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打开我国的区划版图,在省市治辖地域之间,高山峡谷平原之中,存在着许多边地小城小镇小村。历史上,都是兵家战略要冲,经济贸易重地,文化交流平台,民族融合地带。
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是融合、交流、竞争、发展史,而这些边地小城小镇小村,保存着文化融合清晰的时间记忆,保存着经济发展珍贵的化石印迹,保存着生活变化真实的年轮刻度。尤其是改革开放,如同大海扬波,波撼边地;边地涟漪,汇成大潮。可以说,在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边地小城小镇小村的发展,既是攻坚前沿,也是节奏关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中心和央广网组织年轻记者,忠实践行“四力”,深入高山深谷,踏访边地小城小镇小村,挖掘普通村民故事,感受时代变化脉搏,推出专题报道《筑梦新时代·小城之夏》,迎接新中国壮丽七十年。
央广网龙山7月9日消息(记者姜文婧)“从学校出来后,我无可奈何地成了离乡一族。故乡,开始作为精神源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2011年,文坛初出茅庐的文学女青年王爱在散文《不死乡的人》中写这么写道。2019年初夏的一个午后,已经重回故乡的王爱向记者回忆说,当她大学毕业真正开始在城市里生活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得了“乡愁病”。
王爱在自家门前的小路上(摄影张兆福)
1983年王爱出生在湖南湘西龙山县桂塘镇古道溪村王家寨,这里溪流纵横,群山环抱,土家族的吊脚木屋散布在凤尾竹林里。不远处就是省际边界线,弯弯绕绕的山路,走着走着就到了湖北、重庆。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故事”——湘西瑰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遍地都是稀奇古怪的神话、口口相传的传说,还有动听的歌谣。
“在这里你自然而然就会写东西。”王爱说:“我出生的寨子,给了我此生最大的恩惠。”
王爱生活的村寨(摄影张兆福)
当作家是王爱从小的梦想。在王爱的记忆里,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寨子里几乎人人都喜欢看书,就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犁田种地的人,守牛赶羊的人,养鸡喂鸭的人。还有屋顶上的瓦匠,堂屋里的木匠,竹林旁的篾匠,棉花堆里的弹匠。在没有农活儿的闲暇时,大家就看小说、连环画,为了借一本大受欢迎的武侠小说,人们可以顶着烈日翻过一个山头到隔壁寨子去借书。
王爱整个童年最怅然若失的事情,就是有一次把读到一半《倚天屠龙记》藏在垛草下面,后来再也找不到了。王爱说:“我就想象,那本书顺着地上就走到竹林里去了。后来我把一本从亲戚家借来的《小溪流》埋到竹林里,希望能长出一本书来。”
18岁那年填报高考志愿,王爱决定哪里远就填报哪里,报的学校都是云南、新疆、东北之类的地方。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她写下了她的处女作:《背叛山村》。
在哈尔滨读完大学后,王爱先后在太原、长沙、温州工作和生活,她在贸易公司当过电脑调单员,在动漫公司做过编剧,还在工厂打过工…… 在这段时间里,王爱在文学创作里一次次回眸凝视家乡,写下了《一九九三年的兔子》、《杀人往事》、《像超光一样疯》等一系列小说和散文,灵感都是来源于对老家的记忆或者想象。
古寨里的老人走在田野上。(摄影张兆福)
2012年,王爱选择回到老家龙山县城工作,这个选择在一般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有人问王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你为什么要回来?”当小地方的年轻人纷纷“逃离”乡村和小镇,王爱显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她把这形容为“逆流而上”:“很多人都觉得从小地方往大地方走就是成功,我不这么觉得,我的路线是反过来的,我是一步一步回到小地方。”在不同地方的城市里辗转时,王爱形容自己的脚步和方向就像在自动校准,始终对准故乡。“最好是从县城再回到桂塘镇。”她又补充了一句:“我的终极理想就是生活在老家。”
王爱对乡土的渴望着实让人吃惊。她告诉记者,在城市里生活的时候,一到周末休息,她就会和几个朋友骑着电动车往周边的农村跑,即便那是“别人的农村”。王爱说: “我们习惯顺着有山的地方走,只可惜那些地方的山都开发过度,剩下的也被征用成了坟山。对山的饥渴让我们慌不择路,于是坟山也去爬。”
在王爱的老家,每一座山都有名字,山挨着水,水映着树。在从龙山县城回桂塘镇古道溪村的路上,王爱归心似箭,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也变得健谈了。路过乌龙山大峡谷一带大大小小的天然溶洞,王爱说,洞是山的眼,在注视着我们。刚下过雨的路边泥地里,一条蚯蚓爬过。王爱说,按老人的说法,这是山里的龙在过路,要赶端午下河里………离山里的古寨越近,想象与现实的边界仿佛模糊了起来。
王爱和母亲、弟弟在自家院子里晒鱼腥草,鱼腥草都是自己去摘的。(摄影王利)
王爱的父母是为数不多还坚守在古道溪村王家寨的人家,王爱的母亲说:“寨子里的木房子长期没人住就容易坏,很多人都到街上去盖砖房住了。”屋后的空地上原本有好几户邻居家的老房子,如今只有一片竹林和一口老水井。
似乎是为了打破这一分寂寞,王爱的父母尽量把屋前屋后安排得满满当当:竹林里养了一群大鸡小鸡,门口的池塘里,养着鱼、黄鳝、鸭子,院子的晒坪里铺满了正在晾晒的鱼腥草。坐在这院子里,王爱觉得是她最享受的时刻:“从来不会觉得无聊。看着对面的山,我就能看上好几天。”王爱说,寨子里的老人,有的一辈子都没出去过,“生命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我想把他们的故事都写出来。”
王爱家门口的池塘被安排得热热闹闹,里面有鱼、虾、鸭子。(摄影张兆福)
如今王爱在县城里做着一份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日周六就闭门不出搞文学创作。
实际上,王爱的老家出过多位作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龙山县涌现了蔡侧海、黄光耀、梁厚能、彭承忠等一批作家;之后,有包括在王爱在内的一批更年轻的文学创作者。“龙山作家群”成为了文学现象,家乡以一种丰饶而生动的整体形象不断出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
在王爱的老家桂塘,有“不死乡”的说法,指那些无法舍弃故土、一辈子依恋家园的人。王爱承认,自己算其中一个,她说:“山寨里有很多不死乡的年轻人,每年都因生活逼迫而出门打工,但到一定时期内就必须回来一次,否则,精神上就会出现某些潜藏的危机。山寨里的老人对此斥骂为没有出息,但他们枯老的眼眸里常会闪烁着泪花、骄傲和希望之光,他们承认这才是自己养育出来的孩子,不忘祖,不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