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平评 三剑客
题图/大唐
如果你是个急性子,就先自动跳转到倒数几段,或者直接点“在看”,剑客也不反对
上个月,针对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有人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减轻企业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取消住房公积金与否,不是我们普通人说了就能算的。
但房价高企,很多人因为公积金而受益却是无疑的。
以前,军人的住房公积金是不可以贷款买房的。
只能静悄悄地躺在账户里,眼睁睁的贬值。
后来,公积金终于可以贷款买房了。
大家都喜大普奔了。
结果,一些战友却又遇到了各种烦恼。
比如说,审批过程比较慢,额度受限,个别地方的楼盘不受理,等等。
这几乎是一个新政策出台后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军人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各种梗阻基本打通了。
/html>
一些问题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在部队时办理公积金贷款的各种难,因此,在这里也不多说。
我就讲一讲,我自己所经历的吧。
在部队期间,我在老家所在的四线城市按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
那时,还没有放开军人的公积金贷款,所以只能用商业贷款。
每月还款1200元,在当时每月不足3000元工资的情况下,能够承受,但也有一些压力。
退役后,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又要把农村的父母接到身边,人一多,房子住不下了,第一件大事便是想置个换房子。
我选择的是转业安置。
当时还没有算账,我咨询能不能用公积金贷款,得到的答复是不可能。
看到当地房价处于大涨的前夜,如果不及时入手,将多花不少钱后,只好再次选择商业贷款。
一个现在的同事,当时与我在同一小区,以同样的价格买了同一户型的房子。
首付相同。
他用的是公积金,我用的是商业贷款。
他每月比我少还500元左右。一年6000,20年我要多还12万。
我原来计划,先买了,等我到地方上班满一年后,再办商转公。
结果却是计划不如变化,对策不如政策。
我买房不久,当地的公积金政策就调整了。
取消了商转公。
没办法,点背,只好硬扛着。
好在地方公积金政策相对活一些。
可以申请支取。
现在每年我都可以支取公积金,虽然没有享受到公积金的利息,但也多少减轻了一点我的还款压力。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商品房受到政策的影响极大。
如果库存大、房子不好卖,房价出现下跌,地方政府往往就会从金融、土地、税费等各方面拿出政策来刺激。
鼓励大家买房。
如果房价涨得凶了,政府也怕形成泡泡,就会出台政策来抑制。
在诸多的政策中,公积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比如说,有的地方公积金可以买二套、三套房,还有的地方公积金只能在本地购房,等等。
每个地方的市场不同,政策也很不一样。
特别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因城施策,更使得各地的公积金政策差别很大。
由于存在于两个系统,没有办法完全打通,这也给军人的公积金使用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前段时间,在与战友聊起这个事儿的时候,战友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军人公积金的宗旨是惠及军人,能不能也像地方的公积金一样,可以提取呢?
剑客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很多地方的公积金可以提取来还住房商业贷款,也可以提取用于装修,还可以提取用来支付教育、医疗费用等等。
如果,军人的公积金可以像地方一样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提取多好。可以肯定的是,这样做,目标不仅没有政策障碍,在操作上也行得通。
无非就是把躺在账户里的钱支取出来。
这样不仅增加了公积金的使用效益,也给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用公积金办理住房贷款的战友减轻了负担。
剑客相信,有关部门已在考虑此事了。
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要把各种情况都想到,政策尽量活一些,简化一些手续和审批。
干干脆脆,利利索索,让战友少跑路,少等待。
毕竟,等待的滋味不好受!
- - - - - - - - - - - -
■1.附:公积金的干货新政
一是贷款的范围扩大化。原先是只能在购买新房时使用,现在可以在大修时申请使用,甚至可以扩展到翻建住房、建造住房、大修自住住房。
二是贷款额度提高。从四十万提高到六十万;当然,北京等个别地区在普遍额度是40万时,已经是120万。所以,新规施行之后,相关地方给军人购房额度超过60万的,则按照当地的标准执行。一个目的:就高不就低。
三是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原来是大单位或军级单位审批,将下放到旅团级单位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