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参
来源产地
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茎。
春、秋季采挖,洗净,用沸水烫后晒干。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别名藏三七、佛手参、兰、掌参、手儿参、阴阳参。
【原形态】
1.手参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块茎椭圆形,长约1-2cm,4-6裂,肥厚似手掌,初生时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生于茎下半部;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抱茎。
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小花,排成穗状,长6-15cm;
花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几与花等长;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阔倒卵形,长4-5mm,前部3裂,中裂片较大,先端钝,距丝状,长明显超过子房,内弯;子房甚扭曲,无柄,长约10mm;种子小。
花期6-7月。果期7-8月。
2.粗脉手参
与手参的区别为:植株较矮小,高20-50cm。叶集生于茎的中部,椭圆状长圆形,花密集,紫红色,唇瓣宽倒卵形,先端3裂。
距短于子房。末端无角状突起。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微苦,凉。
补肾益精,理气止痛。病后体弱,神经衰弱,咳嗽,阳痿,久泻,白带,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中药大辞典》
甘,温、润。
补肾益气,生精润肺。用于肺病,肺虚咳喘,肉食中毒,遗精阳痿。
《中华本草》
甘;平。
止咳平喘;益肾健脾;理气和血;止痛。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肾虚腰腿酸软;阳痿;滑精;尿频;慢性肝炎;久泻;失血;带下;乳少;跌打损伤
【归经】
肺;脾;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