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末夏初,随着大规模生态补水,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莲石湖畔水草丰茂,卢沟桥上水月相映,曾经连年干涸的“母亲河”碧波怡人。
新中国成立70年,类似这般“重焕生机”的故事,发生在首都北京的山川水系、林田湖草之间。随着城市的快速成长,绿色建设同步迈入快车道。
无与伦比的发展速度,终究只是“硬币的一面”。伴着直线向上的增长曲线,能不能处理好建设扩张与生态宜居之间的关系,才最终决定了这个国家和这座大城的发展含金量。
从“战风沙”到“治污水”再到“斗雾霾”,破解生态难题永无止境,而这场朝着绿色北京的伟大进军,满载着北京人守护家园的美好愿景,也只能在一代代的奋斗中变为现实。
(二)
两张航拍照片,触动人心。
一张是地球的老照片。中国像一只羽毛稀少的雄鸡,伫立在植被茂密的西伯利亚和东南亚之间;一张是今年的新照片。美国宇航局公布全球植被增加量的卫星数据图,该图显示绿色最多、颜色最深的正是中国所处的位置。
2018年,北京城市森林覆盖率达43.5%,北京造林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森林与可持续城市”范例向全世界推介。
而70年前,这片土地还是风沙肆虐、高山荒秃,全市森林覆盖率仅1.3%。
彼时,逛公园对北京人来说是一种奢侈,仅有几处公园均在市中心和西郊。如今繁花夹道的陶然亭、玉渊潭、龙潭公园,那时都还是污水淤积、荒冢累累的烂苇塘、臭水坑。“但凡有点活路,谁也不愿意到陶然亭来住。”
当时的北京,生态家底与人居环境堪称“负数”。改善生态环境,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而是一道迫在眉睫的“必答题”。
无生态则无生存,图发展必谋生态。
(三)
新生的社会,洋溢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朝气。人们坚信:只要上下一心,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荒山少绿?那就植树;城市多沙?这就治沙。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便明确要“建设环境最优美的城市”,“大搞绿化”打一场“人民战争”。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北京城区总计植树860万株,京城树木拥有量达到解放初的134倍。
《北京在变绿》《北京更绿了》《十七万亩绿树镇黄沙》《风沙,正渐离京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篇篇新闻报道,真实记录了北京的生态之变。
事实雄辩地证明,修复生态改天换地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人不负大自然,大自然定不负人。
奋斗累积,筑厚着城市生态建设的基底,更形成“大家齐上阵”的优良传统。
延庆三司村,农妇卫桂英领着全家人在荒山上12年种下100多万棵树,她说:一棵树就是俺一个儿;永定河畔,有共同投身水利的父子兵,有扎根山区观测水情的“夫妻档”;密云水库边,几十万民工喊着号子修坝,几代水库人腾挪搬迁只为守护那“一汪清水”,他们说:“这是咱自己创造的奇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保护众志成城,从“人人看到问题”迈向“人人参与解决问题”,也成为北京此后应对各项生态挑战的大逻辑。
(四)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纵观世界诸多城市的现代化历程,莫不循着这样一条轨迹:城市建设的高度与速度不断刷新,生态压力和资源负荷也不断加剧。经济学上有条倒U形的库兹涅茨曲线,讲述的正是这一困境: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
21世纪的京华大地,有着与世界诸城比肩的发达繁盛,也同样面临接踵而来的成长烦恼。成长愈快速,矛盾愈集中,反映到生态建设上,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天花板,“大城市病”潜滋暗长。
北京越来越“渴”。平原地下水位下降,连永定河许多河段在丰水期都无水流淌。2016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为161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虽经抢救式播绿,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但较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扩张规模,北京仍显“缺树少草”。随着旅游兴起,森林资源再遭侵蚀。
高耗能产业集聚,让京津冀及周边成为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北京本地机动车保有量2018年升至608.4万辆,尾气排放日益严重,大气治理频敲警钟。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日趋逼仄的生态瓶颈,一再提醒人们:生态压力和资源负荷,很可能反过来压垮发展。如果生产方式不转轨、消费行为不转变,美丽北京将无从谈起。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期盼“天上无沙、河里有水”,到要求“蓝天白云、出门见绿”,北京人的新梦想中,绿色概念变得更加丰富立体,成为北京推动城市发展新的关键词。
(五)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生态中国”豁然觉醒。
总书记几次考察北京,反复叮嘱“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聚集资源求增长”的路径全面切换到减重、减负、减量。2014年,北京明确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2017年9月,北京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公布,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青山与金山“双赢”,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城郊从焚薮而田、坐吃山空,到“丰”泽而渔、“护”林而狩,“见绿又生金”。事实证明,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
(六)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从理念觉醒到实践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正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京城面貌。
黑臭水体三年治理计划启动,清河、通惠河、凉水河等一批脏河、臭河、“牛奶河”一一还清。2012年起,连续4年开展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啃下了北京治沙最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非首都功能业态逐步疏解,油漆厂、家具厂、建材厂等一大批企业相继退出,刀刃向内,有舍有得,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正在成为共识。
2013年9月,国家发布“大气十条”,从互通工作信息,到开展重污染预警会商、区域环境联动执法,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合作全面铺开,大家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护同一片天空。2017年4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京津冀晋四省市携手,拉开首次跨省市治水的序幕。
在资源“天花板”下理性布局,在区域“大棋盘”上筹谋落子。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首次打破行政区划编制的市域经济规划,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2018年,《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不是几个生态涵养区的事,而是全市共同的责任。”结成对子的城区和生态涵养区走动频繁,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系列生态补偿机制,坚决兑现了“决不让保护生态的人吃亏”的承诺,共绘首都“绿水青山图”。
2015年,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次止跌回升。2017年,北京全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2018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升至48.44%。2019年年初,北京城乡141条河流沟渠全部摘掉“黑臭”帽子。
山青水绿、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向好,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后劲。
(七)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融,有其吐纳呼吸的韵律、脉搏起伏的节奏和机体运行的规律。这也决定了,我们只有充分尊崇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在参与天地化育中积极作为。
城市森林“树上有鸟、林下有草、草间有虫”,郊野公园连缀成环如绿色项链环绕城市,湿地恢复林水相依让“城市之肾”愈发强健,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正在成为当下北京绿色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顺物自然而天下治。打通山水林田湖草之间的“关节”“经脉”,发挥自然之力的理念,仿若工笔细细描绘着城市绿色的宏大叙事。
从遇沙治沙、遇污治污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系统施策,北京生态建设,迈进了崭新的、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八)
深秋的北京,层林尽染。
野鸭湖畔碧水荻花,卢沟晓月升照京畿,“龙泉漱玉”盛景重现,昔日飞沙走石的延庆,如今正逐步把“京畿夏都宜居地,长城脚下森林城”变为现实……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大国首都的坚定追求。
生态建设之路上,每个北京人都是见证者、享受者,也是参与者、亲历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同呼吸,共奋斗”。向着“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绿色北京,生生不息。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京平
监制:王军华
编辑:曾佳佳
美编:康剑
流程编辑: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