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ds为什么等于adt“ds为什么等于根号1+dx2+dy2

光的世界-宇宙时空模型概论

沈祯超

The world of light-Universe spacetime model introduction

Shen-Zhen Chao

引用信息Citation:DOI:

在线阅读View online:

当期内容View table of contents: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爱因斯坦与广义相对论

Einstein and general relativity

物理.2015,44(10):646-656

能量动量张量无迹的静态平面对称标量场的静态时空

Static time and space of a static plane symmetric scalar field with energy momentum tensor Untraced

物理学报.1995,44(10):1684-1690

光子结构论

Theory of photon structure

光子学报.1999,28(1):1-10

等效原理空间实验检验

Test of space experiment with equivalent principle

物理.2010,39(1):38-43

量子系统的能量本征值在超对称性,形状不变性框架下的计算

The energy eigenvalue of a quantum system is calculat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upersymmetry and shape invariance

物理学报.1997,46(1):12-18

光的世界-宇宙时空模型概论

沈祯超

(湖北武汉430080)

研究宇宙奇点大爆炸后宇宙时空的构成原理,利用爱因斯坦场方程张量原理;黎曼几何原理模拟推导奇点形成过程;奇点构造以及0-12维全维度时空的定义。通过维度时空进而推导出时空以及镜像时空之间互为正负的关系。进而通过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量子纠缠等一系列已知理论验证0-12维全维度时空以及镜像时空的正确性。通过研究光子构成;时空构成以及引力波的构成,推导出光子即是奇点;即是宇宙弦,即是一切宇宙物质构成的终极理论。通过恒星级核聚变;核裂变以及引力场与时空曲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宇宙即使一个依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以及质能守恒定律,自主运动的高智能循环生态体系。同时圆周率π也揭示着宇宙是一个由球状空间无限嵌套的球形时空。

关键词:奇点,时空维度,镜像时空理论,核聚变

PACS:02.40.Xx,03,04,89.30.JjDOI:

1引言

现代物理学发展至今,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为开端,先后发展出电磁学;热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在诸多的物理学科之中人类一直在寻找统一宇宙的完整物理体系,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依然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比如四种基本力的统一问题。再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中的物质“无中生有”的说法一直找不到科学的依据和支撑。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时空的探索,但可惜的是人类对于宇宙时空维度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萌芽阶段。物理学史一门精密而严谨的学科,抛开宇宙维度的视角人类永远无法真正看清我们所在的宇宙时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此论文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为起点开始详细阐述,奇点;时间;空间;维度;宇宙边界;宇宙再循环等一系列的学科话题。

2时间

时间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t。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可言。(是否有“之前”后文详细阐述)“永远向前”指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而近代科学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奇点处爆炸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以下重点研究这个所谓的“四维时空”理论的真伪性。(本文中不会出现空间这个概念,空间与时间统称为时空。)

3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产生了迄今已知宇宙中包括物质与“反物质”;时空;距离;能量的一切要素。物质与物质之间产生距离,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

4时空维度

时空,时间与空间的简略集合名词(时间+空间)。是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的基本概念。在力学和物理学中,这些概念是从对物体及其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测量和描述中抽象出来的;涉及物体及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广延性和持续性。提到时空就涉及到多维度时空概念。多维时空标准模型中,当今世界超弦理论中流行着“11维时空”的说法,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11维时空”理论的由来。

在基础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一直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维度,至今为止人类对于宇宙维度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萌芽阶段没有一个标准的认知。在我们讨论维度之前,我们首先来来了解一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爱因斯坦场方程:

R_uv-1/2*R*g_uv=κ*T_uv

Rμν-(1/2)gμνR=8GπTμν/(c*c*c*c) -gμν

说明:R_uv为里契张量表示了空间的弯曲状况。T_uv为能量-动量张量,表示了物质分布和运动状况。g_uv为度规,κ为系数,可由低速的牛顿理论来确定。"_"后字母为下标,"^"后字母为上标。  意义:空间物质的能量-动量(T_uv)分布=空间的弯曲状况(R_uv)

解的形式是:ds^2=Adt^2+Bdr^2+Cdθ^2+Ddφ^2 式中A,B,C,D为度规g_uv分量。

爱因斯坦场方程是一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张量方程,从爱因斯坦场方程可以独立推导出运动方程,所以才有了那句经典的名言: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从爱因斯坦场方程求解中衍生出宇宙学,黑洞学等诸多学科。这里重点聊聊张量这个概念,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和数学中有标量;矢量,标量是没有方向只有大小的量。比如在坐标系XY轴中有一点M,那么根据勾股定理距离OM=√x²+y²,如果把坐标系进行变换,OM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这时候OM就是标量。矢量是既有方向也有大小的量,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矢量M⇀,M⇀=3x⇀+4y⇀,那如果在三维坐标系中,矢量M可以被定义成三个分量,x分量我们可以理解成长,y分量我们可以理解成宽,z分量我们可以理解成高。张量就是矢量的推广。

以二维直角坐标系举例,x和y通过排列组合我们把分量的数量增加可以表示成矢量x⇀x⇀,x⇀y⇀,y⇀x⇀,y⇀y⇀。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我可以通过排列组合表示成矢量

x⇀x⇀x⇀;x⇀x⇀y⇀;x⇀x⇀z⇀

y⇀x⇀x⇀;y⇀x⇀y⇀;y⇀x⇀z⇀

z⇀x⇀x⇀;z⇀x⇀y⇀;z⇀x⇀z⇀

我们把两个坐标系组成的微分量称作二阶张量,由三个坐标系微分量组成的张量称为三阶张量。所以标量是0阶张量,矢量是1阶张量。而组合坐标系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张量计算出应力,比如一个正方体受到外因而压缩,在这个正方体的某一个截面上某一点受到的各个方向上的力,称为应力,这时候矢量无法表达,我们通过张量可以表述成x⇀x⇀,第一个x表示法向x轴也就是垂直x轴,第二个x代表x方向上的力。我们可以通过组合;平移;重叠坐标的方式用张量来表示维度。

当我们了解了张量的概念之后,通过坐标系的变换与组合来详细解释维度的构成。我们熟知的3维时空是由点;线;面;长;宽;高组成,也就是一个标准的三维直角坐标系。

0维时空 点 奇点(0点)

1维时空 由点到线 长(x轴)

2维时空 由线到面 长宽(xy二维直角坐标系)

3维时空 由面到体 长宽高(xyz三维直角坐标系)

已知宇宙来源于奇点大爆炸,当由一点爆炸开爆炸范围是由奇点为球心向四周发散的球状结构,如果取球体的半径长宽高,分别对应三维坐标系的xyz轴,因为时间不可逆原理在坐标轴分量完全不重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六条轴线分别是长宽xy,长高xz,宽高yz,宽长yx,高长zx,高宽zy。这六条轴线都以奇点为原点的矢量。接下来我们把0-3维坐标分量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把维度坐标组合起来,得到更高维度的时空坐标系。当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叠加第四条分量坐标,或者说原xyz轴中其中一个轴线与第四条坐标分量重合。

图例

4维时空 3维时空叠加一个面 3维时空+长宽

5维时空 4维时空叠加一个面 4维时空+长高

6维时空 5维时空叠加一个面 5维时空+宽高

7维时空 6维时空叠加一个面 6维时空+宽长

8维时空 7维时空叠加一个面 7维时空+高长

9维时空 8维时空叠加一个面 8维时空+高宽

10维时空 9维时空叠加一条线 9维时空+长

11维时空 10维时空叠加一条线 10维时空+宽

12维时空 11维时空叠加一条线 11维时空+高

【注解:12维时空=11维时空+高=回归原点=0维空间=奇点。所有叠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有原点0是完全重叠的,在原有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出现了一个镜像平面,这个平面的两边对应着矢量方向完全相反的多维直角坐标系时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们生存的所谓的“三维世界”其实是一个0-12维的高维度时空,但是由于人类是用2维视角平面视角在观察这个0-12维的高维时空,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宇宙的感官认知全部主观的被困在这个所谓的“三维世界”中。

2.当奇点发生大爆炸生成宇宙时,在6个不重叠的坐标分量上,物质继续持续爆炸形成时空,后续爆炸生成的球形时空,与原奇点爆炸生成的时空之间的关系只有三种。第一种以奇点为界限生成两个完全重叠的时空,两个时空力与作用力相反,矢量方向相反。第二种后续奇点爆炸在原奇点爆炸时空内,形成局部叠加的时空。第三种后续奇点爆炸生成一个与原奇点球状时空相切的球状时空。

3.这个0-12维时空以点;线;面相连,构成一个“球形时空结构”,由奇点出发回到奇点,周而复始,没有完结。

4.在这个0-12维的高维球形时空中,任意一点都是奇点,且奇点永恒不灭。奇点有可能是“虚”的也有可能是“实”的。也就是所谓任何物质或者时空都是奇点,奇点以物质或能量的形式存在于宇宙时空中的任意一点。

5.在这个0-12维的高维球形时空中,时空中任意奇点组成的面都是宇宙弦,在宇宙弦的两端存在着一对互为镜像的“镜像时空”(3维时空对应4维时空,它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镜中成像。),两个时空之间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面(想象成一张平面肥皂泡,这就是所谓的宇宙弦理论)

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下“镜像时空”理论,在物理常规中我们可以通过诸多证据证明这个人类视角看不到的镜像宇宙的存在。

光子

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种规范玻色子,在1905年由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是电磁辐射的载体,而在量子场论中光子被认为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光子无法静止,所以静止质量为零。光子以光速运动,并具有能量、动量、质量。1901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k)找到了与实验相符的在热平衡下的绝对黑体辐射谱的能量分布律。这个规律是量子理论发展的出发点。这规律的基础是假定物质发出光和吸收光具有不连续的特性,并且假定光为一个一个有限部分——光量子——发出或吸收。

这种光子的能量ε是和光的振动频率ω成正比的,并且可用下列等式表示

这里

,是普朗克常数。

当爱因斯坦(Einstein)指出了除能量ε外还必须要用冲量

(这冲量的方向和光的传播方向相符合)来描述光子后,光子的表示才的得到完善的形式。

这里需要详细详细解释一下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记为h,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于hν,ν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为一常量,叫为普朗克常数。在不确定性原理中普朗克常数有重大地位,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粒子质量≥普朗克常数

约为:h=6.62606957(29)×10-34J·s

其中能量单位为J(焦)。

若以eV·s(电子伏特·秒)为能量单位则为

h=4.13566743(35)×10-15eV·s

普朗克常数的物理单位为能量×时间,也可视为动量×位移量

粒子和其反粒子的湮灭过程一定产生至少两个光子。原因是在质心系下粒子和其反粒子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零,由于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的光子的总动量也必须为零;由于单个光子总具有不为零的动量,系统只能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子来满足总动量为零。根据量子场论,一对正反粒子可发生湮灭变成一对高能γ光子,而一对高能γ光子在高温下亦可发生反应产生一对正反粒子。比如在T=1015K的温度下可发生光子向质子和中子等重子的转化。

以上都是光子的基本原理,接下来阐述我对于光的定义。

1.光子具有电结构,它是由带正电荷的光微子e+和带负电的光微子e-组成,正负电荷量相等,所以正负电荷抵消,整体光子对外不显示电属性,e+和e-的两者质量相等都等于me,且e+和e-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参考系中都是成对出现的。

2.光子是以e+和e-正负光微子相互纠缠,互为本体,相互缠绕进行传播的,速度为光速。中科院龚祖同院士认为光子是以e+为原子核,e-为电子环绕原子核的类氢结构是错误的,光子中的正负光微子互为本体不可拆分,平面结构图就是一个太极图。

3.根据狭义相对论,e+和e-光微子同频相互运动,互为参考系,我们可以视e+和e-都是运动的,也可以认为它们是互为静止的。正负光微子以缠绕圆心为方向以光速直线运动。e+和e-相互运动的轨迹在平面上是一个圆,这个圆面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在平行于光子传播的方向上且包含该方向的平面内是一条周期性变化的类正弦曲线,它代表着光子偏振性即为横波性。光子的电场与磁场两者方向正交,且都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4.光子的质量与电荷均来自于正负光微子,正负光微子可以重组,但光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质能守恒定律,必须形成新的正负光微子组合。

5.光子无法静止,没有静止质量,光子半衰期无限等同于光子无法衰变,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仅仅与光子频率v有关,或者说仅仅与波长有关,p=hv/c,粒子与反粒子在湮灭的过程中至少产生两个光子。

6.光的传播辐射只与时空有关。光传播的与电磁力的传播原理一致,当在电线的一端施加电压产生电流,在电线的另一端因为电磁力势差的原因,另一端产生电压形成电流。在量子力学中光子是一直同步于奇点运动的,时空中的任意一点都是奇点,光子可以通过自身的纠缠态在时空与镜像时空之间形成瞬时能量传输,我们可以界定光子中的正光微子e+和负光微子e-之间的界限是宇宙弦,也可以界定成对的光子相互缠绕的界限为宇宙弦。光作为时空的界限,同时穿梭与各个镜像世界之间。

以上六点是我对于光子的阐述,接下来看看近年物理学界对于光子最前沿的研究。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David J. Thouless、F. Duncan M. Haldane和J. Michael Kosterlitz,以表彰他们在拓扑相变和拓扑物态方面做出的理论贡献。拓扑概念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奖获得者之一的Haldane,也正是光子拓扑态研究方向的开创者之一。

2013年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方案,以空间维度上的螺旋调制(z方向)来产生有效规范势(或者说有效磁场),从而在实验上实现光Floquet拓扑绝缘体。由此可得到无能隙的拓扑边界态。实验表明,光(633m)可沿z方向绕其边界无背散射传播(单向螺旋上升),具有一定的缺陷免疫能力,如下图所示。

2011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理论设计,随后(2013年)又在实验上基于两个格点上的共振耦合环的方向耦合,实现了一种与环形微腔顺时针和逆时针传播模式相关的单向边界传播态。如下图所示,顺(逆)时针传播模式经过一个小元格会产生符号相反的有效规范势。这两种模式光可类比电子“自旋”,绕边界单向传输。实验上证实通讯波段光(1539 nm)的单向传输和无反射绕过晶格缺失缺陷的特性。这种基于共振耦合微腔的结构可完全对应于网格模型下的Floquet拓扑绝缘体。需要注意的是,此两类模型中,两种光赝自旋是完全脱耦的,所以这种拓扑态的缺陷免疫特性仅限于自旋不反转的情况。

根据以上定义光子传输,是单方向不可逆的,并且光子能量的传输与光子的波粒二相性和量子纠缠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光子传播的二维截面图如下:

如果说光子传播截面图是一个八卦,无论是搞物理研究的学者还是普通人估计大多数都难以接受,但根据实际数据与实验研究,正负光微子就是以截面为圆心相互缠绕的方式顺时针或逆时针传播的。那正负光微子中包含的另一对反向正负光微子又如何理解呢,光子与光子之间如果互为正负,互为镜像又会组成什么呢,后文会详细解释光子与时空;光子与引力场;光子与物质;光子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反物质

根据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粒子和其反粒子的湮灭过程一定产生至少两个光子。反粒子的存在对于镜像时空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正反粒子湮灭相对于宇宙弦两边的镜像时空产生的成对光子,也是在维度时空中遵循动量能量守恒定律。换句话说,有一个完全和我们可视宇宙质量;能量总数完全相同的重叠宇宙存在。这两个镜像宇宙,只有矢量方向是相反的,力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电磁性相反,其他完全相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反物质在常态下是无法自然存在的,在实验室中运用高速对撞机可以让我们窥探到反物质的存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早在1995年就第一次制造出了反氢原子,但只能存在几个微秒的时间,就与周围环境中的正氢原子相碰并湮灭。此次的突破之处在于,制造出数个反氢原子后,借助特殊的磁场首次成功地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约0.17秒。

广义相对论等效原理

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等效原理是引力场最基本的物理特性。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都可以选取适当的参考系,使一切物质的运动方程中不再含有引力项,即引力可以局部地消除。如果认为这种消除了引力的参考系是惯性系,那么等效原理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一定存在局部惯性系。伽利略最早注意到,不同物体沿斜面的下滑运动是一样的,即引力加速度与物体的组成无关。

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整个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指重力场与以适当加速度运动的参考系是等价的。爱因斯坦于1911年注意到这一规律,1915年正式以原理的形式提出。

爱因斯坦说在任意一个时空点上选取参考系,一定存在着局部惯性系,这个局部惯性系中不存在引力项,是因为引力和惯性力大小完全相等,矢量方向完全相反,引力与惯性力完全抵消掉了。可惯性力在物理学中却一直是一种虚拟力。所谓的力在经典力学中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可是惯性力我们找不到它的施力物体,也找不到对应的反作用力。从牛顿时代开始,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都发现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一轻一重)都会以相同的加速度“下落”,然而质量重的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比轻的更大,为什么不会“下落”的更快呢,因为惯性力对加速度的抵抗会更强。那么惯性力究竟从何而来呢,从试验数据中我们得出结论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相等的,即

物理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求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间的差异,1971年布拉金斯基及潘洛等人将试验精度提升至10-12,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比始终是1。爱因斯坦一直在寻找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相等的解释,为了这个目标他做出了“等同原理”的第三假设。根据广义相对性原理,两个相互运动的物体,我们选取A物体为参考系,那么B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我们选取物体B为参考系,那么A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我们选取地表为参考系,AB都是运动的,所以没有绝对的以太静止空间,也没有绝对的非惯性参考系。牛顿当年做了一个著名的水桶实验,牛顿说惯性力不起源于相互作用,水受到惯性力是因为水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以太”旋转了,所以水受到了惯性力。同时期的马赫说牛顿不对,马赫说水受到惯性力相当于水没动,而是整个宇宙围着水旋转,并且对水施加了一个影响,所以才有了惯性力。马赫说惯性力应该是起源于相互作用。因为马赫原理,所以爱因斯坦才决定抛弃绝对静止空间和以太学说。爱因斯坦却说参照系的惯性和非惯性恰恰是取决与运动本身,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空间,一切都在运动,以整个宇宙为参照系,行星;恒星;星系,包括宇宙本身一切一切都是运动的。马赫说惯性力取决于相互作用,整个宇宙围绕着水旋转,并且对水施加了一个力,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假如两个互为镜像的时空A和B,所有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但两个镜像时空中的力与作用力标量一样,矢量方向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在两个完全重合的镜像时空中A时空中的引力,就是B时空中的惯性力,B时空的引力就是A时空中的惯性力。为什么力被定义为相互作用却找不到惯性力的施力源,惯性力一直被认为是虚拟力,因为惯性力是镜像时空对本时空施加的相互作用力,施力源和受力源根本就属于不同时空。当我们去举起一个物体当手和物体产生一个接触面,我们把这个物体视为一个只有长宽,没有高度的平面(高度面重叠),那么这个被我们举起的物体就可以看作一个宇宙弦,那么在A时空中,向上推的惯性力等同于在B时空中向上的拉力,也就是引力,因为物体是一张宇宙弦,在这一面的推力和另一面的引力没有任何实质性区别。这也就是爱因斯坦为什么在解释等效原理的时候,一直强调在宇宙时空中的任意一点存在着一个局部惯性系,而不是某一个局域。因为在某一点两个镜像时空中的引力与惯性力完全抵消,当然存在着一个局部惯性系。当物体在移动的时候,两个镜像时空中物体的位置在同时移动,那么每一个坐标点的引力和惯性力都是相互抵消,所以无论质量大小,物体的下落加速度是恒定的。

引力波

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认为是时空弯曲的一种效应。这种弯曲是因为质量的存在而导致。通常而言,在一个给定的体积内,包含的质量越大,那么在这个体积边界处所导致的时空曲率越大。人类目前探测到的引力波来源与超行星;黑洞;奇点大爆炸等一系列致密天体相关。当一个引力波通过一个观测者的时候,因为应变(strain)效应,观测者就会发现时候时空被扭曲。当引力波通过的时候,物体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有节奏的增加和减少,这个频率对应引力波的频率,这种效应的强度与产生引力波源之间距离成反比。绕转的双中子星系统被预测,在当它们合并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强的引力波源,由于它们彼此靠近绕转时所产生的巨大加速度。由于通常距离这些源非常远,所以在地球上观测时的效应非常小,形变效应小于1.0E-21。科学家们已经利用更为灵敏的探测器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目前最为灵敏的是aLIGO,它的探测精度可以达到1.0E-22。

引力波之所以称为波,是因为它以等同于光速的速度通过能量波的方式进行辐射。理论物理学家们能够预言电磁波和引力波,因为引力波和电磁波都满足波动方程:

我们都知道光是电磁波,而引力波虽然与光速辐射速度相同,但是辐射方式却截然不同,光子的辐射方式是偶极辐射,而引力波是四级辐射。所谓光子的偶极辐射我们知道光子是由正负光微子组成的,因为正负电荷抵消所以光子不显示电荷性,可是光子的辐射方式却是正负光微子互为缠绕以垂直于光的传输方向顺时针(镜像逆时针)旋转辐射的,所以在辐射方式上依然是正负两极辐射的方式,也叫偶极辐射。而引力波却是四极辐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人类可以发现“引力子”的存在,那么所谓的“引力子”就是包含两对正负光微子,也就是包含一对光子。这一对光子互为正反存在于宇宙弦的两端,这也是为什么正负粒子湮灭必须产生成对光子的原因。试想一下只是惯性力找不到施力物体而被人类定义为虚拟力吗,“引力子”人类同样找不到它的存在,原因就在于“引力子”有一半不属于我们这个时空,我们除非跨过宇宙弦同时存在于互为镜像的两个时空中才能窥探其所在。我们再回到引力波辐射方式的问题,所谓的引力波,也就是所谓的时空涟漪,其实时空是由至少一对光子互为正反组成的,它们存在于两个互为镜像的时空之中,中间间隔着宇宙弦。两个互为镜像的光子是组成时空的必要且唯一条件,我们对比一下电磁力偶极辐射和引力波四级辐射波形图就能清晰的得到答案。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ds为什么等于adt,ds为什么等于根号1+dx2+dy2,ds为什么等于adθ,ds为什么等于根号1+偏导x+偏导y,dS为什么等于dxdy/cosα,dS为”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