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Ecotec发动机$$
如果别克英朗说自己是全国第二畅销的轿车,那恐怕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第一,因为截至到今年9月份,所有级别轿车中销量最高的大众朗逸也仅以346576台的成绩小胜英朗的310847台,但是不要忘了,英朗在2、4、6、7、8月都取得了全国轿车月销量第一的成绩。既然大众借着朗逸、宝来的热卖推出了对应的衍生车型也就是朗行和蔚领,并且一经推出其关注度就呈直线上升趋势,别克当然没有理由按兵不动,于是就有了今天这款阅朗。
和英朗一样,阅朗是一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相比于英朗,阅朗有着更实用的行李空间,但是车身的外形尺寸却和两厢版车型相当,所以这款车开起来依然是那种紧凑灵巧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相比于传统的三厢以及两厢造型的英朗,瓦罐造型的阅朗更潮了。所以除了要在紧凑级旅行车这个新生市场分一杯羹之外,阅朗要扑倒的目标很明确——务实但又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单元,阅朗全系共有两款发动机,均为直列三缸发动机,分别为15T车型(1.0升涡轮增压)和18T车型(1.3升涡轮增压),15T车型提供了6速手动变速箱与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供选择,18T车型只配备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阅朗的价格区间(厂商指导价)为11.99万元至14.69万元,本次试驾的车型为18T旗舰型,而18T系列也是别克主推的车型。
屌屌的三缸发动机:
说到三缸发动机,估计不少老司机又要出来发言了,什么三缸抖动啦、三缸没劲儿啊、三缸low逼吧啦吧啦,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无非是说三缸不如四缸,其实我想说,您要真是老司机,应该还记得满街六缸车的年代吧?后来还不是让更多的四缸车取代了吗?怎么现在四缸又成宝贝了?
其实这两年我也开过不少三缸车,说实话大部分车无论动力表现还是NVH性能确实和四缸车有些差距,但这种比较是基于和排量更大的2.0T或是2.0以上自然吸气发动机比较的结果,这种比较的结果更多是由于车型定位所导致的。但是,如果用今天的三缸发动机和10年前的四缸机作比较,那三缸发动机在各方面的表现绝对是完胜的。
接下来就要说说现在的三缸发动机为什么这么牛了,这款叫做Ecotec的增压发动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双喷射系统,它和我们认识的“电喷+直喷”的供油技术不同,因为它并没有配备缸内直喷系统,而是采用了每气缸两个喷油嘴的双歧管喷射系统。这种喷油方式在过去日产的车型上出现过,不过那是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阅朗则是全球第一台使用双歧管喷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
放弃直喷系统改用双歧管喷射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解决NVH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直喷发动机是将汽油雾化后直接喷入气缸的,汽油在蒸发过程中会吸热,这样一来就会存在冷机或低负荷运转情况下燃烧不充分问题,进而造成积碳,而双歧管喷射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
即便我们再不愿意接受一台三缸机,谁也阻碍不了它们连年获奖得好评的事实,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三缸机正一步步被市场接受,更低的排量、更好的燃效与经济性,是更能顺应现在的大环境发展的产物。不管那些“老司机”们怎么说,三缸发动机是必然趋势。
最后别克通过一系列的集成、整合及轻量化技术,让这台发动机的总重量相比之前的1.4T发动机减少了20%(25kg),这相当于半箱汽油的重量,对于提升行驶性能和油耗表现是非常有利的。关于发动机就说到这里,在正式试驾之前,我想再简单说一下初次接触阅朗我发现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
优点1:乘坐舒适
首先是阅朗的座椅,继承了别克家族的优良传统,虽然即便是主驾驶也仅仅提供了前后电动调节其余全部为手动调节,但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以及坐垫的软硬度都设计的恰到好处,很容易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坐姿。
另外四轮独立悬架搭配较软的弹簧和低阻尼的减震器让阅朗的滤震表现甩开了不少同级别对手,另外即便是顶配车型也只提供16寸的轮圈,较厚的胎壁对提升舒适性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优点2:周到的安全配置与内饰设计
阅朗在配置方面还是比较厚道的,本次试驾的顶配车型除了一键启动、座椅加热等便利/舒适性配置外,还提提供盲区监测与胎压监测等辅助性安全配置,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打开尾门后的警示灯,一个小小的设计体现出这个品牌对安全的重视。当我们在高速或是没有路灯的郊外停车时,尤其是对于这种嵌在车门上的尾灯设计(可以增加后备厢开口面积),一旦打开后备厢门就意味着你后方的来车很可能看不到你,而你正站在车的后面,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作为英朗的衍生车型,阅朗延续了现款车型的内饰设计,虽然历经了几年时间,但看上去依然不过时,从整体视觉效果上来看,个人感觉比大众车系更有档次感。
优点3:行李厢空间
之前接触过不少B级和c级旅行轿车,其实已经习惯了瓦罐车型超大的行李厢空间,但阅朗的行李厢空间表现还是出乎我预期的,考虑到它不足4.6米的车身长度,在第二排座椅放倒后容积可以达到1281升,基本上相当于三个同级别三厢轿车的行李厢空间。即便在第二排座椅使用的状态下,行李厢的进深也有880毫米,完全可以媲美大部分B级三厢轿车了。
缺点1:方向盘只支持两向调节
其实我本想说阅朗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特别棒的,无论前后排的坐姿还是各种按键布局都非常舒服,但唯独这个只支持两向调节的方向盘确实有点影响心情,尤其像我这种比较喜欢把座椅调的比较远,腿部尽可能舒展的坐姿,就会感觉方向盘有点远了。
缺点2:全系无全景天窗
其实这并不能算是缺点,只不过我们越来越贪婪了而已,现在十几万的合资车配备全景天窗的越来越多了,不知道别克以后会不会考虑给阅朗也加一个。
缺点3:尾门缝隙稍大
其实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缺点,首先说明的是这个缝隙对车辆的密封性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不过对于某些患有强迫症的朋友来说,行李厢门下沿与车身的缝隙确实大了点,还好左右两边的间距是一样的,不然处女座的朋友估计就要放弃这款车了。
$$动力充沛 涡轮迟滞轻微$$
前面说了那么多发动机的各种好,终于到了实际试驾部分了,首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震动问题,我的实际体验是——某些方面表现和主流四缸发动机有差距,但也有出乎意料好的部分。
我感觉不够好的是阅朗低转速加速与全油门加速时的表现,和之前英朗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不同的是阅朗使用了一台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由于挡位数量不如7速或8速变速箱,齿比相对没有那么密集,再加上偏重节油的换挡逻辑,在普通模式下变速箱会非常乐意进行升挡,当行驶途中需要深踩油门加速的时候,如果油门踩得不够深没有让变速箱进行降挡,这时发动机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震动,类似于手动变速箱的拖挡情况,只不过没有那么夸张而已。
另外在全油门加速时,发动机传到车厢内的震动还是要比一些四缸发动机要强一些的。另外我个人觉得这台发动机的声音也不算太好听。
出乎意料好的部分是怠速和匀速行驶时的NVH表现。在怠速(P挡)状态下,这台发动机对震动的抑制完全不输给绝大部分四缸发动机,即使打开发动机盖后噪音也不算大。另外这台发动机在几乎任何速度的巡航状态下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静谧性,也就是说它只有在加速时才会有明显的震动和噪音,这点让阅朗甚至显得有些诡异,尤其是在急加速后突然松开油门,发动机就像瞬间消失了一样,车厢内瞬间变得宁静的像是一台电动车。而且即便是利用手动模式把挡位尽可能降低,并保持超过4000rpm状态巡航行驶,车内也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噪音,这点着实神奇。
至于动力表现,这台1.3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合资品牌的1.4T的水准了,实际驾驶感受也明显好过之前搭载1.4T发动机的英朗。试驾时我的车上一共坐了四个男的(平均体重接近90kg),几乎是满载状态,而且11月初的汕头还是很热的,所以我们试驾全程的空调都是开启状态。阅朗的实际加速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巡航状态下突然加速时增压系统的惰性很小,迟滞现象十分轻微,车辆对加速命令的执行更像是一台自然吸气车型。
除了低惯量涡轮和电控泄压阀的帮助外,后来查阅了一下资料我才明白,原来阅朗的整备质量只有1285kg,算是同级别中相当轻的选手了,再加上本身并不高的增压值,所以阅朗开启来还是很轻快和线性的。
变速箱的整体表现也要明显好过之前英朗上的双离合器变速箱,由于具备锁止功能,在运动模式下即便收油发动机转速也不会迅速向下滑动,很像是采用硬链接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或是手动变速箱的特性。而普通模式时换挡就比较保守了,过早的升挡会让发动机比较吃力,当然这是在车辆接近满载状态下的表现,相信一两个人出行时会要好一些。
方向从左至右打满不到3圈,不过直线行驶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依然是典型的家用车设定,有些模糊,好处是开时间长了也不容易累。悬架部分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这两年别克的新车在底盘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营造档次感这件事上,相比德系对手要更出色。阅朗也不例外,悬架整体是偏柔软的设定,尤其是后悬架对路面颠簸吸收的相当彻底。就算遇到比较颠簸的路面,坐在车内也不会感到底盘发散的感觉,说通俗点的话就是整个底盘给人的感觉很团结,有大车的味道。
$$空间体验与细节展示$$
空间体验:
既然定位是旅行车,那么阅朗的空间表现自然需要关注,到底是真旅行还是假两厢呢?后备厢空间十分重要。
空间小结:阅朗的行李厢空间确实要比同级别两厢掀背车要实用,或许这也是别克不再推出两厢版英朗的原因吧。
P.s.以上内容引用自《实拍别克阅朗旅行车 实用与时尚不冲突》
全文总结:
从当年的桑塔纳旅行款再到马6 wagon,凡是旅行款车到中国后都是一个惨样,不过回想一下觉得其实也正常,这就和几年前还有很多人不愿意买10万元以上的两厢车一样,观念的改变是早晚的。不过大众比别克已经先行了一步,从朗行、蔚领以及斯柯达明锐旅行版的关注度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选择买一台Wagon了,作为多次单月销量冠军英朗的衍生车型,阅朗在产品力方面是相当强悍的一款车型,而全新动力单元的实际表现也比较令人满意,接下来就看大伙愿不愿意为瓦罐买单了,或许阅朗的出现,一下子真正让中国有瓦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