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树是民间名字,咱们及河南等地是指泡桐,南方人如湖北和湖南等地方是指油桐,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今天与大家学习的是泡桐。
泡桐司空见惯,正因为司空见惯才不被人重视,认为只有那些难见少见的植物才是良药,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只有常见才能达到“简、廉、便”,不是吗?
泡桐玄参科植物,有很多别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等。泡桐有很多品种。其中有一个品种叫“兰考泡桐”。泡桐的药用价值在河南研究的较多,使用也较多。如泡桐花、泡桐果的临床研究。
使用泡桐治病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
头发脱落。用桐叶一把、麻子仁三升,加淘米水煮开五、六次,去渣,每日洗头部,则发渐长。4、
跌打损伤。用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烂敷涂。
眼睛发花,眼前似有禽虫飞走。用桐花、酸枣仁、元肯粉、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连滓服下。一天服三次。
泡桐花
泡桐花: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性味:苦、寒。
功效:清肺利咽,解毒消肿。
主治: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疖肿,疮癣等病证。
相关配伍
1、治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结膜炎等:泡桐树花25g。水煎,加适量白糖冲服。
2、治玻璃体混浊(飞蚊症):泡桐树花、玄明粉、羌活及酸枣仁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次6g,每日3次,包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激;或制成膏剂搽。
药理作用
1、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2、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抗癌作用。
5、增强杀昆虫剂作用。
6、降压作用。
泡桐嫩枝
泡桐果:出自《河南医学院、医药科研资料》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平喘。
主慢性支气和炎;咳嗽咯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泡桐果大家应该都认识,可惜我没有照片,只好借用网上照片。
泡桐皮:中华本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解毒。主风湿热痹;淋病;丹;痔疮肿毒;肠风下血;外伤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呐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汁涂。
泡桐叶:【摘录】《中华本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主痈疽;疔疮肿毒;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以醋蒸贴、捣敷或捣汁涂。内服:煎汤,15-30g。
泡桐根:【摘录】《中华本草》
【性味】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活血。主风湿势痹;筋骨疼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我常常介绍一些患有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恢复期等患者自己采取桐树皮、根皮煎液泡洗,患者反映效果还不错,没有做过临床统计与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