给学生成块的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得安宁”的课堂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课堂教学现象。

7.教师语言不美

不少教师课堂语言粗糙肤浅,教学中基本上全用口语,缺少教师的味道,缺少文学的味道。很多教师,不修炼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永远用一种语调应对各类课文的教学,总是用一种表情面对所有的课堂。课堂上,教师的“你来说”“还有谁”“非常好”“孩子们”等单调的语言高频率地出现,“非常好”三个字成为最机械最不负责的课堂教学评价语。

8.动辄迁移拓展

一个课将要收束,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某某说话。如果课文写了爸爸的故事,则要学生“对爸爸说一句话”,如果课文写了妈妈的故事,则要学生“对妈妈说一句话”,如果课文写了小孩子的故事,则要学生“对小朋友说一句话”,有时也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草、木、猫、狗说话,几乎是见什么说什么,以为这就是思想情感教育,全然不理会课标关于“不应该”把思想情感教育“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的告诫,让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

上述种种,其实都是“不得法”的教学,它们表现不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更表现不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艺,课堂教学的手法不美,内容不深,知识不厚,学生当堂的收获不大。不得法的教学,是教学水平很低的教学,蒙受损失的一定是应当享受到优质学科教育的学生们。

其实2011年版新课标早已对教师的业务素养提出了非常明确要求,特别强调了对教材提炼能力和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这实在是洞察现状之后的高超见解与严肃要求,句句都值得我们反复体味,句句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为了学生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为了课堂教学有效与高效,我们都要崇尚教学技艺,苦练教学本领,提高教学水平。

下面的教学活动设计,表现出来的都是有趣有味的教学技法,都是语文教师可以把握、运用的高雅技法,都是从“儿童视角”出发且有一定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如:

例一,《窃读记》的教学中,教师引领着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理解

活动设计:请你来理解一个词,根据课文内容说“窃读”。

同学们的表述生动美好。

这篇课文写了:“小女孩的窃读”“无钱买书的窃读”“担心害怕的窃读”“贪婪有序的窃读”“察颜观色的窃读”“混入人群的窃读”“大雨掩护的窃读”“饥肠辘辘的窃读”“长久站立的窃读”“沉浸快乐的窃读”“收获智慧的窃读”……

这就叫做“一词经纬,反复概说”。 

例二,《夸父逐日》的教学,朗读训练之后是认字识词训练

活动设计:请用8个成语分别证明你懂得了课文中“走、渴、饮、泽、至、道、弃、化”8个字的意思:

同学们思考,揣摩,斟酌,写成语,交流:

不胫而走、求贤若渴、饮水思源、竭泽而渔、宾至如归、道听途说、背信弃义、化险为夷。

这就叫做“成语印证,一举多得”。

例三,《牧场之国》的教学进入到语言学用阶段,同学们“写美段”

活动设计: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方法是:或者把“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用在段末,或者把“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用在段首。

同学们写作、交流: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芒。

这就叫做:“利用课文,以写带读”。

例四,《慈母情深》的教学,训练学生学用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运用下面的句子,把它们说成一个故事:

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母亲数落了我一顿。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这就叫做“撷取文句,口头作文”。

例五,《刷子李》的教学,请同学们赏析课文的手法之妙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语段,结合全文进行品析。

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讨论话题:《刷子李》中的“黑衣”之妙。

师生品析出来的主要内容有:“黑衣”表现了刷子李的手艺之奇,“黑衣”表现了刷子李的规矩之大,“黑衣”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美妙线索,“黑衣”设置了故事的悬念,“黑衣”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黑衣”为故事漾起了“误会”波澜……

这就叫做“一石激水,满池波澜”。

例六,《凡卡》的教学,训练活动的内容:语言积累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推荐一则精致的能够让我们进行语言学用的材料。

推荐的内容是: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这就叫做“课文辑美,积累语言”。

例七,《七颗钻石》集体朗读的指导细节

活动设计:老师指导同学们这样朗读:

1.表现美丽的童声,语速舒缓,语调清新。

2.请同学们有表情朗读,语音要甜美。

3.朗读的时候要有孩子们讲故事的韵味呢。

4.用重音的方式,用上扬的语调,读好故事中的几次“变”。

5.读好课文最后一段,最后4个字慢慢地轻读,好像我们的思绪也很遥远。

这就叫做“小步轻迈,诗意朗读”。

例八,《莫高窟》的教学,进入到“精段品析”的活动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证明第二段与第三段的结构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两个层次。

同学们静思,划分,讨论,交流,得出“这两段都是两个层次”的结论。

教师小结:这是说明、介绍事物的语段的典型结构形式:两个层次——说明(描写)+评价(观感)。

这就叫做“课中比读,思维训练”。

以上各例,角度细腻,形式优美,均着眼于学生的课堂智能活动,着眼于学生的集体实践活动,且完全摒弃碎问碎答的平俗手法,表现出雅致的课堂教学技艺。

下面是冰心《纸船——致母亲》的教学设计,它表现出了高雅教学技艺的魅力。

教学创意:无提问式读写训练。

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充分了解背景之后的吟读活动,仿写活动。

活动一:吟读课文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体味文中情感。

2.请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能打动听众的心。

3.请用“轻声倾诉”的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能传达出诗的情感。

4.全班同学用“深情演读”的形式朗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进行朗读方案的设计。

5.形成朗读方案,进行集体诵读:

(女领)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女合)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男领)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男合)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女领)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全班)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女领)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女合)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全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6.全班深情背诵。

教学的美好氛围从“内心独白”式朗读开始形成,从“轻声倾诉”式朗读到“深情演读”式演读逐步“浓郁”,朗读过程时间长,角度精,体味深,形式美,支撑起一个实实在在的感受、体验、吟读、背诵的学习板块。

活动二:语言学用

教师:诗的第三节运用了第三人称抒情的方式,还运用了美丽奇特的想象。现在我们来仿用这种语言形式,自选内容写一段小诗。它可以表达思念,表达问候,表达安慰,表达关心,表达热爱,表达同情,表达敬佩,表达鼓励,表达赞颂……甚至还可以点示一种哲理。

同学们写作,朗读,修改,交流,如: 

老师,假如你桌上有一盆芬芳的康乃馨,

请不要惊讶她的突然出现。

这是你深爱着的学生细心栽培的,

春夏秋冬,愿她带着我们的崇敬与思念同您相伴。

……

这样的读写活动,其氛围其美感是不能单纯用“语言学习”几个字来进行评价的;在诗一般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们体味技巧,学用语言,传达真情,得到心灵的陶冶。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开小船中大班语言教案,小船的旅行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活动小船的旅行”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