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落实“文明城市建设百件实事”,切实抓好“爱泉城讲文明树新风”全市市民文明素质再提升行动,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关于开展“美在我家”主题活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市文明办、市妇联、济南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寻找家庭‘幸福密码’——2018年泉城‘最美家风家训’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面向全市广大家庭,征集各类优秀家风家训。下面,就请跟爱济南记者一起领略下报名家庭的风采吧。
【何继英家庭】
家风家训
勤劳务实,善解宽厚,乐善好施,无私奉献
何继英三十年如一日靠卖豆腐脑生活,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母亲,却养育了一位让章丘人感到骄傲的儿子。她的儿子韩绍金是我国航天部队英雄群体的一分子,他光荣参加了2017年4月我国“天舟一号”的发射,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国家的骄傲,韩绍金是章丘的骄傲,绍金的母亲更骄傲。
何继英儿子韩绍金从小就严格要求,在她的谆谆教导下,韩绍金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品德也非常突出。他多次为灾区和西部人民捐衣捐物,无偿献血8次,还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行列。2010年,他为一名6岁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赠,捐赠手术当天,全国妇联、上海市团市委、上海交通大学相关领导赴医院看望韩绍金。他的优秀事迹被中国教育新闻网、网易教育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名单。
为全力支持邵金在部队上安心工作,奉献军营,何继英和丈夫默默扛起生活的重担,无论出豆腐还是卖豆腐脑多苦多累,从不在书来信往的字里行间流露半句。“孩子自从选择当兵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无论家里再苦再累,绝不拖孩子半步后腿。”何继英说道。正是这份无私而伟大的母爱时刻激励着儿子在部队成长进步。
何继英面对的不只是孩子。他同时面对的还有80岁的公公、83岁的婆婆。丈夫是个实在人,年轻时在化肥厂干了22年入库搬运工,下的都是死力。后来找了份水电暖维修的活计,到现在也干了12年了。婆婆62岁时得了脑血栓,68岁时摔伤了腰,一直需要人照顾。79岁时又不慎摔断了腿,至今一卧4年不能起床。既要照顾老人,又不能误了卖豆腐脑,何继英的忙碌可想而知。可不管多忙多累,何继英从来没有抱怨过,她咬紧牙关默默扛起了这一切,她很知足,也很感恩。
何继英不仅严教孩子、孝敬父母,在邻里事物中也是个热心人。生活中,她乐善好施、古道热肠,邻里有难,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不管谁家娶妻嫁女等红白公事她都是不请自到、忙里忙外。“都是街里街坊的,谁还用不着谁呢”?而对于村上的公益事业,何继英总是举全家之力、尽心支持,村上硬化路面干到她家所在街道时,她主动为施工队看护水泥物料,为施工师傅沏茶倒水。对村委制定的村规民约,不仅自己带头执行,还在村民之中积极宣传,为建立和谐村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建国家庭】
家风家训
勤劳立家、吃苦兴业
章丘区枣园街道贾庄村有名之士王建国拥有良好的家风家训,被人们传为佳话。
王建国的老父亲是解放初期的老干部,他始终以严谨的家训“勤奋”教育孩子,使三个儿子都出息得出类拔萃,非常优秀。老父亲经常讲给王建国三兄弟一些家训,如“几番磨炼方成器,毕生耕耘自有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这些家训格言,一直激励着兄弟三人的成长。
作为长子的王建国严遵家训,吃苦耐劳,白手起家,从一个二、三人的小作坊起家,勤奋执着,艰苦创业,精钻细研,攻坚克难,以勤奋不息、胜不骄败不馁的毅力,逐步发展到一个专业生产、制造和销售试验机的企业,于2002年成立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电子拉力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静载锚团试验机、工程橡胶压剪试验机、压力机、弹簧试验机等产品,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计量体系认证,荣获了“济南市第九届消费者满意单位”的称号,鑫光商标也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08年,公司入驻鑫光工业园,建立了机加工一车间、二车间,装配一车间、二车间,烤漆房等相关配套设施,使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年创产值利润过千万元,为国家创税收上百万元。
王建国遵循父训,自律自立自强,继承父亲遗训,以勤奋的家训教育儿子,让其知道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勤奋是一种态度,学习时,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绩。王建国之子王玉鹏不负众望,遵守家训,凭借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持之以恒的学习作风,向着自己的定位目标勤奋努力,从不畏惧学习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永不退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玉鹏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被山东科技大学聘为辅导教师,专业精湛,业务优秀。
家训是成功的种子,要用汗水来浇灌,靠自己的付出来实现人生目标。
【刘仲贤家庭】
家风家训
尊老爱幼,诚实有爱,乐于助人,勇于担当。
刘仲贤,今年74岁,是章丘区龙山街道便家村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与丈夫一生含辛茹苦,先后把五个儿子培养成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并将其中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孙子相继送进部队,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生活还十分困难,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五个儿子。刘仲贤一家以种地为生,过着勉强维持温饱的日子。然而,即使在家庭生活捉襟见肘的状况下,他们仍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1982年开始,先后送四个儿子参军入伍。
在孩子们服役期间,刘仲贤经常通过书信和电话,教育引导孩子当兵就要当出个样来,在部队要听首长的话,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安心服役,努力工作,为家乡,为自家争光。要像雷锋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做个好军人,报效祖国。十几口人的大家庭,二十多亩责任田,还要照顾高龄的婆婆以及年幼的孙子,她都默默承担,从来都是只报喜不报忧。
刘仲贤不仅爱国拥军,还是好儿媳、好婆婆,作为长媳,她带头精心照料,婆婆一直活到95岁,她的五个儿媳妇也继承了她的优良传统,对奶奶、对她和丈夫都很孝顺。2007年,她家被章丘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十佳文明家庭”,2010年,丈夫被推选为章丘区“十佳道德模范”。后来,刘仲贤先后获得济南市、山东省的“十佳兵妈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她的家庭也被评为济南市和山东省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刘仲贤这位伟大的母亲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始终如一地以实际行动全身心支持儿孙服役、工作,以优秀的品德,崇高的母爱,塑造了新时期军人母亲的良好形象,用平凡的事迹和一腔热血,书写着对亲情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祖国、对军营的无疆大爱!
【陈兆城家庭】
家风家训
学以立身、孝行兴家;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低调做人
陈兆城的爷爷陈风清,清末秀才。为人耿直,清末民初在村里办起了第一所私塾学堂。教书二十多年,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村里的同龄人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是村里文化教育的奠基人,从此也为家庭立下了“学以立身、孝行兴家”的家训。
在爷爷的教诲下,陈兆城的父亲读完了高小,大爷陈瑛考取了山东济南正义中学。三七年事变,学校停办,大爷陈瑛休学回家,与李曼村、宋乐生等人组织建立了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抗日救国军,得到了爷爷的大力支持,从此他们便成了秘密联络点。后来队伍编入八路军三支队,离开了本地。陈兆城的父亲继续在本村坚持斗争,在一次带领群众转移时,被鬼子击中头部,后经八路军医院治疗,伤愈后仍在本村坚持斗争。陈兆城的母亲以串亲为掩护,多次为八路军送情报,家里多次遭日、伪、反动派的烧、抢、砸。爷爷几次被抓,严刑拷打。
解放后,七十年代,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大爷陈瑛与章丘县政府联系,部队支援电线等物资为村通上电。修了第一条土公路,后又建成了柏油路。先后为村里购买了五十五马力拖拉机一台,二十四马力拖拉机两台,大小电机二十余台,促进了村集体的发展。
陈兆城的母亲李秀贞,性格直爽大度,热心助人,十几年来,她帮助的邻居不下十几家。不管谁家有难处,她都会出手相助,在村里是有名的乐善好施,帮助别人从不图名图利。现在虽是一百周岁高龄,仍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身体硬朗。
讲礼节是他们家的一贯传统,历来对村里的长辈尊敬有加,对晚辈不论男女,从不叫其小名,都叫学名。被村里赞誉为“知书达理”的书香人家。
陈兆城家庭几十年来始终坚守“学以立身、孝行兴家”的家训,一代人传承“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低调做人”的家风,发扬光大了新时代精神文明。
【张兴水家庭】
家风家训
互敬互爱,自立自强,乐于助人。
张兴水一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上有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下有16岁的孙子。在寨子村,人们一提起张兴水的这个大家庭,都会赞不绝口,而他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助人为乐的美德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尊敬老人,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兴水一家正是一个集传统美德与平等、互助、进取等现代家庭美德于一体的文明家庭。他自己虽已年过六旬,但他一直和老母亲在一起生活,照顾老人,每天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早上起床先到母亲屋里看看,然后给老人做两个鸡蛋,每天一回到家先看看老人,陪老人说会话,再去干别的。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人说:“我们家的人从没红过脸,每天都乐呵呵的。”老人心情好,身体就好,在张兴水夫妻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健健康康,身体十分硬朗,现已87岁高龄了。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儿媳、孙子都很孝顺老人,正是他的言传身教,一家六口人和和睦睦、团结和谐,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呵护有加,家庭关系十分和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和睦大家庭。
但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的一天,孙子张俊京在一次玩耍中不慎摔倒,造成脑部受伤,伤势十分严重。经医院诊断,脑部受伤治疗难度大、花费高,就是治好也会落下残疾。这次事故无疑给这个家庭造成了沉重打击,但是全家人在张兴水老人的坚持下,抱着不放弃的态度,全力抢救孙子,并先后带孩子到济南、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诊治疗,虽然花光了家里的多有积蓄,还欠下30多万元的债务。但是这并没有让老人放弃孩子,经过两年的治疗,孩子的病最终痊愈了,又能回到学校读书了。这就是亲情的力量,是家庭和谐团结创造的奇迹。
张兴水老人一辈子老实本分,踏实工作。他作为村民代表,热心村民事业。多年来,张兴水在和村民相处中,更是相互帮忙,相互关心、助人为乐,谁家有事,他都热心关照,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去帮忙,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排忧解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张兴水家庭的和睦团结,和村民们互助友爱,使得他们一家赢得了大家一致赞扬。
【韩宪芝家庭】
家风家训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在官庄街道吴家村,有这样一户家庭,这个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感天动地的诗篇,但以融洽的氛围、和睦的关系默默地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世界上最美的真情,乡亲邻里提起来,无人不竖大拇指,这就是韩宪芝家庭。
勤劳朴实,忠厚传家。韩宪芝家庭共十口人,老少四代,其中三名党员。韩宪芝有着50年党龄,曾是50年代的公社妇女干部,老人为人纯朴,待人诚实热情,她谦虚、勤劳、以身作则的良好品德,赢得了媳妇、子女的尊重,也赢得了周围群众的称赞。在韩宪芝的带领下,一家人本着“忠厚传家、礼貌待人、刻苦读书、诚信敬业”的家庭宗旨,以勤劳朴实、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村里树立了和谐家庭的样本标杆,于2013年被评为济南市五好文明家庭。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韩宪芝和丈夫李咸忠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两儿两女结婚后,每个小家庭也十分幸福美满,经常聚在父母家中共享天伦,老两口偶尔有病儿女们都抢着掏钱,轮流伺候,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长辈对晚辈爱护有加,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大家庭。两个儿媳入门几十年来,婆媳关系十分亲近,从来没有闹过一次矛盾,在两个儿媳眼中,婆婆对待她们就和自己的亲妈一样,而她们也像亲闺女一样去孝敬公婆。2012年兄弟姐妹四人凑钱为父母买下了朝阳社区120平米的楼房,水电暖齐全,过年过节全家16口人在一起也显得很宽敞。老两口十分高兴,逢人就说子女们孝顺,而子女们则说是父母的带动和感召成就了幸福的一大家子。2012年韩宪芝被评为章丘市十佳“好婆婆”。
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同时韩宪芝还经常协助村委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有矛盾和不孝敬老人的家庭主动登门调解。在她的人格影响带动下,周围的街坊邻里都和睦相处,恭谦礼让,形成了文明和谐的良好村风。
【刘清蒲家庭】
家风家训
身正为范,祖国如家,乐于奉献,德诚创业。
刘清蒲家庭是个兴旺的大家庭,2014年5月被评为章丘区十佳“最美家庭”!做人孝为先、做事要敬业……,时时刻刻提醒着家庭成员每一个人。
良好的家风家训教会了他们坚强、教会了他们尊老爱幼、教会了他们爱国爱家诚信做人……他们家吃过苦,如今过上了好日子,但优良的家风在他们家要继续传承下去。
【王汝贵家庭】
家风家训
人和方可亲,家和万事兴;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一走进王汝贵的小院,门口贴着的大“福”字,彰显着家庭的幸福、和谐、美满。
庭院干净又整洁。一提起王汝贵,大家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勤劳、善良爱干净。一有空,就会把家里家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用他自己的话说:弄得干净自己看着心里舒坦,孩子们回到家里心里也敞亮,咱这么大年纪了,别的干不了,这点小事还是干着挺顺手的。庭院的一角,摆满了花花草草,被他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给小院添加了不少生机。客厅里的物品摆放的整齐有序,厨房里的用具同样是秩序井然,处处显示着他的勤劳。
家庭和谐人人夸。王汝贵有2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加上老两口共11人,是个大家庭。每到周末,所有的孩子都会来到老家,一起和老两口吃个团圆饭,提到这,他就幸福的不得了:“平时孩子们都忙,没时间回来,家里很是冷清,好在孩子们都孝顺,也都相处的非常好,平时,他们都工作、生活在县城,周末,才能一起回来,这在我们家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时间长了,我也成习惯了,一到星期五就和小孩儿似的,盼着孩子们回来,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房间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全家福里,每张幸福的笑脸,足以证明这是多么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诚信家风代代传。王汝贵老人年轻时是木匠,干起木匠活,总是一丝不苟,而且,他手艺非常好,加之干活实在,三里乡五里村的乡亲都愿意找他,他的诚信也自然耳濡目染的植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现在,他的儿子王洪光自己开了两家眼镜店,做得风生水起,这与他诚信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幸福在哪里?看看他家的全家福;幸福在哪里?看看老两口幸福的笑脸。
【宫芳武家庭】
家风家训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顽强拼搏,实现自我
宫克威今年24岁,是官庄街道台头村普通农民宫芳武的儿子,2014年毕业于章丘中学,凭着体育十项全能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免费录取,在大学三年边学习文化知识边进行体育训练,2018年8月25日代表国家队参加邪加达亚运会,获十项全能第四名,为国争了光。
宫克威的父亲宫芳武、母亲王素娥是普通的农民,父亲宫芳武靠打工为生,母亲王素娥在家料理家务,夫妻二人育一双儿女,对子女严格要求,良好的家风使宫克威进入清华大学后,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勤俭节约,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和学习,短短三年时间代表国家队出国征战,父亲宫芳武要求家人平日里不允许给儿子宫克威打电话、发微信,并叮嘱儿子不要挂念家里,照顾好自己,全身心投入训练,不要辜负教练的期望,要对得起国家对你的培养,2017年春节宫克威年三十下午五点到家,年初一吃完团圆饭返校进行集训,父母思念儿子,疼爱儿子,从未当着儿子的面表现出来。亚运会比赛结束后,宫克威没能拿到奖牌,深表遗憾,父亲鼓励儿子,你第一次走出国门参赛,总分7671分,已刷新了在国内的最好成绩,很不错了,回国后找出不足,补齐短板,加紧锻炼,争取下届杭州亚运会得金牌,为国争光,有这样的父爱母爱宫克威将来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陈秀香家庭】
家风家训
百善孝为先,传承爱的美德;以身作则,教育下一代;勤俭持家,决不铺张浪费
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生活中处处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好的家风家规会使一个家庭和睦与幸福的。
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陈秀香婆婆生病躺下6年多,她和我丈夫一直精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不怕脏累,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与她最大的关怀,特别是前年她婆婆重病期间,正值炎热的夏天,她和她丈夫每天晚上坚持给婆婆擦洗,每天给她换洗衣服,饭吃不下我就用搅碎机打成糊糊,变着花样给她增加营养,从没有让她身上生褥疮。婆婆走后,剩下她公公一个人,他毕竟也是85岁的老人,经不住这种打击,我们就开导他,陪他聊天,鼓励他走出阴影快乐生活,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好就带他老人家出来看看章丘各个地方的景色。
陈秀香儿子是一名外科医生,经常告诫儿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背良心的钱财坚决不能沾,只有靠劳动获得才能安心享用,在业务上儿子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在单位组织的各项业务比赛中都获得优异成绩。陈秀香还经常教育儿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家庭的熏陶下,儿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015年研究生毕业以笔试面试总成绩第一考入山东省立三院肝胆外科工作,尽管儿子收入也很不错,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
如今陈秀香也当上了婆婆,更加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经常教育儿子、儿媳一定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好好孝顺爷爷、父母及其他长者,把我们家优良传统发扬下去,同时也向亲朋好友传递孝老敬亲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