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一汽大众汽车文化公司,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文化有限公司

范希军 一汽-大众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有其独特且有情怀的企业文化。如丰田享誉全球的精益化管理,又如福特的平价车使命,再或者互联网企业Google自由、民主与宽松的工作氛围等等。

◎ 《汽车人》记者 吉盼丽

一汽-大众,作为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经过25年的发展与沉淀,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这些启示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一汽-大众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范希军表示,25年来,一汽-大众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转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流程,培育了一连串“创•享高品质”的独特文化理念。

质量第一

工作中如果发现问题,一汽-大众员工的第一反应都会追问是“哪个流程出问题了?”范希军说:“这就是长期耳濡目染形成的一种良好文化机制。”这也是范希军到一汽-大众以来最深刻的感受。范希军先后在一汽股改办、一汽轿车、一汽集团调研室、一汽富维及一汽技术中心等部门担任过不同职位,对一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丰富的了解与认识。

在他看来, 25年来,在中德双方股东的支持下,一汽-大众形成一种兼收并蓄的做事态度,既传承了一汽人的“忠”、“严”、“会”的传统,也吸取了德国大众严谨、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最终融会贯通,形成了一汽-大众学习、进取、合作、创新的企业文化。

一汽-大众25年的发展,创造过奇迹,也经历过低谷。

但范希军坚持,企业的核心文化,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从没放松。围绕这个出发点,一汽-大众在员工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2000年期间。他将这一阶段成为一汽-大众发展中的困难阶段。

当时,一汽-大众由于产品线单一,市场不景气,股东不满意,直接导致了员工工作情绪的不稳定。对此,一汽-大众一改之前员工激励方式,将负向激励改正向激励,鼓励大家发现并解决问题,激发了员工重视质量、关注质量,人人为质量献计献策的热情,在一汽-大众员工中彻底形成一股“产品质量无小事”的风气。

大众车也因此成了汽车品质的象征和代名词。其中以“捷达”最为典型,25年累计销量超300万,并创下了一箱油跑1952公里的奇迹。从市场和用户的直观感受看,质量显然已成一汽-大众车型最鲜明的一个注脚。

有了好的企业文化与发展理念,然后呢?

聚力员工

企业文化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呢?一汽-大众的4万名员工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但这样的凝聚力也并不是最初天然就有的。

建厂初期,合资企业在当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大部分身处一汽大国企的职工来说,他们并不是很愿意到一汽-大众来上班的。

范希军在接受《汽车人》采访时,将最初的1992年-1996年总结为创业阶段。原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耿昭杰曾提出“要集一汽集团全厂之力支持一汽-大众的建设”,让一群有理想、有情怀的汽车人紧紧团结在一起,突破时代的局限,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一汽-大众也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先锋力量和汽车产业的主力军。

2000年-2006年,被范希军定义为一汽-大众的成长阶段,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迈过30万辆的管理坎,转变经营思想迫在眉睫。在他看来,中德管理团队16字经营方针“市场导向、管理创新、质量至上、技术领先”中,将市场放在首位有着战略性的意义。一汽-大众这一历史阶段的调整,将用户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切围绕用户出发,以销售为导向,平衡各方资源,真正完成企业在管理能力上的跨越,为后来百万辆跨越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跨越百万辆,即一汽-大众2006年-2015年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系和管理能力上是否能具备百万辆的能力。这不仅是数字上的跨越,更是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跨越。

相应地,随着销售目标的不断突破,一汽-大众的员工凝聚力建设也日渐提升完善。“干事搭台是最重要的。”范希军说:“企业有了明晰战略,员工来到企业是“有活干”的,才可以实践出真知,可以提升才干。一汽-大众就是要为员工提供好的干事平台、好的学习平台、好的工作平台”。

让每一位来企业的员工感到家的温暖,是一汽-大众一直追求的目标。

“一汽-大众不仅关注员工职业发展,还会重点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对于不同的年龄群体,特别是华南基地、西南基地,公司做了心理健康辅助体系,践行家文化,使企业这个大“家”运转良好。”

着眼未来

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鲜花,那站在25周年这个新的起点与高度上,一汽-大众接下来在企业文化上会有哪些新的突破呢?

范希军告诉《汽车人》,企业文化建设现已被一汽-大众写入2020战略,未来总体思路是不断践行“创•享高品质”核心理念,将一本好经念到底,深耕企业“家”文化的概念,将其从员工扩展到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几大基地,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共进共赢,同时要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为员工干事搭好舞台,勇于担责创新,保持文化先行的发展姿态。

纵观一汽-大众过去25年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让一汽-大众成为消费者心中质量的保证,成为了每个员工的骄傲,成为了东三省长春的骄傲,更是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走在长春基地的工厂里,仅仅是和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工人聊天,你都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身为一汽-大众人的自豪感,看到他们对一汽-大众企业文化的推崇,对造好每一辆车的真挚追求和对企业高度热爱的主人翁心态。

相信在这一造车文化理念的熏陶下,一汽-大众接下来的25年定会带给中国汽车产业更多惊喜。

(《汽车人》记者/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一汽大众汽车文化公司,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文化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文化有限公司”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