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中工是什么意思】著作等身有几个意思?

最近看了2020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进行了简单的数据浏览,想法误入歧途。其中个别数据让我想起了不同的含义。(美国电视剧《Northern Exposure》)。

过去的一年,繁荣的出版业不知道制造了多少本书,按照“报告”给出的数据,2020年有196万种书销售数量不及1000册,而头部1%的图书贡献了57.73%的码洋,前5%的图书贡献率占比高达81.17%。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本来嘛,顶端的优秀作品稀罕,再加上还得作为“商品”跻身市场,别说掀起波澜,就算能荡起微末涟漪的“角色”也是不多见的。

毕竟,按照读书达人内部流行的说法:绝大多数书是不值得阅读的。尤其是众多识字人士热衷著书立说的当下,就一般的图书而言,真若能取得几百册的销售量,应该说已经很不错了。现实中,很多受资助的学术书籍几乎就没有人买——关系好的可被赠予,离得远的根本不知书名。再加上以“论文”之名印刷凑数的各种著述,以及各色自费印行的文人雅士之作,更是罕有人理睬……

当然,书该不该出版这事儿无需我等闲杂人士操心,那是出版人(公司)的业务,专心牟利的出版商肯定不会做赔本买卖,尤其是赔钱之余连吆喝都没得赚的那种生意。我想到的是,有那么多种难以吸引人的书籍现世,是不是著书之人写字儿有点随意了?

先表个态,本人是支持识字之人写书的。写得多了,就算没有修成文人雅士,文字箩筐里选些字出来整本合集也是有助于文明进步的,至少对写作者自身的进阶有益,对吧?或者是自己留个念想,或者是赠送亲友,让乡亲们也念想一下之类,这当然是好事。只是,如果不是“论文”那般饱含生活压力的书,窃以为著作家须得更用心地推敲,更仔细地雕琢。

可能我这种没写过书的人想法太天真了,“著作家”们更愿意多多益善,大概都有“著作等身”的意欲。这就有点毁人了。

不说寻常写手,不少专业人士也会因为这个陷阱而露怯。前不久我就看到一篇据说是中学生写的书评,文中轻易就挑出了顶级学府著名教授大作中的好几处毛病,如北宋名臣范镇的生卒日期,中学生就根据韩维为范镇所撰写的神道碑碑文,指出教授所列有误。这就有点尴尬了。这之中多半有“著作等身”的祸害:为了多出书忽略了细致的考证。

反观经典名家轨迹,著作等身的说法也不大科学。康南海身居大变革时代,挣脱羁绊换个视角翻炒旧学,加冕“著作等身”自然无可厚非,只是就大多数大师级的人物来说,“著作等身”更像是胡言乱语。

曹雪芹就一《红楼梦》,不知高度能超过脚踝不;蒲松龄让市井知晓的仅脚背以下的《聊斋志异》;卡夫卡除短小的《变形记》外,能拿出来叫板的不过《城堡》和《审判》,估计脚踝都过不了;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之外,能传世的作品几何啊?说余华能叫响的作品也就《活着》,估计余华老师也会同意,《白鹿原》之于陈忠实也是如此……著作等身的大家或有,像列夫·托尔斯泰、查尔斯·狄更斯,还有那个被万众人改编得完全找不到本真模样的莎士比亚等,但以个人陋见,即便是这些人的文字,也未必每篇都是杰作。

撇开“杜撰”的虚构故事范畴,转向专业学术领域,能讲清楚一个观点,能证伪一派学说就是顶级好手了,著作等身地出那么多书,反而会有点得不偿失。比如因编著《古代汉语》而声名卓著的王力先生,虽然有人称之为“我国百年来最大的语文学者”,然而其等身的著述,也获得了“没有语言学精品”的同行后学评价。

一个人作品多了,必然会损及作品之精,这也是从常识可以推断出来的。著作等身的说法无疑有点虚幻。

诚然,天才是有的,但为“著作等身”刻苦努力的梦还是别做比较好,既然钟情写,那就认真写好一篇文章先,学问大一点的,不吝时间精深学术,来一两部能立身的专著,是不是更好呢?(欧阳)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中工是什么意思”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