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珠海教育信息专题之珠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作为珠海基础教育领域一张闪亮名片的珠海市第一中学正在大放异彩。图为学校校园。受访者供图

珠海市第一届青少年(第二届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暨珠港澳青少年机器人横琴邀请赛,吸引了来自珠港澳118所学校的2000多名选手参赛。

关铭荣 摄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教师节当天,珠海市第一中学(简称“珠海市一中”)老师潘静收到学生杨明东发来的祝福信息。两个月前,曾为中考指标生的杨明东以高考屏蔽生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与杨明东一同迈入北大、清华大门的珠海学子共有13人。今年珠海12名考生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每万人屏蔽考生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去年3名考生成绩进入全省前20名,每万人屏蔽考生数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3倍。

拔尖高分考生数量多,占比高,仅是珠海这座城市教育事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建市40年来,珠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下,教育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珠海市教育系统将加快教育现代化,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说。

坚持立德树人▶▷

上好铸魂育人第一课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一座以革命烈士杨匏安名字命名的公办小学,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红色基因。

作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杨匏安纪念学校内红色文化处处可见:矗立在校园中央的杨匏安烈士雕像,教室外的杨匏安烈士事迹墙、杨匏安诗词长廊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品格,陶冶情操。学校更是因势利导,借助开学第一课、思政课、杨匏安诞辰纪念活动、清明祭扫活动等传承杨匏安精神。

杨匏安纪念学校学子们吟诵“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这首《狱中诗》时,香洲区吉莲小学学生们则在朗读《爱莲说》里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吉莲小学巧用校名打造莲香校园,校内遍布莲画、咏莲诗,甚至还种上莲藕。开学第一课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莲的品质结合起来,在小学生心中播下“莲文化”。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珠海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美丽校园、文明有礼”活动开展为抓手,把建设文明校园、美丽校园和礼仪教育相结合,在提升校园环境的同时,通过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转型是珠海教育践行“三全育人”的有效尝试。走进珠海市一中,乐学亭、求真石、创美泉、耕读园就在身边,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润着文化,激励着学子们成长成才。该校校长韩延辉介绍,除开学第一课、思政课外,学校还利用学生党课、主题班会等平台,动员校班子成员、政治教师和其他学科骨干教师上课,并定期邀请名家名师授课,以身边的案例鞭策学生成长,强化师生思政教育。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和科研水平是珠海教育推行“三全育人”的另一亮点。珠海高校数量众多,均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部),教师、学生资源丰富。前期珠海评出2个市级重点资助马克思主义学院、7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8个优秀辅导员工作室,意在发挥其示范作用,并与中小学相结合,力求带动、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构建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珠海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

服务城市发展▶▷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当前,珠海正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新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大批高素质人才入驻珠海,仅去年一年珠海新增常住人口12.57万人,创下建市40年来的最高值。

人才来了就要留得住。近年来,珠海科学谋划,提前布局,加快学校建设。今年秋季珠海投用13所新学校、幼儿园,其中12所为公办性质,新增学位超过2.3万个,其新学校、幼儿园投入数量之多、新增学位数量之多均创历年之最。新投入使用的香洲区健民幼儿园、高新区港湾幼儿园更是开展大、中、小班同步招生,尽全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珠海尝试嫁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快速提升办学质量,助推全市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6年前,珠海市一中在高栏港区合办平沙校区,之后又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兴办附属实验学校。此后,珠海更是抓住国内知名高校加快布局基础教育领域的机遇,引入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广东实验中学等合作办学,合作办学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办学规模与城市发展规模基本相当。

合作办学模式还成为珠海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相比主城区,珠海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这既是珠海教育的短板,也是珠海教育的未来。对此,近年来珠海加大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三所合办普高——珠海市一中平沙校区、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和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均布局西部地区。后期,珠海将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新建5所合作办学初中。届时,合办初中可容纳近万名在校生,成为带动西部地区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并逐步实现东西部地区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合作办学效果已初步显现。合办5年的珠海市一中平沙校区,连续3年成为珠海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进步最快的学校。以高考成绩为例,接手前的2014届毕业生中,超本科线人数31人,2人上一本线;今年已有306人超本科线,36人超高分优先投档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缘于与校本部共享教育理念、管理成果和师资团队。”珠海市一中平沙校区校长王明军说。

提升教育质量▶▷

以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

2015年,珠海就被认定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其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但“西部弱,东部强”“乡村弱,城区挤”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去年,珠海提出教育要“提质创优建高地”。这既是珠海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近几年珠海教育的发展目标。

借助外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举措。去年,珠海市教育局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签约开展八个方面的合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助推这一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实施教育信息化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珠海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按照计划,双方将以项目为依托,推进珠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深度融合,即建设全市学科数字资源系统,建成示范课程资源库,促进学校广泛开展应用信息化教学,构建全市教育宏观管理信息化平台和教育服务信息化平台等,力争形成一批为教育现代化产生示范作用的实验成果。

按照计划,到2020年珠海公办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覆盖率将达到85%以上。全市逐步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

更大力度的合作正在展开。今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珠海实验区揭牌。这是广东省首个市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将在制定珠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着重发力。

扩大开放水平▶▷

推动大湾区教育合作迈新步

插班学习、一同就餐、体验校本课程、诵读经典美文、游日月贝、打卡珠海渔女……今年4月,香港拔萃女书院11名同学在2位老师带领下来访姊妹校珠海市一中,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交流活动。此前一月,珠海市一中5名师生代表到访香港拔萃女书院参加专题研习分享活动。

珠海毗邻港澳,三地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教育交流合作历来密切。去年,港珠澳大桥通车,珠港澳迈入“一小时生活圈”,珠海成为全国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为包括珠港、珠澳姊妹校缔结在内的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据统计,珠海与港澳地区缔结的中小学姊妹校现已发展到37对。仅去年一年珠海新增姊妹校15对。包括姊妹校在内的珠港澳教育交流日趋频繁,几乎每月都有相关活动,活动形式愈加丰富,且覆盖人群已拓展至师生层面。

珠海探索已得到广泛关注。今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珠海市教育局受邀参会并作为唯一地方代表在平行论坛“社会人文可持续发展会议”中发言,分享珠海在推进珠港澳三地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的做法和思路。

纵深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正在进行探索。3月底,“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工作会议在珠海召开。珠海选报的《粤港澳文化融合课程建设的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该课题旨在为“中国教育2035”规划提供模板,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成果转化,推动珠港澳教育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并促进珠海教育绿色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珠海将积极完善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搭建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增加姊妹校缔结数量,积极开展招生就业、师生交流等方面合作,打造格力电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港珠澳大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一批高品位、示范性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教育合作发展迈出新步伐。

日前,教育部批准筹备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内地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迎来新机遇。珠海将深化与港澳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推动港澳高校来珠海合作办学,积极围绕产业与区域布局加强特色学科的整合与合作,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此外,珠海还将协助推进“琴澳新街坊”教育项目,研究开设澳门子弟学校或子弟班,助力珠澳民生领域深度合作,方便港澳居民在珠海学习。

林日团表示,珠海教育将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牵引带动全市教育工作的“纲”,以“提质创优建高地”为抓手,深化与港澳教育合作发展,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把珠海建成富有特色的国际教育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

样本

珠海市一中:

创美育人,成就美好

12名考生考分进入全省前50名,人数位居全省公办学校之首;近八年累计27人高考成绩被屏蔽,总数名列全省公办学校第一;学生在学科、科创、文体等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12年来学校获得各级称号和荣誉共164项……

这一长串华丽的数字均出自珠海市一中。这所学校有近60年的办学历程,追溯其发展历程,皆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而强。

“改革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珠海市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韩延辉介绍,学校坚持“创美育人”的特色办学思想和“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路径,继续挖掘和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与品位,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就美好的明天。

如今,珠海市一中已成为珠海吸引外来人才的一张金字招牌,其自身也必将因此获得更大发展,并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贡献更多“珠海智慧”。

践行文化立校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珠海市一中坚持和完善“创美育人”的特色办学思想,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着力把融真、善、美于一体的健全人格的实现定位为学校教育中个体发展的最高目标。

环境美是这所学校给人的第一印象。香樟大道、乐学亭、求真石、上善若水石、创美泉、耕读园,以及近几年投用的孔雀园、锦鲤池等,整个校园环境生态多样,丰富立体。日常景致再赋予文化内涵,让师生工作、学习格外舒适。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寻找美、发现美,是珠海市一中所有教师的价值追求。珠海市一中注重在学校管理中注入人文内涵,通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沉淀与凝练,逐步形成“师生同心,做到最好,成就美好”的校园精神。

正如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并不相同。对此,珠海市一中引入大数据,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学校在基础学科教学方面,规范各类教学信息的收集和输入,通过标准化技术形成测评、题库、数据、个人成长四大数据库服务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学校在“导学案”“微课堂”“成绩单”、错题本系统、选课系统,全面倡导学习中的个性、高效和整体思维,并因此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育优质师资

7月26日,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澳门圆满落幕。由珠海市一中三位老师报送的《一种直观高效的固定翼机翼升力演示仪》,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一等奖。

8月6日,2019世界合唱大奖赛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支团队参赛。珠海市一中合唱团在学校两位老师指导下,以精彩的舞台表现赢得评委青睐,最终摘得青年混声组(公开赛)金奖。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有高水平的教育,也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近年来,珠海市一中通过“外引内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并尊重和践行“重德乐教,睿智恬淡,创美育美”的教学风气。

据统计,学校现有302名教师,其中硕士学历129人,博士学历3人,硕博学历教师占比高达43.7%。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各级各类名师100多人。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韩延辉介绍,学校将不断打造教师自我实现的平台,继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育各学科名师名家,进一步优化教师人才结构。

此外,学校还将继续开展“青蓝工程”、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建设,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讲学,引领中青年教师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个性成长

“考试成绩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更不能代表学生的未来。”韩延辉表示,珠海市一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着力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成长。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珠海市一中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并以“素质均衡、架构完整、丰富多元”为目标架构多元化的新课程体系。

目前,珠海市一中开发有5大类共60门校本课程,包括以心育、养德、生命教育为特色的修身课程,以航空、科技、艺术等板块组成的特色实践课程和学生校园社团活动自主发展课程,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益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特长的发展。

适度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成长是珠海市一中推行素质教育、践行以生为本的另一亮点。学校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对学生品德养成、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理想前途和人生规划等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三自”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自”管理思维缘于10多年前一场校学生运动会。当时,学生自行策划和组织了运动会,这让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之后,学校逐步放手,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如今,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体育节、感动一中颁奖晚会等,其策划、组织、主持、摄影、后勤服务等工作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通过活动,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活动丰富了,老师相对轻松了,学生也得到了成长,一举三得。”家长王斌斌说。

从普通高考到学科竞赛,从科创展示到文体比赛,从校本课程开发到学生“三自”管理,作为珠海基础教育领域一张闪亮名片的珠海市一中正大放异彩: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的同时,已开始在多个新兴领域崭露头角。

撰文:冉小平 编辑统筹:甘韵矶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珠海教育信息,珠海教育信息网,珠海教育信息网招生报名系统,珠海教育信息网中考管理系统”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