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的广西实践
光明日报调研组
编者按: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脱贫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通过“调政策、强基建、配产业”帮扶模式,以“一户一策”加大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户真正能够“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深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凌云县,河池市天峨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县等地,就广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
百色市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镇洪幸福家园。熊桂余摄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是广西深度极度贫困地区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这些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极大。要改变这些地区贫困群众的生活,易地扶贫搬迁是根本出路。
2017年以来,广西举全自治区之力,创新性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贫困群众从“山窝窝”“石头缝”中搬出来,从源头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截至2019年11月底,广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全部建设完成,精准核实搬迁对象16万多户71万人。其中,50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贫困户15万多户,分散安置9002户,搬迁入住率达100%。全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和入住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1.百姓从“不愿搬”到“乐意搬”
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乐里镇百花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放眼望去,崭新高大的住宅楼房鳞次栉比,宽敞整洁的水泥巷道纵横贯通,孩子在休闲广场上嬉戏打闹,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呈现出一幅景美人和的幸福画面。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像我这样祖祖辈辈住在大石山区的贫困户还能搬到县城,住进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小区居民谭刚团说起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既期待又兴奋。
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华社发
谭刚团以前居住的浪平镇弄陀村地处大石山区,常年干旱缺水,住的是木瓦房,雨天漏水,冬天透风,一家4口的生活来源靠种四五亩玉米。和谭刚团一样,大石山区群众基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只有搬到环境更好、交通更便利、资源更丰富的地方,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
通过精准识别发现,广西居住在深山石坳的贫困群众达数十万人,如此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广西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可世世代代居住在山里的群众故土难离、乡情难舍,搬出去能否住得好、怎么谋生,是压在易地搬迁贫困户心头的大石头。“有人离不了根,不想搬;有人不信天上掉馅饼,不肯搬;还有人觉得搬出去没意义,不愿搬。”田林县委书记彭斌说。
为解决群众“不愿搬”难题,广西采取灵活有力的工作措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组织各级帮扶干部蹲点入户,耐心细致地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各地积极创新安置方式、实施机制、产业帮扶等工作,逐步摸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百色市凌云县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思路,推进易地搬迁与城乡
柳州市融安县隘面村扶贫微车间为搬迁群众提供工作岗位。新华社发
建设、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旅游扶贫等深度融合;河池市天峨县强化基层党建、社会公共、产业就业、治安管理四项服务,创新推行“四围绕、四服务”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和谐、文明、富裕、平安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城;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探索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就业、产业、保障、管理”一体化新模式,推行支部建设规范化、队伍建设精细化、党员服务网格化“三化”建设,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为压实易地扶贫搬迁主体责任,广西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点”工作责任制,实行包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监管、搬迁入住、后续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稳定脱贫、考核验收的“八包”责任制,大幅提升搬迁入住率。同时,坚持住房建设与后续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因地制宜实行“一户一档”“一户ー帮”“一户一策”,加强就业创业和产业发展政策扶持,解决搬迁群众发展之虑、后顾之忧,群众纷纷从“不愿搬”到“乐意搬”。
2.写好搬迁“后半篇文章”
“跟党走迎来温馨小康,迁新居告别穷乡僻壤”“瑶乡搬迁住新居,笑脸迎春添异彩”……在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那利安置点小区,一幅幅大红的对联抒发着群众搬迁后的喜悦之情。“对于鼓足勇气告别故土的群众,‘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要让他们‘稳得住’,还需布局好配套设施,解决生活发展的后顾之忧。”凌云县委书记伍奕蓉说。
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凌云县推行“1+N”模式,即在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建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群众就学、就医,让他们搬得放心、住得顺心、过得舒心。此外,完善配备警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文化活动室等,引导安置点管理工作向现代规范社区管理模式发展。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侗族妇女在扶贫就业工坊里交流织锦技艺。新华社发
河池市天峨县按照“五通、七有、八化”标准,全面落实搬迁安置点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小区绿化、环境洁化、市容美化、污水净化、垃圾无害化、出行公交化。安置点还依托壮乡文化、瑶山文化等乡土民俗文化,开展“送戏剧、送电影、送春联”及“天天山歌会、夜夜广场舞”等文化活动,贴心做好群众服务,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在搬进巴马瑶族自治县六能移民安置点之前,麻勇剑一家住在东山乡弄刚屯,他和父亲均为慢性病患者,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弄刚屯离县城很远,去一趟医院非常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麻勇剑和妻子常年外出广东打工,年幼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年迈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
搬进移民安置点后,麻勇剑和妻子就在小区内的电子厂上班,既能获得收入,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医院离家很近,看病非常方便,小区内超市、电子厂、幼儿园等配齐配全,孩子能在城里的好学校读书,政府还给我家低保兜底。”说到易地扶贫搬迁的好处,麻勇剑感激不已。
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搬迁群众在小区里聊天。新华社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老大难”问题。广西针对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帮扶、个人参与相结合,加强贫困地区卫生队伍建设,推进贫困人口医疗费“一站式”结算,降低他们的医疗负担,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优化易地搬迁政策措施基础上,广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聚焦安置区后续发展,强化安置区(点)产业扶持力度,完善搬迁后期各类扶持政策,完善安置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增进搬迁群众民生福祉,高位推进后续扶持工作,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3.多措并举促就业致富
走进东兰县向阳新城易地搬迁安置点内的东兰汉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流水线上一派繁忙,员工们身穿统一服装,忙着加工电子产品。返乡务工青年韦永兵说:“每天上午8点上班,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相比外出打工这里生活成本低,不用离家漂泊,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一举多得。”
“贫困群众易地搬迁,最担心的是就业收入问题。有稳定收入来源,才能让他们留得下来、住得放心、过得安心。”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说。该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和时尚创意产业,并在13个乡镇149个村(社区)建设“扶贫车间”,同时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东兰龙华技能培训中心,推动农民转型为新产业工人。
为盘活劳动力资源,天峨县出台易地搬迁后续发展方案,采取引导外出务工转移一批、工业园区安置一批、扶贫车间解决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一批等“九个一批”模式,着力解决搬迁户劳动力就业4676人。
贫困户在百色市田林县潞城瑶族乡锦瑶服装厂扶贫车间工作。黄艳琼摄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区+就业”“就业扶贫车间”、粤桂扶贫协作劳务输出……广西各县(市、区)因地制宜,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扶持创业等途径,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引导和帮扶就业,确保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看到新希望。
为让群众“离乡不离土”,田林县将安置点“老乡家园”周边村庄土地出租流转,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姬松茸、柑橘、油茶、芒果、蔬菜等产业,探索“村园共建、群带群富”发展模式。
目前,广西10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均确定了“5+2”特色产业,5000个贫困村确定了“3+1”特色产业,后续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基本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发展、能致富”。各地在后续产业扶贫上进行积极探索,统筹解决搬迁户就学、就医、就业、创业等问题,让搬迁户获得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
4.党建引领扶贫“深融入”
“过桥见水到长安、永远不忘党恩情”,这是天峨县扶贫搬迁安置点“长安家园”住户张近现自己写的一副对联,既表达了搬迁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又展现了他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让贫困群众“搬得进”,更要让他们住得安、留得住。广西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管理中全面发力,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推动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区50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设立党组织378个、自治组织682个,搬迁群众有了“主心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为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天峨县创新安置区后续管理方法,实现“四个全覆盖”。一是党组织管理全覆盖。建立社区党委、管委会和党支部、居委会以及小区党小组,设立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找到归属感。二是群众自治管理全覆盖。聘请搬迁群众担任环卫工、保安、水电管理员等,对社区事务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三是大数据管理全覆盖。融合“智慧天峨”大数据应用,把搬迁群众的信息纳入“移民搬迁大数据平台”管理。四是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将安置小区内的交通设施、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社会治安等划分为四个网格进行管理,建立健全民警治安巡逻、警民议事联席会等制度,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党建为切入点,将党建阵地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东兰县在全县27个集中安置点建立党支部或者党群理事会管理服务机构,根据安置区管理需要成立群众自治组织,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5.关于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思考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指出。从广西的实践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既要规划产业配套,又要抓好基层党建,带动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既要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网络,又要盘活搬迁地区的劳动力,实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而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还需多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要统筹协调“聚合力”。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由“大建设、大搬迁”过渡到“大扶持、大管理”阶段,需要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易地扶贫搬迁扶持和管理政策,在安置小区规范化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集中发力,把扶贫搬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等结合起来,探索地方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要志智双扶“斩穷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贫困户送去了“及时雨”和“指路灯”,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支点,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亟须纠正极少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扶志”与“扶智”并举,通过感恩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提振搬迁群众的精气神,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让比着干、争脱贫成为共识。
三要注重长远“搬文化”。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多涉及少数民族群众,要着力做好民族文化的迁徙、传承与保护,想方设法留住“文化的根”,实现“搬人也搬文化”。尤其要解决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群众生活习惯的冲突,推进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搬迁居民和睦共处,携手共建新的家园。
(光明日报调研组成员:周仕兴、吴琪)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