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2016中国重卡销量“2016年重卡销量?

出品|车谈会深度组

主笔|赵妙琳

责编|袁桂远

每个时代都有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网红。

比如在动乱不安的时代,网红是具有号召力、领导力的人;在文字激扬的时代,网红是能妙笔生花,以文字引发共鸣的人;而在当下的宽频时代,只要你敢于展现自己,被大众看见,便是网红。

不过,我所说的网红,并没有太多局限,有流量有热度,便可称得上网红。

网红不仅可用在人身上,这一词也可以用在餐厅、电影、甜品、运动等上面,把它放在汽车上,也并无不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也有不一样的网红汽车。

在合资企业当道的时代,网红汽车是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在“新四化”风起云涌的现在,网红汽车是理想汽车,而在未来,这座城市的网红汽车,或许将变成小米汽车。

北汽主宰的时代渐逝

北京,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都,是曾经荆轲仗剑要辞别的燕京,是陈子昂吐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幽州,还是让老舍夸赞其秋日堪比人间天堂的北平,只是如今,我们更愿意称它为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名号于一身的北京。

它与天津、唐山形成的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了31%,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均有涨幅,唯有汽车制造业下降了12%。

我认为,它不进反退的汽车制造业,虽与疫情、芯片荒等有所关联,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近年来已经渐渐陨落的北汽集团。

北汽集团,可以说是北京自汽车制造业发展以来长期不可更替的主体,作为我国汽车工业最早一批的发起者之一,它的发展状况也是这个城市汽车产业的缩影。

回顾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大跃进时期,它在1958年所自主研发出的“井冈山”牌汽车,是大跃进的产物,虽然因不够成熟并未批量生产,却也正式打响了北汽集团整车制造的第一枪。

后来,它自主研制、生产了北京牌BJ210、BJ212等系列越野车,北京牌勇士系列军用越野车,北京牌BJ130、BJ122系列轻型载装汽车,欧曼重卡、欧V大客车等产品,以及合资生产了北京Jeep切诺基、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品牌产品,这些均可以称作当时的网红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因为与韩国现代、德国戴姆勒两位重量级搭档合作,整个集团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阶段性发展,再加之08年奥运会的推动,北汽集团在2009年实现124万辆的产量,实现收入1166亿元,跨进了“百万千亿”级的汽车集团之列,也成为了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后面几年,北汽集团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上升状态,2013年其销量突破210万,跻身财富500强,一时风光无限,如果北汽集团能一直维持这个走势的话,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争一争国企一哥的位置。

但世事无常,近几年,由于汽车产业的结构发生变化,北汽集团靠着合资产品“打天下”的策略已然走不通,自2016年全年销量达到284.7万的巅峰时刻后,北汽集团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2020年,其销量已经跌出了200万辆的行列,去年也才堪过150万辆,所以在其它国有汽车企业纷纷放出成绩单摇旗呐喊的时候,北汽集团这边也稍显安静。

话到此处,不难看出北汽集团正陷入一个较为尴尬的发展瓶颈期,而在聊其窘境之前,我们不妨先转过头看看同为地方汽车制造业的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

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数据,2021年集团累计销量为546.35万辆,连续16年保持国内第一,旗下新能源车供不应求,新能源车全年销量达73.26万辆,同比增加128.93%。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堪称神车,全年累计销量达39万台,问鼎新能源年度销冠,也让旗下的五菱品牌成为民族品牌单一车企销量第一。

另一边的广汽集团销量虽不能媲美上汽集团,去年全年累计销量(214.4万辆)依然保持在200万辆以上,且实现了同比4.9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集团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不断突破,其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更在整个集团中销量增速一枝独秀,2022刚开年,它便已经拿下了首月16031辆的开门红,连续9月销量过万。

回到北汽身上,在一众自主品牌纷纷报喜开门红之际,它依然悄无声息,可能是2021年235万的销量目标实际只卖出172万辆的情况,让它并未拿出勇气公布今年集团的销量目标。

不过,据了解,今年它的重心将放在自主品牌身上,计划冲击130万辆的自主品牌年销量目标,其中北汽新能源(含极狐品牌)目标销量为30万辆。

然而,北汽新能源目前状况并不太好,不仅公司高管被爆贪腐,还有巨额亏损的压力,根据北汽蓝谷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继2020年巨亏64.8亿元后,预计2021再亏损48亿元到53亿元,两年内亏损超百亿的重压,实在让它很难喘气。

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去年累计销量不过为26127辆,其中被寄予“救命稻草”厚望的ARCFOX极狐品牌全年累计销量仅为4933辆,所以集团此番对其提出的目标,只能夸一句“胆大”。

除了北汽新能源,细数集团旗下的多个自主品牌,好像没有哪个能真正拿得出手。

北汽绅宝名气越来越小,近年更一直占据车质网的投诉排行榜前十;北汽福田因贸然推出宝沃品牌连年亏损,费了不少力气才存活下来;没有好产品的北汽昌河沦为了代加工厂;曾在SUV市场风光一时的北汽幻速已经半凉;在MVP市场搞不出名堂的北汽威望被停产。

北汽集团多个自主品牌说是全军覆没都不为过,集团能存活至今,不过是靠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勉强自保,去年北京奔驰59万辆和北京现代36万辆的销量,撑起了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只是随着今年合资股比取消限制,北汽集团「躺着赚钱」的日子又还剩多少呢?

作为北京汽车制造业的主体,对合资品牌过分依赖,不过将整个企业逐步边缘化罢了,而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发的新品牌中,其网红身份早已被取而代之。

小米汽车落户,或再次打乱布局

在北汽这颗长期闪耀的巨星光环逐渐黯淡之际,北京出现了新的网红汽车:理想汽车,它的出现,为进入发展瓶颈期的北京汽车产业注入了不少活力。

虽然跟北汽比起来尤显青涩,但理想却是一家不宜小觑的企业,不仅是因为有敢于“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当家CEO,更因为它在新势力品牌中的绝对影响力。

据理想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累计销量为90491辆,尤其是最后一月,14087辆的销量创新高,直接打乱了蔚小理的排名,今年一月份开门红,继续保持了销量过万的成绩。

说起来,在蔚来、小鹏、理想三家企业中,理想的销量往往是处于垫底的位置,以至于在多次排名之后得出了蔚小理的结论,虽然排名偶有变动,但大多为万年老三的位置,即便去年最后一月销量暴涨,但年度总销量还是以千辆左右的数据被蔚来压了一头。

毋庸置疑,理想仅靠一款理想ONE车型,成功引爆市场,但据了解,它的产能一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去年6月,它的订单数突破1万,但因芯片问题,并未能交付1万辆,而随着产品越来越畅销,它的产能压力也将随之加重。

目前,理想可装配的生产基地只有常州工厂,年产能为10万辆,接近去年全年的销量,但当市场需求加大,这将远远不够,但据了解,该生产基地正在建设新车间,完工后将实现产能翻倍。

此外,去年理想还收购了北京现代一号工厂的厂房和土地资源,用于生产纯电车型,预计明年年底投产。在高速扩张期,理想除了需解决产能问题,完善产品矩阵、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也迫在眉睫。

在理想急于摆脱产能、产品单一桎梏的同时,小米汽车选择落户北京,让这个城市的汽车产业,再喧嚣起来,这个新企业,或许也将成为未来的网红。

虽然小米属于跨界造车,但比起恒大、宝能等房地产集团,格力、奥克斯等家电品牌,不少人更愿意对这个在智能科技方面有所建树的企业报以信任的态度,或许它的到来,会让北京的汽车产业布局发生巨变。

而小米汽车选择北京,不能说是必然事件,但一定是高概率事件。

一方面,本身小米集团总部便在北京,对于雷军而言,开展汽车制造这一全新项目,熟悉的环境和已经掌握在手的优越资源,更有利于推动项目的开展。

与此同时,智能化是小米汽车的重要定位,有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更能满足其远高于普通企业的人才需求。

根据北京去年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三城一区”将会建设主平台,打造全国科技中心,开始“大抢人才”,在此节点,首都的企业落户将会大宽松,北京将优化引进人才落户机制,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员工给予落户优惠与倾斜,小米汽车大概率也是被政策规划所吸引。

另一方面,放眼整个中国板块,没有哪个城市比北京更需要、更能容纳小米汽车。

合肥虽然是新能源发展的“福地”,但已有蔚来、大众新能源等先后落户,其资源竞争相对激烈;虽然小米在武汉成立了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帮扶了近百家企业,但此处同时也是东风阵营的盘踞地,难以靠此前的付出赢得资源倾斜;而上海更不必说了,不仅有国内汽车巨头上汽在,更有特斯拉这一大boss,选择上海无疑是大冒险。

反观汽车产业逐渐边缘化的北京,北汽集团多个自主品牌扶不上墙,北京现代品牌越来越吃力,唯余一家北京奔驰还有点向上冲的劲,有一定实力的理想汽车也是一位新兵,也就成功吸引了雷军。

当然,这并非是雷军一个人的选择,相信北京对小米汽车的到来也是喜闻乐见的。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小米汽车、小米未来产业园、小米创研中心作为新建项目赫然在列,小米智能工厂二期作为续建项目也在其中。

或许北京也已经预料到,小米汽车的落户,对整座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可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积极助推其项目建设。

而除了小米汽车,这份100个重大科技创新与高精尖产业项目名单中,丰田、理想、北京奔驰、福田戴姆勒等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项目也赫然在列,可能也是去年不进反退的汽车制造业对其有所刺激。

据悉,小米汽车方面将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两期建设整车工厂,其工厂累计年产量预计为30万辆整车,按照规划,小米汽车首车或许将会在2024年实现量产和发布。

离计划还有两年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只是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变幻莫测,小米汽车要在北京、在汽车市场干出一番天地,动作可能要再加快,毕竟跨界倒下的巨头可不在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小米汽车,特斯拉设计中心也将在北京设立全球设计中心,为全球市场开发在中国设计的汽车,实现马斯克此前所说的在特斯拉增长最快的市场实现制造、设计等方面的本土化的承诺。

特斯拉此番,想必是不满足于只局限于上海的发展,而是将集团延伸到首都,招揽更多人才,而这一举动,也可能也会引发一场与小米汽车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一个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另一则是未来汽车行业的潜力股,这场战争,可能会异常精彩。

然,不论是小米汽车落户首都,或者是特斯拉设计中心在京的设立,都将对这个城市的汽车产业产生重要意义,或将在2022年直接刺激首都汽车制造业的增长,于北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此外,小米汽车的到来,或许有助于这个城市的汽车工业摆脱对于合资品牌的依赖,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北汽集团、理想汽车也将迎来更大的压力,说不定在压力的驱使之下,理想的扩张步伐将加速,缺少活力的北汽也将焕发新机。

车谈君观察

这几年来,眼看着地方汽车制造业、国有汽车企业蓬勃发展,不少人对于曾经也风光无限的北汽应当是扼腕叹息。

此前华晨集团正式宣告破产重整一事,让人哗然,因着北汽与华晨相同的国企背景身份,自主品牌技术薄弱、过度依赖合资品牌的共同点,不断有人提出质疑:北汽会否走向和华晨一样的结局?

因合资股比全面开放的大环境,在自主品牌方面缺少建树的北汽,靠北京奔驰这个利润奶牛持续生存的时间应该不多了,如果它不能在汽车产业变革里加快动作,被市场抛弃或许也是它的最终命运。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网红,如果想要长盛不衰,需不断变动、不断更新,面对分去自己曾经的网红聚光灯的理想,北汽应当是慌张的,奈何仍受制于合资依赖,多个自主品牌也无法助其重拾昔日辉煌。

虽然北汽集团的未来不可预测,但北京汽车产业的未来似乎已经明朗,理想汽车持续发力,小米汽车重磅加盟,或许会对其城市主体企业产生重击,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将成为首都汽车产业的一记响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2016中国重卡销量,2016年重卡销量,2016年中国手机销量,中国重卡每年销量”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