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担任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时,我批改作文总是写上简单的批语。如:一个词语写的恰当也只是“较好”,一个句子写的优美也是写上“好”。往往评语也是“语言要通顺,中心要明确。”等死板生硬的点评。渐渐我发现,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作文难,作文烦”的情绪,因而作文成绩也直接影响了语文总成绩。后来我改变了这种做法。我发现:
(一) 好的批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对学生作文,尤其是视作文为畏途的学生,我总是尽力肯定,以保护其写作热情,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即使是一个优美的语句,一个用的恰到好处的成语,也慷慨、及时、得体的表扬,批语这样写道:这个语句很优美,这个成语用的很恰当,对于不足,则如和风细雨,娓娓而谈。如有学生写道:我心中高兴极了,兴奋极了。如果换成此时此刻难以表达我心中的喜悦, 是否更为妥当?教师的批语尽可能化作渗入学生心里的一滴甘露,教师的赞美应该是洒向青少年灵魂深处的一缕阳光。
(二)好的批语能对学生的语言起 示范作用
教师的批语应注重语言的生动优美,准确精炼,活泼得体,且富有情感,蕴含激情。如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抒发自己对已故祖母的深切怀念之情,令人潸然泪下,写下这样的批语:你以你手写你心,你以你心抒真情。一位学生用浓重的笔墨书写人生的痛苦,我这样写道:人生不仅仅是痛苦,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如此—痛并快乐着。面对这样的批语,任何一位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都不会无动于衷。
(三)好批语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赢得学生的真心与信任
与学生沟通情感,让学生有话愿对你说,敢对你讲,让自己精心倾听学生的倾诉,我们将会赢得学生由衷的钦佩与信赖。
阅读学生的作文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吐心声,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写上交流性的批语。我让班上的学生写了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习作,我想了解学生对我以及班级的看法,有些学生写的情真意切,我写了这样的话:原本内向的你原来有着丰富的情感,老师读完此文深受感动。短短的几句话,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努力写作的信心。
(四)好批语能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诉说自己对考试的焦虑,对学习成绩上不去的无奈和忧郁,诉说自己与同学、与老师或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诉说自己嫉妒别人或被人嫉妒的烦恼等等。
这些文章常常写的文情并茂,感人至深。如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诉说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冷战,我在批语中写道:与母亲有矛盾,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谈,进行交流、沟通,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你的健康成长。后来他和母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她的母亲还特地买了礼物来感谢我。有一位女生在作文里倾诉:有个男生暗恋她,她很烦恼并要我替她保密。我写道:早开的花早谢,结出的果实也是青涩的。她听了我的话,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教师节她还买了鲜花送给我,以示感谢。
还有一个班的学生,他是班长,他写了对她的班主任的看法,我写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看人最好看他的优点。在他升学走时,向我敬酒,说了许多感激的话。我认为,写下针对性很强,富有启发性和宽容性的批语,以化解学生心头的情感淤积,祛除其心理重荷,使他们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师生心心相印,会生发出强烈的教育感召力!
(五)好批语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好批语应是“润物细无声”,如春水润泽大地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从批语中所感受到的发自教师心底的关怀、理解、宽容和体恤,不仅是学生当时获得精神的舒展,与心灵的滋润,而且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情感与意志的驱动力,使其逐步形成关心、理解、体恤他人的意志和品格,进而对他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学生现在已上高中了,逢年过节有给我发短信的、送花的、打电话的、送礼物的。我想:一个人年轻时多收获一份热诚,长大后就减少一分冷淡;年轻时收获一份关照,长大后就减少一分疏淡;年轻时多收获一份宽容,长大后就减少一分排斥。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教师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作文批语,对青少年的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作文批语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作文能力提高了,语文总体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颇感欣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