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买的建材产品,是否也参加过商家各种大型的促销活动呢? 其中有几种促销叫“砍价会”"工厂团购会“,这些都是高成本的促销活动。 今天我就给大家揭露以下它的真相。参加过的您,真的能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便宜吗?
砍价会一般会组织10家至40家左右的建材商,平均每家出2到3万元,有时会根据活动力度,参加活动的费用也会上下浮动。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公正,会花钱让当地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等做承办人,然后开始在电视、报纸、网络、小区投放广告,同时派业务员和临时请的大学生到小区扫楼,向业主发放请柬或邀请函,为了让活动现场的气氛更热烈,一般会花重金请一名砍价师,或一些三四线的名星客串。在砍价会或团购会的头一天,安排“砍价师”入住的宾馆,依次和“砍价师”沟通第二天如何进行表演,还会进行适当排练。到了第二天砍价会现场,一般是先请电视台、报社、名星或者建材商会的负责人上台说几句,然后进入砍价时间,有时候“厂家老总”也会上台,让消费者以为是厂家在让利。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每个商家都会请10左右托,当场率先签单,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有时候,我们还会说什么优惠,仅限签单客户前多少名,好让消费者抢着签单。为了让消费者确实感觉到便宜,在活动开始的前一个月,会把价格适当提高,或者把折扣提高,然后建议消费者说马上有砍价会、直供会,到时候厂家让利,会很便宜,建议消费者去参加等等,砍价会现场,砍价师配合把价格砍到商量好的价位,这时,台下消费者就会以为确实是很便宜了。也会搞几款特价,其实也就是个噱头,平常在店里也一样可以买到。如果想要购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选好信息渠道最为关键。
人生病了就应该去正规医院看病,装房子买建材就该去正规的建材卖场,如果人生病了不去医院看病而在候车厅输液,买建材不去卖场而去酒店,去车库,去厂房。那在候车厅输液出了问题怎么找医院负责?在酒店买的建材售后又怎么保障?自“最炫民族风”后,大江南北又刮起一阵“砍价””团购"风,这股风潮可谓在家居建材行业纵横捭阖,无人可挡,几乎每个月都有“砍价会”,规模从百人、千人直到万人;“砍价”的场所也从店里,到酒店,再到大型的广场。现在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已经搬到了一些车车库及厂房里。曾经风靡一时的“团购会”演变成“砍价会”。现在又由”砍价会“ 演变成”团购会“,都是换汤不换药。在家居建材市场 又“火”了起来!
台上卖力砍价的砍价师
号称“最专业”的砍价师在台上卖力吆喝,现场气氛是相当的热烈,砍价师真的把价格给消费者砍下来了,还是厂商与砍价师联合起来做的一场秀?其实“砍价会”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自伤。
在“砍价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品牌负责人在台上被砍价师“砍”得狼狈不堪,价格也被“砍”得面目全非。当然,很多商家会说:求财不求气,只要有订单,面子不重要。那么,这些参与“砍价”的商家真的能赚得盆满钵满吗?很多曾经参与过“砍价”的商家大多摇头,他们表示,很多时候,参与“砍价”都是赔本赚吆喝。不少业主现场下单很热烈,但退起单来也毫不手软,因为他们常常是见单就下,同品类也“通吃”,回到家后再比较、筛选,退单多也是必然。
另外,伤害最大的还是价格体系。某知名地板品牌,平时门店销售最低打9.5折,但在“砍价会”上被砍到了8折,试想一下,以后还能回到9.5折去吗?
捡了便宜,却买了“低质”产品。一位曾经热衷于参加“砍价会”的业主,在住进新房之后就后悔了。她说,原来在“砍价会”上确实省了钱,当时很高兴,但后来发现,大部分的产品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锈钢水槽开始生锈了,地板是老款,马桶的水件是国产的……
现在又到了建材行业金九迎十的销售旺季。各种团购活动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砍价会”和“团购会”以外。最近一些厂家花大价钱,搞所谓的“抢工厂"豪华大巴车接车送,全程包吃包喝,这些费用其实都是由消费者买单。和之前的“砍价会”和“团购会”性质其实都是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活动场景,变成了单品牌团购会,而活动内容八九不离十。客户去了工厂,有吃有喝,不签单都不好意思,在主持人的洗脑下,而且现场必须刷全款。后期想退款都很难。
希望大家擦亮自已的双眼,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产品的性能与口碑,充分了解要采购商品的行情,对该类商品的品牌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而具体下订单前,一定要多问多比——商家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利?团购活动的组织者又是谁,是否权威可信?优惠信息又是通过何种渠道传播,是否存在猫腻?总而言之,商家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希望促进销售,而消费者之所以参加这些活动,也是希望能得到更多实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才不会上当受骗。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建材促销中的真相,请用你的双手转发出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