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福建长安在哪个地方好玩的地方 长安哪个山好玩的地方

长安村

马尾亭江·福州

长安村口的牌坊和16层楼高的感天大厦

长安村,名字听起来很大唐,却是一个隐于福州市东端的小村庄。它隶属于马尾区的亭江镇,全村港澳同胞、海外侨胞4000多人,遍布世界各地,是一座著名的侨乡。

它东临闽江,与琅岐岛、长乐区隔江相望,依山傍水,田园风光,宁静质朴,总是不经意地触动游子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

村里的小湖、亭台楼阁

长安村原名“唐官”(如此看来,还是跟唐代有渊源的),林姓乃村内大姓,最早从长乐六里的唐官村(今属营前镇,改名长安村)分迁而来,饮水思源,亦定村名为“唐官”,后衍生成“塘湾”,再往后,随着郑姓、萧姓、卢姓等多姓相继迁入,村名也由俗到雅,改为“长安村”,寄托了乡人祈盼“长治久安”、“长居而安”的美好心愿。

村口的牌坊和“感天大厦”如今已成为长安村的地标性建筑。

思源亭,寄予村民饮水思源的浓厚情感

长安境

漫步长安村,村子干净整洁,也很安静,齐整的水泥路两旁,一栋栋别墅洋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些小洋楼还颇有些年代感了。这些楼房,见证了长安村的富庶,也承载着华侨海外谋生的筚路蓝缕。

鳞次栉比的小洋楼

一些小洋楼还颇有些年代感

在村东麓的山头顶,有几座当地侨胞乡贤出资捐建的公园,如凤冠公园、宝锦公园、山德公园等等,碧树红瓦,交相辉映,给村子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也寄予了他们对故土乡园的深情眷恋。

侨胞乡贤捐建的公园

在宝锦公园前有一座“塘湾民城遗址”。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07~1567年),系当地居民为抵御倭寇侵犯而筑建。据明万历《福州府志》、清乾隆《福州府志》、民国《福建通志》等史料记载:“塘湾民城,在闽县合北里,明嘉靖间造。”

民城建在山顶上, 城墙呈“一”字形,城墙南北走向,长约100多米,两边砌花岗石叠砌,内用黄土夯实,城外濒闽江,城内为民居,如今,遗址基本不存,只有一小段墙址残存。它长81.9米,厚3.1米,高2.5米左右,被杂草所覆盖,颇有几分苍凉沧桑之感。若不细看,以为只是普通石头砌筑的围栏而已。

残墙北端有座“闾山大法院”,南端与一座简易民房相连。1992年12月,塘湾民城被马尾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塘湾民城遗址

闾山大法院

从山顶下山,在山脚处有一座类似北京天安门城楼般的寺庙,名为“西岩寺”,牌匾上写着“感天宫阙”、“感天城楼”,盖因寺庙系由旅居中国香港、美国的侨胞成立的“感天长安海内外益善会”所重建。

感天城楼

在西岩寺的后院石壁上,有一块宋代石刻,上有楷书“仙苑”二字,落款为“晦翁书”。据传是庆元三年至四年(1197~1198年),朱熹为避伪学禁,寓居长安村时到此留刻。

宋代石刻,据传由朱熹寓居此地时题写

村中,还有侨胞出资兴建的长安小学,方便村民的孩子们上学。在他们眼中,孩子是未来,是希望。长安俱乐部则是供村民们日常休闲娱乐之用,喝茶聊天,下棋打牌,简单而质朴的快乐。

长安小学和长安俱乐部

闽江潮涌,无语向东。古村依旧,往事如烟。

离家的脚步,渐行渐远,乡恋总是割舍不断。就算走得再远,不改的乡音,故乡的原风景,总在午夜梦回时分,在游子心头萦绕徘徊。

来源:闽声传媒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福建长安在哪个地方好玩的地方,长安哪个山好玩的地方,东莞长安哪个地方好玩,福建哪个岛好玩的地方”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