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碧桂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但两者增长增幅出现不相匹配的情况。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本刊记者/孙晨
营收、净利增幅存在较大的差距
8月24日,碧桂园发布中报业绩。
根据中报,截至6月30日,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030.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合同销售面积约3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
对碧桂园上半年的合同销售金额及合同销售面积进行拆解发现,这两项数据均呈现下滑趋势,并于6月份出现今年的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碧桂园实现的合同销售金额分别为403.2亿元、465.5亿元、526.9亿元、528.2亿元、573.8亿元、533.3亿元。2月份,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金额环比增长率为15.35%,此后一路下滑,在6月份实现环比负增长,为7.06%。
碧桂园相对应的合同销售面积也呈现由正转负的趋势。1-6月份,碧桂园实现的合同销售面积分别为456万平方米、526万平方米、594万平方米、594万平方米、651万平方米、63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率从2月份的15.35%下跌至6月份的-3.23%(表1)。
在6月份,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金额、合同销售面积的环比增长率均为负数,分别为7.06%、3.23%,前者的下滑速度快于后者,两者存在3.83%的差距,一种可能是碧桂园交付物业平均销售价格有所下降。
7月份,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金额、合同销售面积均实现环比增长,增长率为均为3.17%。
上半年,碧桂园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349.30亿元,同比增长约27%;税后净利润为224.2亿元,同比增长2.2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9.96亿元,同比增长6.11%。
营业收入与税后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拉长时间线来看,近三年来,碧桂园归母净利润的增速长期低于营收增速,其中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45%,而营收增速为-4.74%,两者差距为6.71%,而2021年上半年的这一差距扩大至20.89%。
此外,碧桂园的主营利润率也是一路下滑。2018年至2020年,主营利润率分别为20.67%、19.31%、17.13%,今年上半年该数据进一步下跌至14.52%,较2018年高点已经下跌了6.15%。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碧桂园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增幅不相匹配的情况。
近年来,房地产政策发生变化,“房住不炒”的基调被严格落实,表现为热点城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频频加码,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再叠加去年8月份住建部出台的房地产融资监管新规,即“三道红线”政策。
回笼资金成为各大房企的“共识”,为了促进商品房成交,降价与加强营销是最直接的办法。
2018年至2020年,碧桂园交付物业所确认收入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8550元、8407元、7980元,已经连续三年下滑,累计下跌6.67%,今年上半年,该数据有所上调,为7994元。(注:每平方米的均价)
上半年,碧桂园的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为77亿元,同比去年的68.94亿元增加了8.06亿元,增长率为11.69%,或许这也是其归母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差异巨大的原因所在。
在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高层在谈及盈利水平下降时称,从销售端来看,2019年下半年之后,尤其是2020年和2021年,公司项目质量大幅提升,“所以,销售毛利水平在2020年是低点,进入2021年已进入上升通道。”此外,由于从销售端反映到收入端,还需约一年多时间,预计到明年年中和年底,可以看到收入端毛利水平的转折点。
仍处于“黄档”,新业务尚未“成熟”
去年8月,住建部与央行出台房地产融资监管新规,要求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增长,并设置了“三道红线”:一、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二、净负债率不得高于100%;三、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
去年上半年,碧桂园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分别为81.6%、58.09%、1.94,彼时,碧桂园处于“黄色档”;截至今年6月30日,碧桂园的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达标,分别为49.7%、2.1倍,不过,其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仍为77%,仍然处于“黄色档”,意味着碧桂园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
对于公司处于“黄色档”,碧桂园高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有信心在2023年中期之前,实现从黄档到绿档的调整,目前也在严格按照2023年6月这一时间来管控报表。
以两年的时间来“降档”,碧桂园可谓是稳扎稳打。事实上,碧桂园的财务数据也是在稳步改善当中。上半年,碧桂园总借贷下降至约人民币3242.4亿元,净借贷比率49.7%,相比去年底下降了5.9个百分点。
在拿地方面,碧桂园上半年新增219幅地块,对应权益地价884亿元,权益占比85%。其中多元化拿地面积占比51%,成为碧桂园拿地的主要方式。
在碧桂园上半年的营收当中,房地产开发、建筑、及其他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79亿元、41.30亿元、29.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7%、1.76%、1.23%。
其中,其他业务主要包括物业投资、酒店经营及其他,如智能建造、机器人餐饮、新零售及现代农业等,实现同比增长62.2%。
在公告中,碧桂园没有指出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上述哪种业务。
在业绩发布会现场,碧桂园高层称,明年建筑机器人和千玺机器人餐厅都会实现盈利,农业和碧优选也在正常的发展节奏之中,创投业务已给公司带来了盈利。
以此可以推测该“建筑+餐饮机器人”业务尚未实现盈利,所以碧桂园其他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物业投资及酒店经营等,可见,碧桂园新业务距离真正成长起来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