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顺德皇朝家具】春节特供|当我们说起北欧的种种 为什么总是觉得很高级?

我反复学习了几遍“Lagom”的正确发音,但瑞典语短促的语调我实在掌握不好。

因为北欧生活方式正在全球中产阶级中形成流行,“Lagom”这个据说最能代表瑞典人生活态度的词也被迅速地传播开来。它的大致中文意思是“不多不少”、“将将够”,而让瑞典人感到最为自豪的,是其它语言从来无法精准地翻译出“Lagom”。

教我说“Lagom”是朋友赵祎博。赵祎博出生在北京,8岁时跟着父母搬到了瑞典并在那儿长大,结果就是导致他现在说的普通话总有一股新疆味儿。我让他描述下一个标准的Lagom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在电话那头想了下说:“就是追求一种恰好的生活,工作不要干太多,和生活要平衡,8小时后,尽量不要加班。你有权拥有你个人的生活,不能因为工作太忙了而不顾自己的家人。午饭休息常常聊自己的家,准备买什么样的沙发靠垫、怎么装修、如何订柜子、休息度假去哪玩。”

挺乌托邦,当时我想。但当乌托邦成了真,向往之情就不再是缘木求鱼。

人们对北欧生活方式的追求并不是一个同步席卷全球的过程,它随着每个地区中产阶级化的进度不一,而在不同时间节点成为流行。当然,也包括了一些北欧品牌对消费者的教育,它们抵达一处市场,便把持有的美学传递给了当地人。

在中国最早的拓荒者是宜家家居,起初我以为宜家什么都要自己组装,是为了在上门安装服务上收钱。但后来赵祎博跟我说,北欧因为人工费太贵,所有人习惯了凡事撸起袖子自己动手,最让他瞠目结舌的一次,他的一位同事买了一幢别墅,全家动手锯木头搭了个阳台,好好地布置了一番。

再后来,从家居品牌HAY到时装品牌Acne Studios,再到得提前三个月预约并不断被神化的丹麦餐厅Noma,商业力量通过全球化成为了北欧审美和生活方式的最好推手。

有许多符号化的事物可以让你“包装”出一个典型的北欧,意为“舒适惬意”的丹麦词语“Hygge”所指向的家庭幸福感,就能引申出一系列丹麦生活的标配,在记者Penvelope Green最近为《纽约时报》写的一篇文章里,标配大致总结为要有“蜡烛、毛线袜、暖炉、燕麦粥和咖啡”。

至于想成为一个典型的瑞典人,也有路径可循,只不过要求可能会比较高。按照赵祎博的说法,有三个V就是理想人生——别墅(villa)、沃尔沃(volvo)和汪星人。但这三样人生追求勾勒出来的仍然是一个相对朴素的生活,它围绕的还是过日子本身。

关于北欧生活的书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研究样本和切入角度各不相同。《卫报》记者Patrick Kinsley 2012年出版了《如何做一个丹麦人》(How to be Danish),从北欧的教育和福利制度入手研究;美食作家Signe Johansen最近写了一本《如何 Hygge 生活:北欧幸福生活的秘密》(How to Hygge: The Nordic Secrets to a Happy Life),成为美国各大报纸的热推;2014年Matt Kallenberg所写的《Lagom》则像本鸡汤书,教你如何像北欧人那样做选择、追求幸福。

也许你会想为什么中产阶级都那么热衷于研究、模仿北欧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北欧人吃什么、用什么都像公式一样被热情地分解。在东亚国家里,更早进入经济繁荣期的日本最先注意到北欧生活方式。在日本商人本田直之所写的《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一书中,参照了北欧各国的社会现状,反思了日本在经济泡沫中对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崇拜。

仔细想想Hygge和Lagom中所指向的那些符号化物件,之所以能成为流行,其实都和今日无印良品得以在中国吸引大量粉丝的原因是类似的——那种克制的、简单的价值观,在进入了相对富足的时代后反而成为了奢侈品。比方说丹麦的麦片粥主要由黑麦、大麦和小扁豆做成,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过剩的食物供给、不健康的烹调方式等现状下,能够克服口腹之欲而选择健康的饮食便显得更为高级。

而纵观北欧的家具设计以及服装设计,它们的共同点是简洁、点线面之间干净利落,因此也有人把之简单粗暴地称之为“性冷淡风”。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这样的设计在心理上营造了一种“距离感”,和花团锦簇的衣服或者顺德皇朝家私城给人的视觉效果不一样,它发出的信息是“不要离我太近,还是给我一点私人空间吧”。假如你生活在北上广深,每一天你可能都有那么一刻,想远离所有人,好好喘口气。

除了Hygge和Lagom,还有另一个随着北欧生活方式传播而流行起来的词“Fika”。这也是个瑞典语,指代“吃甜点的时间”。它最早来自生产业,开卡车和做运输蓝领们需要吃点点心,休息一下然后再接着干活。不过赵祎博跟我说,Fika已是瑞典各个公司的不成文规定,每个星期五下午两点,员工要么在店里购买现成的点心,要么自己做好带来公司,然后天南海北地聊着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要考虑一种异文化能否被接受,文化发源地的公关形象也颇为重要。如果我们把北欧诸国看作是一个人,那么他的性格大概也是温和的。挪威、芬兰、瑞典和丹麦在近代没有发起过重大战争,国际政策也不那么咄咄逼人,不大参与搞事情。加之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书反复强调了北欧是如何在高税收下维持着高福利、较为平等的社会、很小的基尼系数以及如画的风景,种种都在为北欧加分。

但北欧真的是一个现实版乌托邦吗?

我们现代人根本不需要蜡烛,为什么一个丹麦人Hygge的生活里需要蜡烛?一个说法是,丹麦人相信蜡烛可以对抗抑郁。

事实上,冰岛、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这些北欧国家的抑郁症发病率非常高,例如瑞典目前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症倾向。普遍认为,抑郁症的高发和北欧国家冬天漫长、日照时间过短有直接关系。瑞典人的性格甚至因为日照时间长短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表现。每年的1月到7月这上半年瑞典假期最为集中,但从8月到12月基本上没有假期,只有一个圣诞,所以上半年才是瑞典人最high的时候。

“瑞典人性格都挺分裂的,我们这儿冬天纬度高的地方一天天都黑的,纬度低的下午三四点就太阳下山了,平时见不到太阳。所以一个瑞典人可以秋天变得很严肃,每天喝醉醉的。夏天终于来了后恨不得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整天在外面打球、喝咖啡、游泳。”赵祎博说。

还记得多年前的圣诞节,我去芬兰旅游,当时一位朋友在芬兰留学,我们去他家短暂停留。他的芬兰室友看见我们一行人,冷漠地打了招呼,然后进房关门,播放起了重金属。朋友说,每到冬天,他的室友就会变成这样——沉默、目无表情、房间里堆满了啤酒瓶。这种冬季才会出现的抑郁倾向,有个医学名词叫”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简称SAD。

哪有可以照本宣科的完美人生。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