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教师教育网小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试还有4天
小编每说一次天数,
你的小心脏是不是都跳快一点
考试临近,
答题还不知道如何答?
作为最最最知心的小编
当然来“英雄救美”啦
不不不~
是江湖救急
活动设计作为幼儿园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最后一道大题,其分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哦,作为最最最知心的小编就不废话了,直接上菜~
文章虽然很长,但是都是经典和干货,如果这个时间都不舍得花,合格从来不光顾“急于就成”的人!
幼儿园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最后一道大题是活动设计,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类别:各个领域活动设计和主题活动设计。(领域活动就是指上一篇公众号中的五大领域)
领域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的设计
活动名称即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的题目。要求:
1.从活动名称能大概了解本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在取名称时注意尽量符合儿童化的特点。
如:“我升中班啦!”“谁对谁不对”等活动名称,符合幼儿情感和认知的特点。
3.书写内容要完整。
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名称应包括三方面:活动类型(哪个领域)、活动名称,年龄班。
例:美术绘画活动:美丽的花蝴蝶(中班)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
活动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三维)
1.认知目标(学会,理解、知道)
2.能力目标(能够、经历、尝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兴趣、体验快乐)
注意:目标制定的出发点要一致(教师或幼儿),忌多重角度制定
【例】歌唱活动:夏天到(中班)
1.认知目标:
通过倾听和学唱歌曲,初步感知歌曲旋律的优美,理解歌词大意,知道夏天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在学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夏天的特征,尝试创编关于夏天的歌词,并随乐演唱。
3.情感目标:
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曲的有趣和快乐,愿意与同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自己演唱这首歌曲的心情。
三、活动准备的设计
活动准备是实施活动的前提,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的进程和实际效果。
活动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情感准备、材料准备、空间环境准备。
【例】大班社会活动:该与谁做朋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放大幼儿用书第9页图4幅;绘画材料;工具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故事(玫瑰花园的朋友);教师自编游戏“找朋友”。
四、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过程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 开始部分(导入环节)
导入部分是引导幼儿活动的第一步,设计得好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有:
谈话导入、故事导入、图片讲述导入、观赏录像资料导入、情境表演导入、玩具操作导入、游戏活动导入等。
建议选定一种方法
【例】绘画活动《画白鹅》中班
谜语导入法
活动前,请幼儿猜个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
2. 基本部分(活动展开,建议四部曲)
在设计基本部分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大体分为哪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必须完成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方式方法?
哪个步骤是重点?哪个步骤是难点?怎么突出重点?怎么突破难点?
每个步骤的时间大体怎么分配?
每个步骤如何陈述,采用什么指导策略?
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步骤之间的过渡?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基本部分
1.幼儿实验:尝试制作吹泡液
老师准备了肥皂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边说边出示),请小朋友任意选一种来制作吹泡液。看哪位小朋友做得又干净又快,而且用完的东西都能放回原处,做成功后马上回到座位上。
(在制作吹泡液材料的选择上,提供大量幼儿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东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同时渗透了操作常规,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2.经验分享:讨论怎样成功制作泡泡液
请制作成功的小朋友一起讨论:
(1)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吹泡液的?怎么做的?
(2)和他一样,用XX来制作也成功的小朋友有哪些?谁和他使用的材料不同也成功了?那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3)有没有不成功的呢?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和幼儿一起观察他的吹泡液,找出不成功的原因,并想出解决的办法。
教师请不成功的幼儿把吹泡液拿上来给大家观察,请其他制作成功的幼儿来找原因。你是用什么制作的?
思考:怎么做才能做成功呢?
请幼儿再试一下!
3.尝试用不同的管子来吹泡泡,发现问题。
请小朋友用桌上的三根管子分别来试吹泡泡。
提问:你们猜这三根管子吹出的泡泡会一样吗?(请幼儿猜想)
好,那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4.幼儿试吹,并讨论。
为什么粗的管子吹出的泡泡最大呢?
为什么两根细管吹出的泡泡不一样呢?
小朋友在吹的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呢?
3.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设计,主要考虑结束的方式。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活动的结束方式,既要使活动圆满结束,又不能就此结束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
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形式上不必拘泥于常规。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结束部分
播放视频,引起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小朋友吹了那么多次的泡泡,吹出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
一般的情况下泡泡吹出来都是圆的,但是老师视频里的气泡专家吹出了不同形状的泡泡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活动延伸的设计
活动延伸的方式多种多样。
游戏、区角活动、表演、领域渗透、家园社区共育、成果展示等等。
【例】中班歌唱活动《小狗抬轿》
活动延伸一:户外游戏活动时间,让幼儿去户外进行“抬花轿”的游戏,(四人两手交叉当花轿,抬着毛绒动物走等)
活动延伸二:请小朋友利用各区域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延伸三:回家之后,请幼儿把这首歌曲唱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进行歌曲表演。
主题活动设计
主题活动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在这个四个部分中第三、四部分其实就是上面的领域活动设计,所以主题活动设计比领域活动设计要稍微难点。
一、主题活动名称(年龄、名称)
二、活动总目标(1.认知 2.能力 3.情感)
三、主题活动一名称(领域活动设计:领域、名称、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四、主题活动二名称(领域活动设计:领域、名称、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以一道真题来讲解~
请根据下面素材设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总目标,两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
周一早晨户外活动,幼儿被园子里五颜六色的花吸引了。有的指认花的颜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有的在数花的花瓣,有三瓣的,有四瓣的,有五瓣的,有的在争论花的名称,他们有的花长得一样,但颜色不一样,有的花朵有香味,有的花朵没有香味……户外活动时间结束了,幼儿还一直很高兴地谈论着……
参考答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花的世界》
二、主题活动总目标:
1.感知花的生长变化,简单了解花对人和环境的作用。
2.能积极与同伴一起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经验,能够简单地记录。
3.以花为主题进行美工创造,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4.感受幼儿园的美,激发爱花、爱幼儿园的感情,培养爱护环境意识。
三、大班主题活动一:五彩的花(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幼儿园中的花,了解花与人类的关系。
2.发现花的不同香味,学习做简单的记录。
3.积极参与有关花的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花的知识和经验。
活动准备:花的图片若干,科学短片《花的生长》
活动主要环节:
1.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身边五颜六色的花,教师向幼儿讲解各种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等,从而引出本次活动内容。
2.认识五颜六色的花
(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让幼儿感知不同花的特征(大小、厚薄、形状)
(2)教师小结:花瓣是软软的、光滑的、薄的、厚的、有水分的。有的花瓣大,厚,有的花瓣薄,小。
3.辨别花的香味,并列表记录
在掌握花的特征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幼儿感知花的香味,并学习如何辨别,幼儿学会后,分组分发记录卡片,让幼儿在园中闻闻花的香味,并记录下来。
4.游戏结束
(1)带领幼儿玩“花瓣找家”的游戏。教师分发花瓣,让幼儿把花瓣贴到相对应的花上。
(2)让幼儿交流花的秘密有哪些,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花与人的关系。
大班主题活动二:花的世界(美术)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绘画制作不同的“花”。
2.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出花。
3.养成正确使用、有序收放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画纸、各色纸黏土、画笔、彩纸、胶棒等若干
活动主要环节: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组织小朋友们坐好之后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回忆,通过幼儿描述教师总结,引出本次活动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我们身边的花。
2.展示各种花的图片,讲解示范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的颜色、形状都有什么,教师告诉幼儿图片上的花是我们幼儿园里的花。
(2)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在示范的过程中,依次说出描画、撕粘、泥塑等方法,引导幼儿注意作品布局。并带领幼儿进一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撕粘、泥塑的注意事项。
3.幼儿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交代要求,要展示出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看到过的花,要布局合理,幼儿开始创作,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材料。
(2)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较弱的幼儿适时予以帮助,对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其创造力,适时予以表扬。
4.讲评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提醒先完成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说说“你最喜欢的花”,并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
文章结尾,小编预祝各位考友们必过必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