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次文化和世界遗产中,看到张炳坤夫妇用传统架子制作桃树饰品。
因为是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各种桃木饰品,在加之是夫妇俩都会加工桃木饰品,引来了很多群众围观。妻子张好看跟着丈夫张丙坤做桃木饰品已经45年了,难怪有人称他们夫妻是桃木夫妻。图为张丙坤正在用传统车床加工桃木饰品。围观的群众一是看做的过程,二是购买好的桃木饰品。
张丙坤家住在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西埝村,今年65岁。老伴叫张好看,娘家是邻村彦成庄的。张丙坤是手工制作桃木饰品的第五代传承人。儿童时代就跟着爷爷看制作桃木饰品,再大一些爷爷就教他慢慢制作。到20岁时,就能独立完成各种桃木饰品的制作。老伴18岁嫁个他,来了个夫唱妇随。跟着男人学会了制作桃木饰品的工艺。老伴跟着他做桃木饰品,已经45个年头了。图为老伴张好看在做桃木饰品。
传统制作桃木饰品的车床很像过去的织布机的架子。车床转动的动力来自一根木棍穿一根绳子制作而成的弓。把绳子套在车床上,用手拉动弓就行了。制作桃木饰品首先要在选料的基础上,把要旋的桃木先寻找中心点,以便上车床制作时,不至于旋偏,造成报废。图为正在寻找中心点。
桃木饰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当地。因为当地就有十万亩桃树。果农剪掉的桃木枝条就能用。关键是这些桃木枝条不能有疤节,不能有虫蛀,选好的木料要在蒸锅里蒸或者煮,以防止桃木饰品变形。蒸煮好的木料要自然阴干七、八个月才能用。把桃木上到车床后,右手拉动弓,左手拿着旋刀,随着车床的转动,一件件桃木工艺品也就随之诞生。图为正在用传统车床加工桃木挂件。
桃木饰品做成后,要经过打磨和上蜡。打磨分两种,对于大一些的挂件就用车床打磨。对比较小的桃木饰品则用手抓住饰品在细砂纸上慢慢摩擦,打掉毛刺。然后还要对桃木饰品进行上蜡。蜡用的是自然蜂蜡,不用石蜡,主要是保证桃木饰品的环保和安全。
然后对旋好经过打磨、上蜡的桃木饰品钻眼和穿绳子。钻眼是用锋利的珠子(当地人的称呼)往桃木饰品的把子上钻个小眼,然后用红绳子穿起来。一件桃木饰品从选料、蒸煮、阴干、寻找中心点、上车床旋、打磨、上蜡、钻眼、穿绳等八项工序就算是圆满完成。图为张丙坤的妻子张好看正在打磨桃木饰品。
张丙坤夫妻俩做的桃木饰品主要有各种宝剑、佩刀、关公大刀、各种大小的葫芦、棒槌、斧头、打子把、鱼儿、桃子、苹果、观音瓶、金罐、银罐、钱袋等三十余种。夫妻两的儿子、儿媳都是教师,家里还有几亩土地。但是他们热爱祖国的传统手工工艺。一年有多半年在制作桃木饰品。
除了农忙时节种地外,张丙坤和张好看夫妇大部分时间在市场上或者旅游景点以及古庙会上做桃木饰品。除了在本县的景点和古庙会上制作外,太原、晋城、临汾等地的有关部门也邀请他们到平遥古城、王家大院、绵山、大槐树等地的旅游景点助兴制作。他们夫妇俩制作的桃木饰品花样繁多、大小不一,构思精巧、美观大方,深受群众欢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没有人不喜欢他们的桃木饰品的。一个人做饰品的很多,但是夫妇两人都做的,很少。
张丙坤夫妇制作的桃木饰品,大的有五寸长,小的比小拇指还要小得多。大件可挂在客厅镇宅,中件可挂在小车上保行车安全,小件可佩戴在身上保四季平安。由于桃木饰品在当地有斩妖除魔,祈福辟邪的说法,因此受到各个阶层群众的欢迎,尤其是年轻女人和小孩的青睐。由于拍照时他们的遮阳棚是红色的,太阳照射反光,因此照片颜色发红,敬请谅解。谢谢!点击上面“关注”,你我共同关注百姓冷暖和世间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