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奥迪气味大怎么办——奥迪q5气味大怎么办…

很多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严重超标。可以说,车内空气质量,是车企普遍存在的问题,车企必须正视和重视,并为此不断进行改进。

文 | 阿 晖

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前,很多知名品牌企业都有点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把柄在这个时候被大做文章,成为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负面典型。今年3·15就要到来,豪华汽车品牌奥迪“不幸”中招。

3月11日上午,一篇《毁灭中产的毒汽车: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也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称,有六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者实名投诉,他们购买并使用了有异味的奥迪车,也先后患了白血病,而且已经有受害者死亡。据称,受害者所购车型均为奥迪官网公示的“承认奥迪车有异味问题”范围内。

这篇文章罗列出了医院的诊断证明、死亡证明,并用2013年央视3·15节目《豪车里的怪味》、2017年深圳消协的调查等等一些材料,佐证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汽车内采用的材料具有致癌物质,是车内异味的源头,是车主中毒患上白血病的元凶。文末还称:“毒汽车消灭掉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消灭掉中产家庭,是影响广泛的、典型的民生问题。”

看完这篇网文,相信国内上百万的奥迪车主都会不寒而栗。然而笔者想说的是,奥迪车主大可不必因此陷入深深的担忧与惊悚,想买奥迪的消费者也没必要因此决绝地掉头而去,但是国内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问题,是各个汽车生产厂家必须正视,不容回避的。

车内空气质量普遍堪忧

首先来谈谈这篇收获无数流量,看上去有很强真实性的“毒奥迪”网文。

患上白血病的车主固然值得同情,但是通过文章列举的材料,稍微有些理智的人冷静分析,仅仅凭着患者为奥迪车主这点相关性,无法片面得出“白血病=奥迪”这样一个结论,在逻辑上这样的等式并不成立。正如网友评论说“白血病患者每天都在饮用白开水”,这句话与“白血病患者都开奥迪车”一样,都是断章取义。

相反,这篇文章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用这样的材料堆砌,反倒有着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假正义之名对公众进行情绪煽动和裹挟,以此达到赚取眼球与流量的目的之嫌,“毒汽车正在消灭中国中产家庭”的字句,更像一种利用公众猎奇心理的耸人听闻式的旗幡。

这样的“焦虑贩卖”和“毒鸡汤”式的写作,之前我们曾在“咪蒙”们的网文中屡见不鲜,事实证明,这并不长久。

不过,笔者也无意为奥迪“洗白”和站队。因为网文中所谈到的奥迪内饰等材料的问题,确实客观存在。不能因为这篇网文有“贩卖焦虑”之嫌,就将品牌吹成“一朵白莲花”。其实,不光是奥迪,像宝马、奔驰等大品牌和国内许多汽车企业,都曾受到过车主关于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投诉。在过去几年中,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投诉从来没有消停过。

早些年前,国内一些行业机构就曾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汽车进行过检测,结果十分不乐观,很多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严重超标。可以说,车内空气质量,是车企普遍存在的问题,车企必须正视和重视,并为此不断进行改进。

污染主要来源配件材料

车内空气污染的“祸根”,始于车辆的生产过程。这些污染大多来自车辆的内饰,如皮革座椅、仪表盘等塑料配件、地胶、密封条等,或来自车辆生产所需的稀释剂、胶水、油漆及涂料。正是这些材料,使得车内产生异味,是甲醛、甲苯、二甲苯、甲醇等化学污染物的来源。

由于这些污染源是“与生俱来”,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已经很难消除,因此要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离不开生产厂家的努力。一是原材料,二是加工工艺。首先,汽车生产厂商应尽量选用挥发性少的原材料,保证车辆使用材料的环保性,从根本上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来源。再者,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比如说,有些车内材料是用胶粘的,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烘烤和通风,就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在粘胶过程中增加烘烤和通风环节,也能使有害气体在整车装车前尽量挥发。

当然,消费者购买汽车后再添置的汽车香水、劣质地胶、脚垫、加装的所谓“真皮”座椅等,也会成为车内污染空气的另一来源。

强制检测标准或将补缺

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我国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并没有出台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标准,唯有2011年出台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列出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一个参考性的浓度指标。

在该《指南》出台前,车主能够参考的空气质量评定标准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两者相对比,《指南》涉及的部分指标浓度均比室内空气标准略为宽松。就如对于甲苯的浓度,室内标准是不超过0.2毫克/立方米,车内标准是不超过1.1毫克/立方米。

一般来说,国内车企生产的产品基本还是能达到《指南》的指标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车内的空气就是洁净无污染的。业内专家指出,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许多厂家还无法贸然对室内空气质量做出承诺,现在车辆价格在降,人力成本在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完全达到能够有效控制车内污染气体的指标也很难,所以现阶段无论是整车厂还是供应商在控制产品质量以及使用材料上,还是有许多方面要努力的。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需要在漫长的时间积累中逐渐完善的领域,短期内很难奏效。

在过去十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人们的购车热情始终高涨,车内空气等细节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愈来愈关注与重视,汽车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智和成熟,这些之前被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推出在汽车行业内已经是一种进步,它针对汽车内的各类污染物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数值,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利益受损提供了凭据。

目前,车内有害气体达到怎样的程度会导致人产生不适反应或者成为致癌诱因尚难以评判,车主的用车习惯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评价,比如对于那些经常让车内保持通风环境的车主受到的伤害相对就会小很多,但是从消费者健康的角度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考虑,强制性法律法规的出台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有业内人士透露,环保部已经确认,“十三五”期间,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新国标,将和新的“国六”排放标准一起实施,标准在原来《指南》的基础上变得更为严苛,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欢呼的事情。

其实,目前已经有车企设置了专门的控制车内空气质量体系,并将其作为了营销卖点,相信会有更多厂家跟进。随着未来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也会逼着整车企业向着这个方向去走。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奥迪气味大怎么办,奥迪q5气味大怎么办,气味太大怎么办,奥迪车里一直有气味怎么办”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