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奢侈品集团原复星时尚集团更名为“Lanvin Group”(复朗集团)。
同时,集团还迎来两个新的战略投资者:日本大型贸易集团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和高端鞋履开发及制造商九兴控股,以及在中国时尚与消费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私募投资公司曦之资本。
10月11日更名后,复朗集团宣布,截至最新一轮融资,复朗集团募集的资金总额约3亿美元,投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
热衷于收购奢侈时尚品牌,不断扩张时尚版图的复朗集团,意图通过改名进一步向全球时尚奢侈品集团靠近。
2013年,复朗涉足时尚领域,当时更多是以投资者入股而非完全持有一些时尚品牌,包括以针织著称的美国高端女装品牌St John、以及为众多奢侈品品牌代工和拥有自主品牌的意大利高端男装制造商Caruso。
随后四年,复星时尚集团先后收购Lanvin、Wolford、TomTailor、Sergio Rossi,完善时尚版图布局。
只是,复朗集团手中的时尚品牌较为薄弱,难见“强势”品牌。品牌被收购后,也失去了曾经鲜明的“品牌特性”。
一、优雅LANVIN ,一去不回
2018年2月,复星时尚将 Lanvin 收于麾下,向濒临破产的 Lanvin 注资超过1亿欧元重整旗鼓,成为 Lanvin 新靠山。
Lanvin当时的首席执行官Nicolas Druz表示,复星国际对Lanvin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并且有收购Tom Tailor的经验,因此具备收购Lanvin的雄厚实力。
对于复星来说,进入”上流圈层“,完善时尚版图,只差一张”奢侈品牌“的门票。
于是,这家法国最悠久的时装屋成为最佳选择。收购Lanvin后,复星时尚内部迎来管理层大换血——王效兰卸任,由程云接替王效兰出任Lanvin董事会主席。
复星时尚在接手Lanvin后,任命曾在LVMH有超14年经验的前Sandro全球CEO Jean-Philippe Hecquet为Lanvin新CEO。同时,Lanvin宣布任命Bruno Sialelli——Loewe前男装设计总监,作为Lanvin的新创意总监。
自上任以来,Sialelli一直在用稳定的设计和在前东家学习来的经验打造爆款,并试图通过一系列操作——举办大秀、名人效应、推出联名、扩张网络销售等方式打造品牌,试图“入圈”,为品牌谋取“流量”。
然而,31岁的Bruno Sialelli,在塑造品牌形象,设计风格与独特性上,还是无法与Alber相比。
今年4 月,Alber Elbaz 去世,掀起人们对Lanvin的回忆。
Alber曾凭一己之力,通过与兰蔻合作的限量版化妆品、与英国摄影师Tim Walker拍摄张力十足的广告大片打造Lanvin美学。他善用“Lanvin Blue”强化优雅DNA。一举将这座濒临倒闭的法国时装屋,扭转为“法式优雅”风格的代言词。
2015年,灵魂人物Alber Elbaz离任创意总监一职,WWD于2015年发布过相关新闻:Alber离开是因为他与大股东王效兰的经营观念不合——王效兰紧握股权,不愿引入新鲜血液,困住了品牌。
Lanvin 时装屋想要实现核心业务扩张,必须寻求国际资本注入及收购。Alber Elbaz 不断催促王效兰将 Lanvin 转手更有实力的投资人,王效兰不同意,构成两人矛盾的根本。
2016年,Lanvin的收入暴跌23%至1.62亿欧元,当时的品牌持有人王效兰不得不“撒手”。
2018年更换创意总监后,Lanvin倾尽全力在中国市场掀起风浪。在2020年的上海豫园大秀中,Lanvin推出融合法式优雅和中国传统元素的特色系列。
同时,Lanvin与街头品牌、艺术组织破圈跨界合作——Curb运动鞋被偶像设计师Virgil Abloh带货,变得一鞋难求,甚至在二手市场炒出高价。
此后,Lanvin接连宣布与潮流艺术组织Gallery Department、运动品牌FILA合作,以斩获年轻市场。于去年8月开设品牌天猫旗舰店。
去年年底,Lanvin聘请中国设计师Calvin Luo为顾问,与在巴黎的设计团队共同开发,试图为Lanvin占领中国市场提供支持。
近两年,即使Lanvin在中国区域业绩优异,但在国际市场依旧属于下沉状态。
如今 Lanvin 品牌调性与昔日相差悬殊,高级的老牌时装屋形象荡然无存,在其天猫旗舰店上,售卖最好的产品是保温杯、T恤、渔夫帽。
市场与产品的“妥协”,导致新消费者对昔日那位与“优雅”挂钩的法国女士了解甚少,Lanvin正在慢慢失去她的魅力。
二、“砸”出来的时尚板块
具备丰厚的奢侈品管理经验,才能让品牌从低谷重新走向市场中心,但复星旗下品牌在被收购之后,困局率只增不减。
作为复朗集团(复星时尚)董事会主席,程云在20多年职业生涯中,曾担任多种职务——职业生涯始于毕马威(KPMG),曾任大疆创新首席财务官、德太投资(TPG)财务总监,以及GE金融集团大中华区财务总监……
如今,程云运营时尚集团,在金融方面具备丰厚经验的她,是否能够成功跨足时尚与奢侈品领域?
2018年,其投资了七年的Folli Follie出现严重财务问题。
Folli Follie 于1982年在希腊创立,早在2011年5月,复星时尚集团未成立时,就出资8458.8万欧元,收购Folli Follie 9.5%股权。
希腊证监会对Folli Follie的财报数据审核后,认为该公司涉嫌通过提供虚假的2017年财报数据操控市场股价;并未及时向证监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决定对该集团的高管进行行政处罚,对九人处以总额402万欧元的罚款。
Folli Follie财务造假、数量造假这一漏洞,复星集团由于疏忽,并未及时发现。Folli Follie在复星集团的七年,像是一场闹剧——证明复星缺乏品牌背调方面的专业性。
2013年,复星开始对意大利男装品牌Caruso布局收购计划,当时的Caruso 将 35% 的股份出售给复星。
今年,复星时尚回购了Caruso的金融债务,为Caruso提供增资,注入了新的资本来支持增长。
但是,数据显示,2020年Caruso公司收入仅为3000万欧元,比起2019年,减少了28.6%。Caruso销售上并无显著提升,反而愈见低迷。
复星经营品牌出现亏损问题,并非偶然——Wolford在2018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1% 。
2018年5月,复星以每股12.80欧元的价格完成了对Wolford 50.87%股权的收购,而时至今日并未帮助品牌扭亏为盈。
2019年,复星宣布将销售总监 Silvia Azzali 女士升任为首席商务官。Silvia Azzali 拥有超过20余年的时尚零售经验,曾于 Moschino,、Ermano Scervino 和La Perla就职。
随后,Wolford开启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Pop up概念店、线下展览活动等试图强化市场“存在感”——例如推出环保概念的新包装,与Vetements发布合作款。
但在此过程中,Wolford逐渐失去其以丝袜为主的鲜明品牌地位,其品牌改革并无将品牌有效“升级”,反而在深耕丝袜的细分市场中失去优势。
Wolford内外联名合作款
今年九月底,Wolford发布与内外的联名合作款,该联名款以“对地球对身体都好”概念售卖,在天猫旗舰店却悄无声息,销量至今为0。
作为丝袜品牌,却推出保暖内衣,Wolford试图与中国品牌合作得到本土市场的青睐。
然而,标价一千多的保暖内衣,消费者不买账,Wolford的品牌定位“失焦”;与同为主攻丝袜产品的Calzedonia品牌相比,后者通过代言人影响力与穿搭渗透至时装风格中,让丝袜转身成为时髦的百搭单品,前者还在奋力寻找其定位。
收购后陷入“困局”的不止Wolford;2019年,复星收购陷入困境的德国快时尚服装零售商TomTailor,进一步扩大时尚版图。
但是,自2018年1月Tom Tailor触及12.9欧元的高位之后,股价就一路走低,下跌超过 80%,收购后更不渐长,如今,Tom Tailor已快淡出市场。
今年下半年,复星收购意大利鞋履品牌Sergio Rossi,由于疫情的影响,该品牌2020年收入减少到 6000 万欧元。
Sergio Rossi曾经是代表意式优雅的鞋履品牌,拥有每个女孩梦想中的“美人鱼”婚鞋,但被收购后仍然在市场上表现平平,设计趋于“老化”。
三、缺少奢侈品管理“人才”,品牌何去何从
整个复朗集团的人事阶层都属于刚刚上任一两年的阶段,其人事布局并没有LVMH那么成熟和聚焦。
复朗集团对于品牌经营并无独到的见解,集团层面缺乏有时尚经验的业内人士管理,旗下品牌也没有人事的细分,表面上聘请业内专业人士,实际上并没有为品牌打造差异化理念,对标LVMH仍然困难。
Prada Group曾任命 Malika Savell为Prada北美区首席多元、公平和包容官,但由于她并不符合“实施包容性的新标准”理念,迅速被换下,Prada马上聘请有此方面经验的管理人才,以确保Prada Group继续确保支持“多元化世界”。
复星作为一个涉足产业运营、投资、资产管理、保险的公司,旗下业务包括钢铁、医药、房地产、矿业、旅游、时尚等板块。
去年,复星国际的投资速度已明显减少。复星今年上半年在珠宝、化妆品、宠物、酒业等行业持续布局,以投资“快乐板块”为主,未对时尚零售业做太多回复。
2020年年报显示,复星国际的收入较2019年同比下降4.4%,集团净利润下降44.96%。
复星国际2019、2020财报
母公司着力于发展时尚以外的其他业务,即使复朗的时尚版图涉猎颇多知名品牌,发展也趋于平淡。
复星国际的股价一路下跌、信用受损,复朗受牵连。这几年,复星国际不断试图通过收购行为将时尚版图“砸”出来,却失去了对于品牌良性发展的长远规划。
版图散碎,势均力薄。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董事长汪群斌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做了很多的产业投资,围绕‘健康、快乐、富足’的产品线布局。因为这样一个过程,有些投资者对我们的投资能力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以产业运营为主的战略布局,说明未来的复星更倾向于通过收购的方式完善企业布局,成为一个“雨露均沾”的企业。
时尚零售业或许不是复星集团十分看重的板块,其充当的角色更像是复星国际的“门面”,为复星国际增色添彩,而复星国际真正盈利的板块是酒业、药业等。
复朗集团采取占领经销渠道、控股运营的方式,为旗下品牌几度更换执行官、设计师,表明了其征服市场的野心,但是,复朗集团旗下品牌的掌控仍然在欧洲执行官手中。
复朗对于奢侈品与时装品牌的经营经验匮乏。面临日益饱和的市场,复朗集团旗下并无核心品牌,收购品牌版图散碎,势均力“薄”。
良性的品牌运营需要缜密的规划部署,丰富的经验累积与品牌的打磨升级;只有品牌影响力与产品,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LILLIE
撰文:刘超、陈汇怡、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