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连续12年入选,2021年以868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榜单第85位,较2020年提升15位。
2020年,深处疫情漩涡的东风公司还能取得如此成绩,再次证明了其实力所在。从1969年于十堰开始大规模建设,经过52年的发展,到如今成长为一个更市场、更现代、更活力的大型汽车集团,这都是东风公司不断修正发展方向、改革前进、自我蜕变的结果。
正如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所言,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关键是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体制机制。东风公司人力资源领域的改革,作为内核,一直支撑着其滚滚向前。
在笔者看来,东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有三板斧,一是整个集团的精兵简政、瘦身健体;二是在传统基础上,为提高效率而推行的“三支柱”转型;三是另立炉灶,在新业务单元——岚图汽车上,开展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探索。
“大象瘦体” 与时代共舞
为了在行业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东风公司早在2017年便提出了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五化”战略,并率先布局。
与此同时,为了搭建与企业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组织体系能力,东风公司大力推动内部改革,制定了《“十三五”改革发展纲要》,明确了改革目标和路径,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办公室。与一汽集团“全体起立”的改革方式不同,东风公司将改革目标分解为七大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重点落实、阶梯式推进。这七大任务分别为:优化事业布局;调整管控模式;推进混合所有制;规划公司治理;加强三项制度改革、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深化党建和文化建设。
其中,“三项制度”改革是东风公司向市场化转型的核心,它以绩效与薪酬优化为动力,贯通目标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绩效激励体系,通过正向和负向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从2018年起,东风公司通过建立入口严格、出口畅通、优者激励、劣者淘汰的市场化用工机制,实现员工的“能进能出”;按照“选聘市场化、管理契约化、薪酬差异化、退出制度化”的原则,全面启动高管人员岗位契约化管理,推动实现员工“能上能下”;选聘职业经理人兼用公开招聘方式进行,入选者固定薪酬部分不高于总薪酬的40%,收入着重突出业绩导向,严格按考核结果兑现,真正实现“能高能低、能增能减”。
在改革的过程中,东风公司同步做好聘期考评和职级竞聘后半场思想工作。同落聘和未聘任上岗的人员开展谈心谈话,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制定改善对策;对于续聘和晋升的人员,则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其履职尽责。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东风公司持续推进总部管控模式的调整,以“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为载体,在提升决策与运营效率上寻求突破。为长远发展考虑,东风公司在年轻干部的培养上下功夫,一方面选派人员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PSA等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加大干部团队中年轻干部比例......
这些只是东风公司改革的一部分,纵观东风公司的改革历程,“对内”改革体制机制、进行人事调整,“对外”优化整合业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前”谋品牌向上寻发展。
通过一系列稳健的措施,东风公司逐渐实现了精兵简政,人员规模从2016年的18万过渡到如今的13万,使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以一种新的风貌立于竞争之林。
“大象转身” 提质增效更进一步
如果说三项制度改革是东风公司人力资源改革的主旋律,那么“三支柱”转型则是其将之继续深化推进,不断迭代落地的有力抓手。
据东风公司原人事(干部)部总经理、专项工作负责人温良回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戴维·尤里奇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式后,他就开始思考“三支柱”模式的应用实践,但囿于当时体制机制的局限,便去南方事业部开辟了一片试验田,当时企业薪酬的分类,营销的分层,研发、生产和采购体系与国企完全不同,员工人数不多但创造的效益却非常之高。
与此同时,随着东风公司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职能型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跟不上集团的发展步伐。2016年,各方面时机成熟,温良从南方调回总部任人事(干部)部总经理,在进行了深入探讨后,东风公司决定建设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
经讨论验证后,为了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客户、服务业务,东风公司率先推进总部人事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并确立了“三步走”建设规划。人事共享服务中心以“做中国最具客户价值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为愿景,以“效率倍增、成本减半、规范达标、客户点赞”为目标,按照市场化、契约化、共享化、数字化和扁平化运行模式,全面推进人事共享服务业务实施。
新入职员工在东风公司人事共享服务大厅办理手续
通过外事服务、职称考评、人事档案、人员入转离、薪酬核算、社保办理、人员招聘等12项业务,持续为东风总部、东风商用车、东风有限、东风股份、东风技术中心、岚图汽车等集团所属单位提供共享服务。
从偏居一隅到成立2000平方的武汉总部办公室,从最开始的27人扩展到185人的员工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人事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东风公司人事共享服务中心高级经理罗江波介绍说,目前共享服务中心业务集团覆盖率达69.6%,省内覆盖率达84%,共享服务业务领域人服比提升144%,今年1~5月份为集团节约成本5457万。共享服务中心独立后,人事部从8个处变为4个处,人员编制从60多个减至一半,从系统效率优化上来看,成效显著。
罗江波还表示,未来人事共享服务中心将独立成一个利润中心,向全集团、全行业提供人才服务,致力于成为集团内的中智公司、汽车行业最具价值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总部员工“人人向往”的地方。
“小象出世” 岚图独立展新颜
改革一直在路上,东风公司除了在成熟主体上进行“瘦体转身”,更在一个全新的领地——岚图汽车上进行探索,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岚图,对于东风公司而言,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全新”平台,采取全新的战略、全新的商业模式、全新的机制以及全新的市场化团队。
岚图在团队招聘上注重吸收多方力量。据岚图人力资源总监陈锐介绍,岚图汽车目前总人数接近2500人,来自200多家公司,其中研发人员几乎占据一半,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来自不同的行业,组成了多元化研发团队,给岚图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和蓬勃的生机。
岚图在组织架构上压缩层级,趋向扁平化管理。在推进一项任务时,具体担当人和最终决策人之间直接对接,中间层(具体担当人的直属领导)的作用则在于控制节点和进度,以及提供必要的帮助。这种不同于传统科层制的汇报方式,可以大大省去“上下”、“来回”沟通的时间,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在岚图,内部信息“透明化”,管理层的OKR对下属员工保持公开,组织里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CEO的OKR,以确定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和位置,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信息的共享和透明,还可以减少员工消耗在日常事务中的时间,从而提升效率。岚图还弱化层级,彼此以“老师”相称,工作的时候不分部门、不分级别、不分资历,不必揣摩领导的心意,大家坦诚相待、就事论事。“平等”的风气,可以大大降低员工间的沟通成本。
岚图将自己定义为“造车新实力”,它既拥有东风公司在战略、技术、人才和资金领域的全力支持,又结合了广大造车新势力的灵活创新机制,探索出了一种“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事实证明,就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八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岚图FREE凭借过硬的实力,一举斩获“高端电动品牌领导者、场地竞速赛冠军、最佳操控奖、性能标杆奖、最佳续航奖”等11大奖项;岚图FREE上市43天销售3689辆,岚图确实配得上“造车新实力”的称号。
在向新“五化”转型升级的当下,作为东风公司磨砺的第一把利剑,岚图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背负的压力也很大。有梦想、有品牌、有组织、有渠道的岚图将会崭露怎样的风采,让我们拭目以待。
后记:
还记得2017年,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力度空前。最为瞩目的莫过于徐留平北上一汽,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果说徐留平的改革是“疾风骤雨”式,那么竺延风则是“和风细雨”式,一个高调激进,一个低调稳健, 虽然方式不同,但各有其效果。
一直以来,东风公司稳中求进,不断地校准方向,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谋求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使机体更为矫健灵活,并在新兴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东风公司的改革成效,离不开每一个在转型中的“东风人”。
温良,这位人敬人爱的人事(干部)部老领导,为了更好的进行领导班子梯队建设,带头主动退出现岗,三经讨论才如愿以偿......罗江波和陈锐,都曾是人事部的“老人”,他们毅然放下央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拥抱“不确定”,谋求新发展,分别到共享服务中心和岚图去创业,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
在改革进程中,东风公司不是简单直接地引进新人、延揽“空降”,或是用一些新工具“取而用之”,而是从企业到个人,都在全力进行着转型和蜕变,才有了现在生机勃勃的东风公司。
众人一小步,东风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