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溜达公寓】地产广告,一个美好的时代过去了

2003年,深圳万凯17英里的主要宣传语“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问世。

15年后,重庆万科17英里入市,再现江湖。这样探索自我的表达,更像带着象征意向的诗句。

文案主创者为深圳尚美佳机构董事长王德源,上世纪80年代他在南开大学担任过诗社社长。很多人都说,那是中国文学最美好的年代。在记者采访中,王德源坦言“那个年代”给他留下的印记是“用诗歌来看世界”。

可惜的是,“我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是其成名之作,也是封刀之作。
我能与世界保持的距离,不知道多少人不经意间会被打动。也曾听朋友提起,他受这句话感召而走上文案之路。

《为万科制造距离》曾详细记载过这句神来之笔如何诞生:

2003年12月15日。

第六次正式提案时间是当天下午3点钟。

二点钟,王德源在会议室对方案进行最后一次审查后,感觉还是缺点什么?

到底缺的是什么呢?

会议室里非常寂静。

突然,王德源说:

“我们还是从‘复杂事物,简单把握’的原则,再想想!

“王德源一遍遍地念着:

”17英里,17英里……”,“距离,就是距离。

”王德源脱口而出,“这房子不是有钱就可以买的。

17英里的业主不仅在物质享受上和其它项目的业主有距离,而且精神层面上要高出很多,这也是距离啊!

”大家恍如梦中醒了过来。

然后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我们的整体方案中插入一个页面,上面只有一句话“我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

地产文案,曾经存在感很强。

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迎来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营销推广逐渐精细化,很多广告公司成为专门服务于地产的推广机构,而全案代理公司都设置了企划部,大量文案岗位应时而生。

那时,总有忙不完的提报。

一份提报同时要出几套秀稿。

日常工作,文案就有太多的东西要写。

售楼处、样板房及工地整体包装;

DM单页、海报、折页、户型单页、楼书等基本物料;

户外、电视、网络、电台、报纸、手机短信、车身、框架、道闸等出街媒体稿件;

除此之外,宣讲PPT,领导讲话稿、主持人串词、企业内刊、客户通讯……

再细分,就有更多细碎的工作,比如报纸软文,入市就有品牌炒作,然后区域炒作,再到系列产品解读,开盘预告,热销解密,还有时不时的活动通稿,领导采访稿,文案没有歇手的时候。

一本楼书,往往是文案耗时最长的工作。

不管大小项目,案场厚厚一本楼书是必备的。

那是文本营销的时代,也是地产文案最受尊重的时代,读、看是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通路。

王受之教授所著《微风吹过圣芭芭拉》、《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哈罗,中产》、《春风格拉斯》等书籍,都是为地产项目做备书。

一纸风行,项目卖的更好更贵。

知名地产人,现泰禾集团副总裁全忠评点:

卖楼先卖书。

始于《南方都市报》的媒体楼书,把新闻与广告做了结合,取得了巨大广告效应。

由深圳报媒走出来的主语传媒,在其主导的地产媒体专刊把媒体楼书做了升级版,创造了独有“主语模式”,专题、新闻、硬广、软文等杂糅在一起,经常几个联版轰炸,把纸媒推广做到了极致。

最高级的文案是项目的灵魂。曾参与万科17英里的王志纲工作室,出品“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让碧桂园成为你今天见到的碧桂园。

万科17英里入市的2003年,万科发布企业形象篇广告文案:

最温馨的灯光,一定在你回家的路上

再名贵的树,也不及你记忆中的那一棵

这一年,诞生了万科兰桥圣菲别墅系列文案(陈绍团创作):

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

一生领导潮流,难得随波逐流

同样这一年,华侨城波托菲诺纯水岸的未来生活被这样描述:

质朴的浪漫,自在的优雅

这些经典文案,简单凝练,直抵人心,却又涵泳回味,意蕴无尽。

这时候的深圳,是全国地产人的朝拜之地。

深圳房交会最夺目的展位不是大小楼盘,而是知名地产推广机构。

全国各地的地产营销人来参加展会,可能就是为了拎回几袋海报楼书。

此后的10年,是地产广告的黄金时代。

黑弧、风火、博思堂、同路、马一丁、青铜骑士、及时沟通、省广、BOB尽致、红鹤沟通、揽胜、世纪瑞博、典晶创艺、白羊、相互、博加、优点、黑蚁……大神辈出、群星闪耀。

文案的案头,总要堆上几本厚厚的地产广告公司年鉴,写不出来时就会拿出来翻翻。

这些价格不菲的年鉴(很多是非出版物),会有人定时上门兜售。

那时候,每个城市都有广告人书店。

香蜜湖熙园楼书,被地产文案奉为圭臬的经典之作。

作者是有深圳第一文案之誉的蒲石,后创办青铜骑士。

网上流传着这本楼书的由来。

据传蒲石买了两瓶酒,去了香蜜湖公园,在那里独自一人喝倒了,睡在湖边。

第二天回公司,熙园楼书文案一气呵成。

这个城市不是我们的故乡,但有我们的主场。

招商城市主场 by蒲石

桃李春风一杯酒,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已湮没在地产江湖的夜雨之中。

光耀地产是地产推广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

网上历数最优秀的地产文案,光耀先生的湖系列一再被人提及。

项目二期广告公司深圳黑弧奥美,三期喔噻(亲爱的广告),令人称奇的是,风格几乎完美承袭。

荷兰水乡、光耀橙子、光耀城、全球候鸟度假地、溜达公寓、光耀翡俪港、DADA的草地、荷兰小城、陶朱公、I’M MARK……几乎光耀地产每个项目都在为广告年鉴奉献案例。

营销总李丁受访中提及,光耀地产发展中学习对象之一是英国地产公司YOO,这家企业总是做当地最好的房子,卖给一小撮人,卖的是态度、情感和生活方式。

这跟很多的奢侈品一样。

而光耀地产的推广,经常以目标客户的语气,通过对话式的语言沟通,直抵客户内心。

2015年,光耀地产倒下以后,地产广告似乎也告别了光荣与梦想。

网络化时代来临,逐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城头变换大王旗,传统媒体没落,博客、微博兴起,几年后,微信公众号盛行一时,而如今,是短视频、直播的时代。

智能化手机成为日用品,有人号召,一切广告搬到手机上来。

2014年前后,房地产企业开始迈向全面快周转,线下渠道成为售楼处主要来客通路。

地产推广趋于实效,一切营销动作,只看来访和成交数据。

有没有来电?

是悬在广告人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

文案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案场包装和基本物料外,企划日常推广最主要的工作是两样,一是单页,每周都要大量派发,经常要换主题,二为微信飞机稿,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大家都多做,以此承包销售员和广大中介的朋友圈。

与之同时,触动人心、言之有物的地产广告越来越少。

钜献、荣耀、层峰、尊逸、傲世……这些华丽辞藻堆砌在各种地产宣传资料中。

业内知名公众号房地产精选广告,每年都会进行年度最佳广告评选,最后一届定格在了2011年。

前几天,地产自媒联盟盟友地产观察发文《地产广告的无期徒刑》,感叹地产广告走入末路。

与之对应的现实,如今的广告公司,人员进出如云聚云散,一年以上都可以算作老员工。

经常有人吐槽,市场上已难觅资深文案。

想想,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

1)没有钱途。

最近几年,广告公司的月费稳中下降,大房企常常是以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价格低于市场价,广告公司人力成本却在每年增加。

此外,月费拖欠几乎是行业常态。

在广告公司内部,文案待遇属于下游。

2)没有前途。

文案的职业上升通道有限,内部往上是策略总监或创意总监。

但这个岗位通路很窄,且需要熬上一定年限,所以很多文案转了策划。

3)工作量大。

房企快周转,节点紧密,短时间内大量推广工作堆积。

广告公司一组人马可能同时几个项目连轴转,让文案加班到怀疑人生。

4)职业尊严缺失。

如今大的地产甲方,操盘很多都已精细到模版化,不再占据策略主导地位的广告公司趋于弱势,近几年,开发商已升格为甲方爸爸。

设计不是每个人都懂,但认识中国字的都懂文案,所以见仁见智,反复修改是常态。

改到你开心,改到你满意,最后看看成作,文案哪里还有成就感。

回望那个属于地产广告的黄金年代,让人怀念。

盘叔,名曰阿泉。资深地产人,出版有小说集。

手哥说:

前几天,微信上遇到蒲石兄,他从北京寓居苏州,沉潜写作,电影,小说,剧本,签约文化经纪公司,在另一条航道上,继续做内容创作者。

文案不死,只是换了活法。


问一句:有过哪些文案,曾经打动过你?

金茂,做了一次青年社群实验

其实,在很多人心里,地产广告早已经死了

地产文案已死,更可怕的是无人在意

地产广告公司,正在大规模消亡?

如果觉得不错,那就点 在看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