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北京最最著名的明代古建非故宫莫属。
大概介绍一下故宫,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下面是非常直观的卫星图可供参考。
北京故宫以三个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相传故宫里面有9999间房,真实的数据是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估计经过清代有拆的,很可能在明代修建的时候就是按照9999修建。
而票价也是全国5A中最便宜的,淡季40元 旺季60元可谓是含金量十足,此生不去故宫憾也。
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是,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北京皇城的建制部分是参照了潭柘寺。这个传说很可能,因为北京当年在建造的时候,传奇黑衣宰相姚广孝是负责人之一,他出山前就在潭柘寺,而建造北京城的时候,据说姚广孝在一个叫定都峰的地方规划了北京皇城的中轴线,这个定都峰老猪实地探访过,发一些部分照片给大家欣赏。
第二个知名的古建要数万里长城了,明代是大修长城的时代,
老猪列举一个慕田峪长城给大家过目,这里也是我亲自探访过的。照片为老猪拍摄。
北京市区出发大概需要开车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门口。慕田峪位于北京市东北的怀柔县,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关口之一。被称为“危岭雄关”。
慕田峪长城始于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1569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由浙闽调至这里重整边墙。处处遗留的名将历史遗迹。
长城自东南向西北在崇山峻岭之巅蜿蜒,其总长2250米,墙高7-8米,宽4.5米,有敌楼22座,西接居庸关,东接古北口,是拱卫京师的军事要塞,它同八达岭一样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所在。同时慕田峪长城又是内外长城的分界:从辽东出发的外长城,到慕田峪西边一点开始分支,一条是顺着赤城县的独石口一直到嘉峪关,形成了外长城;内长城就是从慕田峪西,经过八达岭,然后到河北易县的紫荆关,再到山西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与外长城汇合。
1569年(明隆庆三年),明穆宗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蓟州一带,负责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的军事防务,戚继光为此大规模整修了慕田峪一带的长城。整修后的慕田峪长城,墙体高8米,底宽6米,上宽4米,内外两侧均以13层青色花岗岩条石起基包砌,墙上内外两侧均筑有长约5尺、厚一尺、高2尺的垛口,垛口之下设箭孔,险要处有炮台,并在主墙体相交的方向修出长十几米至几十米的支城,支城上建敌楼。敌楼不论规模大小,均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有品字形或回字形的通道,通道四周均有箭窗,楼顶上环以垛口,有的敌楼上还修有箭楼。当年戚继光将军统辖的蓟镇长城,大约跨越了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省市的许多地区,戚继光将军当年发明的敌楼完全是出于军事目的,也许他没有想到,高耸于万山丛中的敌楼,使长城建筑更加雄伟壮观。
第三个非常知名的古建便是北京迁都的始作俑者,明太祖朱棣长陵了。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距北京故宫五十公里。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它也是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历经六百年沧桑,仍完好无损,金碧辉煌。它早已被公布为全国第一秕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常值得大家一去。
这个我在今后会发大量实地探访图给大家,喜欢请关注老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