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花花草草

【榉树】膜拜榉树王、杉树王,发现每一棵古树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传说

四、榉树王

榉树王屹立在一片洼地上。

老唐权威地说,这棵榉树叫大叶榉,高21.3米,胸围5.5米,专家估计树龄是900年左右,因此被认定为湖南榉树之王。

专家是从树轮来定“王”的。

我觉得,说它是“王”,还有别的因素。

它的树干那样粗壮不说,树干上瘢痕累累,说明它饱经沧桑,历经磨折;叶子绿得那样深沉而又不乏鲜嫩,一些折成半截的枝柯又顽强地长出新枝,说明它仍不乏生机,老当益壮;它稀疏的枝柯或笔直伸展,或弯折虬曲,像多种形状的手臂,或在激昂地指点江山,或在用手势循循善诱地解说什么。它卵形的叶子沉静而不招摇喧嚣,说明它心之沉着而不浮躁。

整个看去,他端庄,凝重,威严。

从精神层面来看也说称得上“王”。

它周围七八米远的地方,居然没有长别的树。

是敬而远之?

是自觉与它不属于一个档次而羞于共平台?

当然,也可认为是这位王者太强势。太强势往往会成为孤家寡人。

我们在他面前肃立,没有谁说话,这样一位王者形象是需要细细体味的。

又觉得“5.5米”,这只是个数字,数字是抽象的,不是切身体会。

要有切身体会,就无间道地亲近他吧。

于是我和一条膀大腰圆的汉子走上前,手拉手围拢它,围不住,又上来一位手臂细长的女士,手指尖触手指尖,才算围住了。

与他亲密接触的目的,还要沾一点他的仙气、神气,或者还有强势的气。

那位女士说,云山有的是榉树,与它同年长出来的应该多的是,为什么单单它长得这么高这么大又“长命千岁”?

问得好!我想,世间有生命的东西都一样,要想延其寿年,最重要的,一是要顺应自然,二是要敢于抗争。这棵榉树怎样顺应自然,我不知道,它的抗争精神,是看得到的。

五、银杏

据清代所修湖南武冈州志记载,武冈州城文庙内两棵银杏,乃是东晋陶侃手植。陶侃在武冈当县令时,选定学宫基址,又植了两棵银杏,为的是营造《庄子·渔父》里的“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的意境。

自那以后,多少有名的无名的文人骚客赋诗作文,赞银杏、颂县令。的确,两棵银杏既为文庙平添了神采和威仪,又为古城增了壮美景色。

银杏寿命长,中国有三千年以上的古树。这两棵银杏历经一千六七百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属壮年吧,其情景是:干粗几围,高达数十米,超出文庙正殿屋脊,枝杈交错,叶子浓密,花盛果多。枝叶繁茂的季节,浓荫遮盖了小城一角,使整座小城的空气都变得清凉;而当秋风把片片金黄的扇形叶子吹落大街小巷、屋上檐下、小桥流水时,更给小城人添了几分诗情,几分雅兴。

可惜到了六十年代末,左首的一棵被雷击倒了。另一棵,也屡遭雷磔风摧,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只剩下劈成两边的木桩,靠外的半边五六米高,只有一点点倾斜。靠里的半边三四米高,斜度大一点。两个半边木桩成倒八字矗立,给人的感觉是顽强、悲壮。

世间的事不可逆料,几年后,两边木桩中间居然长出一棵香樟来,再过几年,竟长到碗口粗,枝繁叶茂,亭亭如盖;靠外的半边木桩,也欣欣然发出些新芽来。

也算是奇景。

后来人们又想,让香樟长在银杏桩之间终究不好,也许把香樟去掉,银杏桩之间和周围会长出新荪来,银杏桩上也许还会发出更多的新枝。于是把香樟斫掉,果然如愿以偿。如今,银杏桩之间和周围已长着好几棵新银杏,最大的一棵有半围粗,差不多和靠外的木桩等高了。靠里的半边木桩基部长出一些新枝叶;靠外的半边木桩从下到上长满新枝叶。

真正是枯木逢春。

六、罗汉松

这是一棵罗汉松。她的基部平土分成三杈,每一杈成一定角度斜斜地谦让地后仰;连理的三兄弟各立门户。每一杈的干都是一抱粗,都摧折了一截,只剩下五六米高。剩下部分的下一截凹陷着几处船形或梭子形的创伤,伤口是痊愈了的,显得很光荡平滑,像一些人身上的痊愈的伤疤;而这里那里,又微凸着一团一团瘢痕,有钵子大的,有杯子大的,是岁月的河流中凝固的漩涡。

剩下部分的中腰以上都热热闹闹地围长着大大小小的枝条,其中有一杈的一根还斜斜地逸出很长,是鹤立鸡群的骄子,是旗舰。枝上长条形的叶子一串一串,一束一束,蓊蓊郁郁,人丁兴旺的样子;老叶子那墨绿的颜色蕴着庄重,新叶子那墨绿中渗着嫩绿的颜色则展示着勃勃生意。整个看去,她显得沧桑而苍劲,刚毅而倔强,老迈又年轻。

这棵罗汉松长在一条高墈边,她的下面不远,就是车来车往的219国道。这里是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的双牌社区。

我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暮春的日子瞻仰这棵罗汉松的。我不知道罗汉松的叶子上流淌着的是汗液,还是泪水。

我早听说了关于这棵罗汉松的传说。我瞻仰了她之后,又特意走到左近的村里,找到我一位高中同学,请他给我讲有关的情况。

乾隆年间,有一位夏周氏三十多岁丧夫,铁着心做贞妇,决心竭尽心血抚养亡夫留下的三个孤儿。为了表示自己的心志,她到南岳衡山烧香时带回一棵罗汉松,植于村前。那罗汉松像通了人性,自然地长成三杈而没有主干。每当特别劳累或遇到特别不顺的事时,她就走到那棵罗汉松下,喃喃地诉说着什么。她的贞洁和苦辛居然传到乾隆皇帝耳里,于是乾隆龙心大感动,御赐贞节匾额一块。属于望族的娘家即协同地方政府为之建了牌坊,把御赐的匾额镶嵌其间。——和很多别的文物一样,这贞节牌坊也于“文革”期间毁掉。

于是我有感焉。贞节牌坊毁掉了,但精神毁不掉,毁不掉的精神中有一种是中国劳动妇女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贞节牌坊毁掉了,但文化毁不掉,毁不掉的文化中有一种是对妇女守寡的赞颂,——这种文化当然是男权文化。而今,在荧屏银幕上,在各种传媒里,仍然游荡着这种文化的幽灵。而这种游荡的幽灵,戕害着妇女特别是底层妇女的人性。

再走到公路上,又一次朝那棵笼在蒙蒙烟雨中的深翠的一团望去,我似乎看到历史深处那位劳动妇女,她黎黑的脸庞上,除了透着坚强,分明还析出怨望。

七、古杉群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侗乡大寨村有一尊杉树王。它屹立在公路旁的山崖上。不为王者讳吧,它是一棵断杉,树干在离地面约十米高的地方折掉了。但仍值得膜拜。只见那尖刺的断茬如画戟一般直指苍天,我似乎还听到它的呼喊;虽没有一般的树木那样的冠盖,但那树干的断口处,又长出新嫩的绿枝;下半截树干更长着不少骨骼棱棱、夭矫虬曲的枝条,它们努力横向伸展,倔强而执着。整棵树给人饱经风霜的端庄、威严、大气、大度、苍凉而又老当益壮的感觉。我想,湘西有山歌说“情人是王中之王,杉树是树中之王”,这一棵杉树,应当是王中之王了。树干旁有文字介绍,这棵古杉是东晋年间人工植的,胸径2.19米,原来的高度是28米!——28米,那该是怎样的一尊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王中之王!于是我再一次仰望它,久久地仰望它——觉得它更值得我景仰了:遭受“没顶之灾”而仍然那样昂扬挺拔,那样敢于搏击风云,那是真正让人臣服的王者了。继续看介绍,原来在这里这种巨杉不止一棵,一共有三十多棵;是这里的侗族先民植的风水树。就顺坡望去,果然有一长排,看得出都是“完美无缺”的;又循着这条线反向望去,小河那边也有一排。于是我们过河,来到这一群杉树王“宝殿”里。一棵,两棵,三棵……一共有十八棵,一字儿排着。也许这里是平野、土壤肥沃的缘故,这些古杉没有给人衰老的感觉,一棵棵还正值壮年。树干挺拔,端直,直指苍穹;略显虬曲的树枝基本是平直地向四周伸展,显得优雅而大度;有些树的树干或枝头上也结着瘢痕,有些枝头也折断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威势和气度,只是更显出他们的坚忍和不屈;时值仲秋,鞭爆形的杉叶一派苍翠的颜色,满树是深沉浓郁的葱茏,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爽心的异香。走在大树的浓荫下,仿佛走进时间的隧道,来到近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金风吹拂杉枝发出的沉沉声响,仿佛庄肃的古乐,仿佛历史的絮语。仰望一棵棵古杉,觉得历史是如此形象、具体、厚重,可描可绘,也可触可摸,于是人也充实、庄重、沉静了,于是懂得体味人生的短促和生命的恒久了。

作者简介: 黄三畅,湖南省作协会员,武冈市作协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弦歌》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禁忌》等两部、散文集《山灵与天籁》等三部,若干散文、杂文、小小说被选入选刊或年选本,其中《圣手》入选羊城晚报《五十年花地精品选》。曾获《羊城晚报》花地年度创作奖。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榉树”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