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别名九里光、千里明等,是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在苗医及中医中均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在皮肤科用药中用以治疗各种无名毒疮、火眼等。黔中有谚云:“认得千里光,一家不生疮。”
千里光之名始载于《本草拾遗》,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凉血、生肌、驱风除湿等功效,临床上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黄疸性肝炎、胆囊炎、急性尿路感染、痈肿疖毒、丹毒、湿疹、干湿癣疮、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等。
现代研究表明,千里光含酚酸类及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炎症性疾患及细菌性传染病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材传统应用方法较简单,现代应用时主要是提取成分制成制剂,方便使用及保存。
传统应用方法:千里光干品或鲜品,数量不拘,煎水浸洗患部,每日数次,主要适应证为湿疹、冻疮、多形性红斑及脓疱疮等。
现代应用方法:千里光酊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鲜忍冬藤和千里光组成冬藤合剂,外用治疗扁平疣。
千里光水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皮肤外洗剂,无毒、无刺激性和致敏性,外用安全可靠,临床研究显示对多种皮肤疾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由于千里光中含肝毒成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因此,口服及注射需谨慎,而作为皮肤科用药时,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但孕妇及儿童患者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林 辉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