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ght Star
灿烂星辰
Bright star, would I were steadfast as thou art--
明亮的星星,但愿我能如你坚定--
Not in lone splendour hung aloft the night
但并非孤独地在夜空闪烁高悬,
And watching, with eternal lids apart.
睁着一双永不合拢的眼睛。
Like nature's patient, sleepless Eremite.
犹如苦修的隐士彻夜无眠。
The moving waters at their priestlike task
凝视海水冲洗尘世的崖岸,
Of pure ablution round earth's human shores.
好似牧师行施净体的沐浴。
Or gazing on the new soft-fallen mask
或正俯瞰下界的荒原与群山
Of snow upon the mountains and the moors--
被遮盖在轻轻飘落的雪罩里---
No-yet still steadfast, still unchangeable.
并非这样--却永远坚定如故。
Pillow'd upon my fair love's ripening breast,
枕卧在我美丽的爱人的胸膛,
To feel for ever its soft fall and swell,
永远能感到它的轻轻的起伏,
Awake for ever in a sweet unrest.
永远清醒,在甜蜜的不安中。
Still, still to hear her tender-taken breath,
永远、永远听着她轻柔的呼吸,
And so live ever---or else swoon to death
永远这样生活---或昏厥而死去。
Written by John Keats(约翰·济慈)
Read by Tom Hiddleston(汤姆·希德勒斯顿)
简介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与拜伦、雪莱齐名。他从少年时代起,便备受穷困的折磨,但他却一直醉心于诗歌。他的诗歌天分极高,却英年早逝。1819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写下了许多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其中,《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是济慈诗歌艺术中的不朽之作。
济慈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追求美的诗人,被人誉为“美的歌手”。他不仅善于发现和描绘事物的美,而且重视诗歌的形式美。他的抒情诗形象鲜明、意境独特,想象丰富,语言优美,但也存在艺术至上、字雕句琢的唯美倾向。
这首诗歌是济慈写给恋人范妮,布朗(Fanny Browne)的一首十四行诗,诗歌所表达的是对恋人的爱恋之情。他望着天上的星,希望自己的爱能够像它们一样坚定执著。星星目不转睛地俯视着大地,“永恒地睁着眼睛”。济慈希望自己也能够永远注视自己心爱的爱人,“像自然间耐心的、不眠的隐士”。这个比喻既浪漫又凄凉,因为明星与大地的爱情的确是动人的,富有想象力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样的爱又有几分酸楚。两者相隔万里,只能够遥遥相望,有点中国神话中的牛郎与织女。
济慈与范妮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确是一种精神恋爱。范妮是济慈的邻居,先前根本不在意。只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济慈并且陷入爱河。但是济慈由于遗传原因而身患肺病,并且没有稳定的收入,根本不具备结婚的条件。济慈本人对这点非常了解,可能也并不奢望建立一个家庭。在诗歌中,他将自己喻为明星,将范妮喻为大地,的确可以理解。这是东西方文学中天上人间故事的重写,也暗示出诗人对身世的无奈和感叹。
但是从第9行开始,诗人的口气改变了,诗歌的意象也发生了变化。诗人的确需要“坚定不移”,但更希望看到自己与恋人相伴相守,不离不弃,达到一种灵与肉的交流。接着,诗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爱情图画:诗人“坚定不移地/以头枕在爱人酥软的胸脯上,/永远感到它舒缓地降落、升起”,不断地聆听她的呼吸,心里充满了爱的甜蜜。也就是说,诗歌的最后6行写出了诗人的真意,从而否定了前面所想象的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他渴望与爱人的结合,否则他宁愿死去。
翻吧·与你一起学翻译
微信号:translationtip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