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第一电动网承办的2016年中国汽车论坛新能源汽车专题论坛在京举行,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的精英代表齐聚一堂,就“电动汽车充电生态机遇与挑战”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在沙龙环节,青岛特来电总裁崔群、力帆实业副董事长陈卫、万邦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王磊、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坚、聚电网络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卢晓晨、充电桩APP产品总监黄山,热议充电互联互通、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和挑战,共同展望车桩联手共赢生态机遇。
青岛特来电遇到的难题是电网政策配套
崔群:“一方面是目前整个的政策配套,充电和电网打交道,电网针对充电方面有一些个性化的规定,有些地方的国家电网有文件,比如大工业用电很多地方是支持的,但是有些地方又不支持。特来电现在在商场、写字楼、社会公共场所建充电桩,原来用电是单位产权,希望用很好的电价服务于电动车主,但目前就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在有些商场建桩,商业用电价格自己还会再出现服务的费用,这种情况导致电价非常高,再加上我们的服务费,和油车相比,经济实惠方面的差距已经不大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在向国家电网提议,我们能不能单独装一个电表,事实是很难办,只不过没有相应规定。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充电设施建设,但是实际上真正牵扯到停车位各方面利益的时候,它们也没有特别积极主动的态度。其实我们现在在建的站,以北京的一个快充站为例,停车费8块钱一小时,充电比汽车加油贵多了。真是路漫漫,不容易。尤其是很多公共场站建设中,也是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难处,接电难就是第一大难。”
力帆汽车想做的模式是换电
陈卫:“我们是做换电,为什么做换电?从根上说,充电模式最开始的形成来源最早是美国国情所致,每家有自己的停车位,所以充电模式兴起。力帆现在做换电,试图想解决几个问题:第一、电池通通免费,我们的车卖出以后,电跟车是分家的,消费者不必掏钱买电池。第二、整个车的使用费用,包括电池租赁费用比燃油车降一半,这是很大的坎儿。我们重点做三分钟换电,现在建了六个场点,去年一个月卖了500多台电动车,今年目标是80000台。从换电角度讲,我们更看重商业模式,一个行业的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商业模式,它能否让我们消费者体验到进步,这个进步当然一个是便宜,一个是方便。我们要做的商业模式里,一定让用户使用过程中间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多用。所以我们现在的车都是只租不卖,都是租赁方式,每天分时租赁使用客户已经平均达到3.8个小时,是国内现在比较多的。而这个平台上面预计30万台电动车在跑,这是一个很大的目标。从现在来看,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有类似的接电问题和用地问题,我们集中充电,三分钟可以换电。”
万邦新能源谈地方保护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王磊:“地方保护的问题在全国都会碰到标准问题,其实现在对于充电桩公司来说,在各个地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了解政策。我们的第一个希望是政策及时,要能够及时公布,有些地方2015年政策可能到2016年年末才会颁布。第二个是细则不清晰,很多地方的政策都需要去猜,去理解。对于我们来讲要去适应,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很清楚,就是要看老百姓愿不愿意买这个车,老百姓在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有什么样的顾虑和问题。第一点要关注产品,第二个是充电桩基础设施,包括使用,包括互联互通还不便利。第三点是消费市场的教育有没有人关注?怎么面对消费者,让他们有更好的满意度,怎么做客户体验,怎么做情景,怎么样提高利润,怎么样做好售后。静下心来,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充电桩是不是都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各种技术的解决,去除掉包装,去掉我们想展示给资本市场看的东西,老百姓觉得它怎么样。所以万帮做的所有投资,七个大业务板块,包括安装公司,社群、充电桩的生产研发,平台的运营,汽车销售,培训中心,所有的东西都围绕核心一点,就是消费者觉得你这个东西怎么样,可以多关注一些市场,消费市场的培育,多做一些深入的探讨。”
广汽关注用户痛点
吴坚:“广汽在新能源方面相对来讲是新兵,从市场保有量来讲还是属于非常小的阶段,今年目标准备达到超过10000台,从技术路线来讲,产品一个是增程式的解决方案,另外一个是全电动技术方案。相对来说更加迫切是纯电解决方案。我们现在不是关注标准怎么样,而是关注用户痛点在哪,用户到底在用这些产品和在用桩的时候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比方说,用户为了寻找电桩位置,手机上装10-20个APP找不同的电桩,生怕漏掉某一个桩。结算环节,每个APP之间怎么样进行关于支付方面的合作。信息上的互联怎么进行共享,这可能都是目前用户在对充电桩的非常深切的充电需求。至于标准,大家最关注的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技术。技术本身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目前各大车企使用的电芯和BMS,这两套系统是非常繁杂的,各家用的技术路线,包括用的产品,对技术理解的深度,对产品的要求,以及测试的规范都不尽相同。因此,如何解决充电效率,又能够使得充电时间跟效率达到最大的优化,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
聚电网络科技追求电桩使用率
卢晓晨:“聚电网络在798艺术区附近有一个体验店,做充电是一个切入点,并不是只是做充电桩,还要服务好用户。我们在深圳布了很多点,三分之二以上的网点都是在广东地区,其中大半都是在深圳。围绕着核心区域不断布局网点,布的时候追求的充电桩使用率。我们是创业公司,也通过摆地摊的方式卖新能源汽车。有一个二维码扫了买电动车,包括半年充电不收费。做企业不赚钱就是耍流氓,我们是想赚钱,但是希望把这个事业往前推。各位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好客户服务,我觉得买电动车的人活得太憋屈了,希望尽我们的力量让日子过得好一点。”
充电桩APP不止能找桩还要帮用户建桩
黄山:“充电桩APP是15年1月份上线,当时是因为找桩很难,各家都是各自的网点,我们就基于这个痛点做一个APP,帮大家解决找桩的问题。跟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在去年一直说,跟运营商这条路走不通,就自己下去采,全国这么多站点采不完。我们就换了一种方法,自己人开着电动车跑,看看都需要采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是用户最关心的,设立一个标准,字段是什么,然后把字段确立之后发布任务,让全国电动车主把他身边的站点发现出来,勘查,用我们的APP上传添加。截止到今天用户帮我们采集的站点全国3460多个,覆盖170个城市,收录的充电桩30000多个,APP的服务对象就是老百姓。解决了找桩问题之后,用户的痛点发生了转移,凡是下了我们APP的用户基本找桩不是问题,剩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能不能充电的问题,这就牵扯到互联互通。我们都已经跟三家运营商做对接,用户通过我们的APP也能看到三家的状态。总结一下:我们能够帮大家带来一定的业务导流,让用户知道你的桩在哪。如果打通支付,会带来更大的流量。我们还有用户分布热力图,站点热力分布图,对比之后发现哪些充电站分布是不合理的,把信息反馈给运营商。由此实现建桩资源的共享。用户建桩需求非常强烈的,对于买电动车的用户,核心需求就是能不能在家安装,在家或者目的地解决充电问题。我们也在发动用户来发现周边可以建充电桩的地方,通过APP反馈给我们,然后我们再反馈给运营商。我们一直考虑如何同时满足运营商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互联互通也是我们一直倡导,一直跟各家谈,现在互联互通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如何更好互通,更深层次的互通,这是后面一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