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哥评:
置身处地好好开过一台新车之前,偏见是难以避免的,而这恰恰是试驾报告这种东西存在的原因。没错,C-HR正是一台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车,而这次“二鉴”也的确推翻了不少错误假设。
不瞒你说,6月底广汽丰田公布14.48-17.98万元售价时,我就在上海上市会现场,而且跟大家一样,我当时也觉得C-HR的价格有点自信爆棚。
即便厂方强调,C-HR全系标配业内少有的10安全气囊,而且除了最低配的精英版之外均标配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丰田规避碰撞辅助套装),可这给我的感觉也仅仅是“贵得似乎有一定道理”,对它前景的担忧始终没有打消。
不过我们常说,在置身处地好好开过一台新车之前,偏见是难以避免的,而这恰恰是试驾报告这种东西存在的原因。没错,C-HR正是一台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车,而这次试驾的确改变了我对它并不算好的印象,当然,也坐实了一些之前的预判……至于这家伙究竟哪里好,哪里又不够好,别急,请继续滑动屏幕!
危险的视觉游戏
全宇宙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大车,不但实际个头要大,看起来也得够魁梧。可C-HR却是一款“全球车”,而为了迎合欧美用户的喜好,它的造型设计走到与国人喜好相反的道路上,本来尺寸并不弱鸡,“视觉体积感”却颇为小巧,以至于说它不是小型SUV根本没人相信……
瞧,白纸黑字的数据表明,丰田C-HR跟日产逍客在三围尺寸上各有高下,但真真是同一阵营的对手,而1.5吨的体重更是暴露了它从TNGA平台“大改小”的身份。至于大家原本以为跟C-HR同为“S码”的本田XR-V,其实比它小了几乎一个尺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有必要说明的是,CH-R全系标配CVT变速箱,而13.98万元的逍客用的是手动变速箱,CVT型号最低14.98万元起,比CH-R还贵。即便尺寸较小的本田XR-V,搭载CVT变速箱的车型也卖到13.78万元。由此看来,C-HR的定价居然还挺厚道。
当然啦,由于C-HR采用了更大胆的溜背造型,整车高度的确是最矬的。它究竟有多矮?举个栗子吧,当我碰巧跟一台宋MAX(比亚迪新出的家用MPV)并行时,发现自己的坐姿竟然比对方矮了半头以上,驾驶SUV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C-HR的车身并不高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丰田的错,毕竟C-HR是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嘛,老一辈喜欢的设计他们未必照单全收,搞点新鲜的说不定能成“爆款”呢(当然也有可能一败涂地)。不光是丰田,在“跨界风”卷土重来的当下,同价位的马自达CX-4、领克02等新车都打算搏一搏——牺牲一定的野外通过性能,却换来了更动感炫酷的活力形象。反正年轻人也不太在意实用性,对不?
后排真是“狗座”?
听广汽丰田工作人员讲,预定C-HR的准车主中并非一水“90后”,也有一些大叔大婶级客户,别看年龄差异巨大,却有一个共同点:活得够洒脱,对后排空间之类的实用指标没有强烈需求。当然,大叔大婶们家中通常有第二台车,所以对于C-HR,有帅气和灵活两项就足够了……
▼知道大友克洋的恐怕只有大叔和大婶
但就算后排一年到头坐不了几次乘客,C-HR毕竟是一台四门SUV,乘坐空间无论如何都该是考量指标之一。
前排没啥可挑剔的:坐垫高度刚刚好,上下车挪挪屁股就行,没有任何难度;视野也一览无余,不存在A柱盲区过大之类的硬伤。我们试驾的高配版提供了包含百度Carlife、高德导航在内的触屏信息娱乐系统,而最常用的空调则保留了简单实用的物理按键,人机工程设计没毛病。
▼前排的设计令人满意
USB充电口位置有点别扭(藏得太深)和暂时无法提供天窗(年底才能装车)是仅有的两个失分项目,但车顶讨巧地采用了与内饰风格呼应的菱形凹印处理,高配车型还有“怀神”的氛围灯,给它打95分不过分吧?
▼没有天窗造型来凑
至于被喷出翔的第二排嘛,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后排侧窗毫无疑问是为设计妥协的结果,造型确实挺动感,藏在车门拐角的拉手也很有跑车气质,但也让乘客的心凉了半截……
▼真·巴掌大后窗
▼用狗试试?连阿拉斯加的脸都放不下
▼跑车风格的隐藏式门把手
拉开车门的瞬间,我的心一度跌至冰点:侧窗小+深色内饰+没天窗,车厢内暗得一逼。落座之后却发现,预料中本该顶头顶腿的情况并未发生。我的身高178cm,头顶上方3指的余量只是刚及格,但膝部距离前排座椅靠背竟有两拳半的余量,这不科学呀!
▼这后排腿部空间,是不是惊了?
拍完这张图片才意识到,原来问题出在刚才驾车那位同行身上——他的身高在168cm左右(这可是中国男性平均身高)。把前排座椅调节到适合我的坐姿再坐回后排,仍有一拳多余量,嗯,比“够用”等级还要宽敞一些,知足了。
与此同时,后排的整体乘坐感受也体现出丰田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功力,比如座椅的座垫长度并未悄悄缩水,靠背角度比较缓和,后排地板中央隆起也微不足道,舒适度未必会输给尺寸更大的车型。
▼后排三个座位都有安全带未系提示
▼储物空间都集中在后门上
后排空调出风口和折叠中央扶手的缺失对定位年轻化的C-HR似乎不是啥硬伤,但毕竟14.48万元的起价已经能买到促销力度惊人的二线B级轿车,对比之下难免会有点失落吧。
蜜汁2.0NA+CVT组合
作为一款全球化车型,C-HR针对不同市场提供了多款动力总成,比如注重燃油经济性的日本版和欧洲版提供1.2T和1.8L混合动力两种搭配,而美国版除了政治正确的混动之外,还有一台不算先进的2.0L(3ZR-FAE),而中国版暂时只有一台2.0L自吸发动机(M20A),混动版本据说稍后才会推出。
▼官方给出的动力数据对比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那台1.2T发动机早已在国产卡罗拉、雷凌上大面积装车,C-HR却没有采用,也许是担心中国用户觉得数字太小没面子?当然,我猜测这也许跟《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的实施有关,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在2020年将车企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5L/100km。
▼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我举个例子帮助理解,丰田每卖出一台油耗11L/100km的普拉多就得搭着卖出7.5台油耗是4.2L/100km的混动雷凌才能把油耗平均值拉到5L/100km,所以这可不是一个宽松的要求。
▼每卖一台大排量就得用一堆小排量背油耗
回到1.2T还是2.0L的问题上,C-HR为了不在油耗上拖后腿,当然得选一台油耗更低的发动机了。你认为1.2T更节油?我给你看几个数字:1.2T发动机的热效率36.2%,2.0L(M20A)发动机的热效率40%;1320kg重的1.2T雷凌工信部油耗5.6L/100km,1490kg重的2.0L C-HR工信部油耗5.7L/100km。所以你知道C-HR为什么用2.0L发动机了。
▼它目前是丰田发动机热效率的巅峰
虽然广汽丰田的C-HR在排量上与美国/加拿大版本的C-HR一样,但它这台代号M20A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技术含量上要高得多,它使用了混合双喷射、低摩擦活塞、高压缩比、高速燃烧等技术,可以说是目前丰田体系内最先进的发动机。
除了2.0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大概也让很多不爽,毕竟在传统观念里,CVT是乏味的代名词。可丰田这台钢带/齿轮双模式传动的Direct Shift CVT变速箱,恐怕会颠覆传统概念。
▼同样新颖的CVT变速箱
跟前面说到的2.0L发动机一样,丰田这台CVT变速箱也使用了一堆新技术。为了在保持大齿比的前提下让锥轮尺寸尽可能小,丰田给这台变速箱加了一组传动齿轮,叫做起步齿轮(Launch Gear),相当于给CVT增加了齿轮传动的1、2挡。如此一来既让锥轮变小了,还使得变速箱能承受更大扭矩,并且起步时的动力输出更直接。除了起步工况外,变速箱都靠钢带传递动力,为了让CVT能有如双离合般的反应速度,丰田把钢带与锥轮的夹角从11º缩减为9º,据说反应速度提高了20%。
▼增加的一组起步齿轮
那么技术如此先进的动力总成实际能带给我们怎样的驾驶感受呢?
C-HR的2.0L发动机在同级中并不算弱,只要不和那些带T的家伙比较的话,126kW的功率和203Nm的扭矩还能占些优势。可无法忽略的是车重,从前面的表格里你也能看出来,C-HR的整备质量比逍客重了100kg、比XR-V重了200kg,发动机的微弱优势基本都被车重“吃”掉了。
▼C-HR可不是一台很轻的车
作为弥补,这台CVT的表现非常亮眼,换挡速度快确实不是宣传噱头,我觉得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伪装成DCT的CVT”。每次深踩油门似乎都会让它进入模拟10挡的状态,转速完全不会像CVT那样稳定在一个数值,而是像固定齿比变速箱那样有换挡动作,转速表指针上下跳动。这种设置让C-HR很有驾驶乐趣,反应迅速的变速箱让动力随叫随到,从感官上“消灭”了动力不足的感受。
▼这台CVT让它变得很灵动
如果你平时开车像大百哥那样不温不火,这台变速箱也能在平顺性方面也有建树。虽然加入了齿轮传动,但起步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感觉到齿轮和钢带传动之间的切换。唯一让我察觉到的顿挫存在于收油的时候,每次深踩油门再收油的时候能感觉到车子轻微一顿。
▼顿挫仅存在于神油门后收油的瞬间
有同行说C-HR的刹车偏软,我猜他可能没怎么开过日系车,它们几十年来都是如此,而且只是脚感差异而已,跟实际刹车距离没直接关系。作为丰田系混动车主,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C-HR的机械式制动有着更好的线性感,重刹体验更是完胜。对了,不高的底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制动时的车身的姿态更稳定, SUV常见的严重点头现象在它身上基本不存在。
在没开它之前,光凭底盘设计的变化,我能感受到丰田TNGA平台有全面欧化的趋势。最明显的例子是底盘护板,以前30万以下的丰田是根本不会装底盘护板的,而C-HR在这方面已经和一众欧洲产品不相上下。这里我还要再提一下整备质量,说实话,C-HR的整备质量也显得不那么丰田。跟它车长差不多,轴距更大的斯柯达柯珞克都比它轻了100kg。
▼这货都比C-HR轻
▼TNGA架构的C-HR并不轻
▼非常欧化的底盘
▼车身各处钢材强度等级
至于底盘质感,我认为它很努力地在寻找舒适与操控之间的平衡点。悬挂不像某些刻意营造“运动氛围”的丰田车——平时开着硬邦邦给人一种悬挂支撑很足的假象,而在弯道里侧倾得像台大MPV。C-HR在平直道路上很柔韧,在弯道中的稳定性也不错。为了出色的弯道性能,C-HR在设计的时候就刻意地降低了重心。转向是减分项,模糊的路面反馈让我恍惚间觉得自己是在开一台90年代的丰田佳美。
C-HR的1.2T欧洲版本是可以选装四驱系统的,而1.8L混动受制于ECVT变速箱的结构,无法配四驱。国内的C-HR全都不提供四驱,我想这主要跟产品定位有关系,C-HR的车主不会用它去挑战非铺装路面,四驱系统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开C-HR去越野?
▼这才是C-HR的正确打开方式,大概……
配置上不耍心眼儿果然不行?
回到开头说的问题,C-HR贵么?反正试驾之后我的观点刷新了,想想隔壁的小型SUV标杆,15万多的车连侧气帘都没有,我都没说它贵,这C-HR怕是不能说它贵了。
▼C-HR的配置在同级里算很全的
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看产品难免会不客观,而带着偏见的买车人也不在少数。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存在,车企也习惯于抛几个配置极低的入门车款拉低整个车型的售价区间,但上市后这些低配几乎买不到,因为它们的作用只是让买车人觉得这车挺便宜可以去看看。
所以说,C-HR虽然性价比不错,但没有在定价策略上使用一些“小手段”恐怕会导致它很难被国人接受,毕竟人云亦云的事儿在现在可不鲜见。C-HR还得在东南沿海这些品牌认知度高的地区深耕,不过现在的年轻人要更聪明,没准对于车也会看得更透彻也说不定。
经过“二鉴”之后,不知道各位是否和我一样对C-HR的认识有了改变?可惜的是,终端用户并不一定有“二鉴”的机会,只因被舆论诱导而错过一台还不错的小车,未免有些可惜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