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佛碳漆】全美仅存的3尊隋唐彩绘漆金夹纻佛

▲ “漆佛的秘密”展览现场

华盛顿,静谧的展厅中,三尊双腿交叠端坐的佛像并置在塞克勒美术馆展台上,如冥想般凝视着,曾经镀上的闪耀金箔,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表面装饰的损耗剥落却没能掩盖漆的色泽光亮沉稳,佛的深沉内敛越发突出。这是美国仅存的3尊6-7世纪中国彩绘漆金夹纻佛像,分别来自弗利尔美术馆、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寻找佛像中的骨骼 |

▲ 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扫描漆佛雕像

“夹纻”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在公元4世纪已发展成熟。工匠先用泥或木头制作像芯,用一层层浸漆麻布反复包裹,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内胎取空,这种繁杂的制作工艺材料昂贵,大漆对操作的气候环境有很大依赖,只有皇家贵族或大型寺院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中国古代典籍中对夹纻工艺的介绍大多以寥寥数语概括,因制作地区不同,气候环境略有差异,漆的调配,与其他材料的混合比例,制作步骤各有不同。

▲ X光扫描下佛像的内部结构

通过X光扫描,佛像的内部结构首先呈现出来,耳中有铁丝,头后有凹陷,证明曾有光圈般的物质附着,包裹着佛像内核的层状漆浆中的磷和钙的浓度(骨骼中的物质)也一览无遗。在漆佛制作工艺中,骨骼成分是一种普遍的增稠剂。显微镜的进一步观察让研究人员获取了更多信息,三尊佛像使用了相同的麻织物来分离漆层。气相色谱技术则分析出了漆树树脂中的油和木屑,甚至在赛克勒收藏的一个八世纪菩萨头参考样本中发现了人血。斯特拉汉说:“科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我希望通过观察材料,而不仅仅是风格,让人们对科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产生兴趣。”

| 流散海外的夹纻干漆佛像 |

年代最早的一尊漆佛为沃尔特斯所藏,可追溯至公元六世纪末隋朝的末期,佛像保存相对完好,仅双手残缺显示为木芯,是将漆料涂在实木模具上制成。袈裟表面残留鲜艳的红、蓝敷色,面部及右臂有明显的贴金痕迹,脱落处呈现乌黑色,发亮。另外两座为公元七世纪初唐朝制作,双手双腿均残缺,馆藏的漆佛为1944年由弗利尔美术馆收购进馆。

▲ 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所藏漆金佛像

▲ 美国史密森尼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漆金佛像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漆金佛像

质地上的轻便使漆佛易于搬迁,但也同样易于损毁或流失。这三尊佛像均原属正定隆兴寺。民国六年(1917年),日本山中商会的经营者山中定次郎在中国购得四尊夹纻佛像,自己留存下一尊,另外3尊则运往美国纽约分店出售,很快引起美国各大博物馆关注,并迅速成交。

▲ 山中商会留在日本的一尊 图片来自《五至十四世纪的中国雕塑》一书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喜龙仁(OSVALD SIRN)1925年出版的专著《五至十四世纪的中国雕刻》中收录了流落日本的夹纻佛像图像,至今,这一佛像仍不知所踪。

这组佛像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它重要之处就是因为佛像制作采用的是千年前的干漆夹纻工艺。唐朝制作的干漆夹纻佛像熟知的仅见于日本国宝级财产唐鉴真和尚干漆夹纻像),由此可见同为唐代的这四尊佛像的珍贵程度。

| 干漆夹苎-古老干漆工艺 |

“夹苎”制作工艺,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魏晋、 隋唐时期、寺庙大佛多用“夹苎”。作为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直延续了近千年,在唐晚期两度灭佛以后,绝大多数漆艺佛像都被毁坏殆尽,佛教造像的夹苎技术也逐渐衰败,几近失传。此技艺流传到日本后,大受欢迎,有想当数量的日本佛教造像,保存在诸如奈良法隆寺、唐招提寺、兴福寺、东大寺等处。

干漆夹纻工艺是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它采用干漆,苎麻,五彩石粉等为原料,经过烘干,打磨,夹纻等48道工序完成。采用这种工艺制作佛像时,先做好一个工胎,作为一个木头大概雕塑的佛像,然后用麻,再刷漆,等到一定程度漆干后把木胎取出,使它完全成为一层空壳。纻是一种麻属科植物,即苎麻。唐释慧琳注《释迦方志》卷上, “夹纻”条,注云“按《方志》本义,夹纻者,脱空像漆布为之。”后世称干漆夹纻为“脱胎”或“脱沙”即脱胎漆器。经过干漆夹纻工艺的处理,佛像色彩鲜艳,呈现出一种光润亮泽的质感,并且不宜开裂,变形,能更好地保存佛像原本的神韵,细腻的纹路和流畅的衣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使夹苎工艺在佛教造像上得到广泛运用。当时兴建寺庙塑造佛像几乎是一个社会化的工程, 人们崇佛信佛,以此为大事。

隋唐时代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 寺院之盛必然导致塑造佛像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佛像造型也具有了隋唐时代的明显特点,与魏晋时的秀骨清像相比,隋唐佛像丰腴端庄。从漆工艺来看,夹纻佛像依然流行, 而且不仅使用夹苎工艺制作佛像,也制作人像和其他的工艺物品。

夹苎法自宋以后技法逐渐衰落,洛阳白马寺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十八罗汉像为国内仅存的元代夹苎干漆造像。

明清两朝的“夹苎造像”不如前代盛行,直到清代乾嘉年间, 福州漆艺家沈绍安研创的福州脱胎漆器的出现, 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 夹苎“历经几千年传承, 方才发展成今天的“脱胎”,技艺虽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有所变化,但是脱胎技法却更多运用于漆艺术品的领域, 成为现代漆艺术特别是立体漆艺术不可或缺的造型工艺。“夹苎造像”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唐干漆夹苎佛头像 4000万港币(含佣金)

2013年10月,香港苏富比“艺海观涛:阪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专场拍卖会上,明星拍品“唐干漆夹苎佛头像”,拍出了4000万港币(含佣金)的天价。此佛头高50厘米,法相庄严,凝神若思,是存世的中国早期干漆夹苎佛像之最大者(单计头像)。它的相关资料中,苏富比介绍道“以此繁复漆艺制成之唐代造像,绝无仅有,传世或止七尊,多有缺残”。

何为干漆夹苎技艺?苏富比的介绍是:“夹纻漆塑起始以木柱为蕊,泥塑作模,贴蘸漆麻布以为胎。一层层的复施重漆再精雕,然后敷彩添色,最后割开背面取出木蕊泥坯,只余下薄麻干漆层,脱胎成像。比较石雕或铜铸,夹纻较轻巧,适用于巡游仪式中作行像。”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思维菩萨像

时期:唐代 7 世纪初

1933年首次被出版时的形象

这是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的7世纪初唐代干漆夹纻工艺制作的菩萨坐像,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造像生动细腻,双目微垂,面相丰满圆润,很有唐代人物造像特色。表情祥和,身披袈裟,袒右肩,衣纹褶皱自然写实,流畅生动,腹部肌肉起伏立体,充满弹性,写实生动。菩萨佩挂璎珞珠宝制成的挂件、臂钏、手钏等饰品庄严全身。

此造像左手和右足已缺失,由于破损严重,博物馆进行了大面积维护修复工作,似乎修复的不是很理想,干漆夹纻的原始风格受到一些影响。但此像历经千年岁月沧桑,又飘洋过海,辗转多次的干漆夹纻菩萨坐像,依然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干漆夹纻现在通俗说法即脱胎漆器,唐朝制作的干漆夹纻佛像熟知的仅见于日本国宝级财产唐鉴真和尚干漆夹纻像,由此可见同为唐代的这尊菩萨坐像的珍贵程度,干漆夹纻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供养人

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雪山大士

时期:元朝

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院馆藏 夹纻菩萨像

时期:元朝 13 世纪

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 观音像

时间:晚明 14 世纪晚期到15 世纪

西雅图美术馆藏 弥勒佛

私人收藏 菩萨造像

都说人小鬼大、难招架,这个评价很适合山中定次郎

(来源:南山供秀,ID: nanshangongxiu, 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