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桶装水做成大生意的陈建均在送水。受访者供图
一桶普通的桶装水,桶有多高,底有多宽,重几公斤?
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建均,能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高49厘米,直径27厘米,重量接近20公斤。”
陈建均并不研究桶装水,他的专业是建筑与路桥。对桶装水如此熟悉,是因为从2013年至今,他已经送了上千桶桶装水,是学校“蓝星送水公司”的“董事长”。
一个“90后”大学生,怎么会想到开个公司送桶装水呢?
“懒”人发掘的商机
“学校里原本没有桶装水,要喝只能买瓶装水或到开水房打水。”陈建均说,遇上刮风下雨,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有时只能渴着。
有点“懒”的陈建均决定买几桶桶装水回来,放在宿舍里慢慢喝。谁知其他同学看到后,纷纷要求下次帮忙买几桶。当时还在读大一的陈建均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商机。
陈建均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全校12000多名学生,60%的同学都愿意喝桶装水。他当机立断,一边与纯净水公司洽谈进货,一边向公寓管理科科长兼创业指导老师李维辉提出请求,希望能得到一个储存纯净水的仓库。
结果,师生俩一拍即合,决定把销售桶装水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来做。2013年9月,陈建均成立“蓝星送水公司”,带着第一批招募到的20多个同学开始了创业路。
为学校播下“创业之星”火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桶装水迅速在宿舍区乃至全校“走红”。生意最好时,一天能送近300桶水,按每桶水利润2元计算,每月收入可以轻松破万。
目前,“蓝星送水公司”已有学生员工150多名。但从一个送水工成长为一名“董事长”,陈建均并不容易。
原来,送一桶水并不光是力气活——送水员们既要扛水,还要收水费和水桶押金。由于大家没有工作经验,经常水送走了,却忘记收钱或路上就掉了,两手空空地回来。营业的第一个月,陈建均一看账本,亏了3000多元。
这时,李维辉给他支了一招:将员工分到销售、配送、财务、人事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专人负责,员工各司其职,且有单据可查,账目便不再混乱。
这一招立竿见影。很快,“蓝星送水公司”完成了扭亏为盈的转变。现在,陈建均已经成了学校的“名人”,他还每年捐出6000元作为奖金,创办了每年一次的“创业之星”大赛,以鼓励更多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