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发表了一篇《广告公司“大创意时代”渐成往事》的文章,标题很吸眼球,内文却与标题不符。通篇并没谈到什么是大创意,只是重复“ 4A不行了,广告公司要转型做营销咨询”的老套言论。
10年前我看了一本“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书,同样是标题党的做法,彼时我就在个人微博上写了篇“好笑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博文: ,那是还没有新浪博客。博客还保留当年的错别字,不改了,还是当年的味道。
Al Ries 偏离一线太久,在书中尽是武断的对比。比如:用雪佛兰和福特来作比较,说雪佛兰大概花了4点几亿的广告费用,而福特只花了3点几亿的广告费用,销量却是福特的高,然后得出结论说广告作用很微。10年后,中国经营报的这篇文章也玩这一套,用东方仁德和北京奥美丢失大客户的例子,来说明“策略+创意”的4A模式,也就是作者所谓的“大创意时代”开始没落。
08年金融危机,沃尔沃、陆虎被卖、通用破产重组,行业的短暂挫折难道就说明汽车时代渐成往事了吗?我还看到蓝标收购广告公司,宣亚重金投入硬是要砸出个广告公司出来呢那为什么公关公司纷纷要进入这个“没落的广告行业”呢?
什么是大创意
既然谈的是“大创意时代”,那么就来谈谈“往事”一文乱用术语的“大创意”。“大创意”不是“往事”作者理解的“策略+创意”所谓4A旧模式,“策略+创意”只是作业步骤,是“饭前要洗手,洗手后再吃饭”的流程而已。公关、数字行销同样也需要策略和创意,策略和创意不行,公关和数字行销的结果同样也不行,GIGO垃圾进垃圾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创意的关键词是“媒体中立”和“关键接触点”。“媒体中立”指的是你的创意不能只在广告上玩得欢,要在公关、数字媒体或线下活动上也能保持同样一个idea的精彩,大创意可以很顺地在任何一个传播渠道上都起神奇的化学作用;“关键接触点”指的是能在哪些渠道去强化消费者的品牌体验,这些渠道可能是等公交的时候,也可能是上网的时候,甚至上厕所的时候。
“大创意”一般由广告公司发起的,但是并不全由“广告”技能来承担,如果这个创意适合先在SNS炒起话题,那就先从互联网玩起;如果适合KOL来炒起话题,那就先从公关做起,甚至公关和数字两者结合--事实上现在我们也很难分清哪个是公关公司做的,哪个是数字传播公司做的,大传播的概念已让这两方面的专家必须合作,或你必须具备这两种能力。当然广告,譬如户外、影视包含网络视频创意,同样可以引发话题,甚至更强悍有力。
回忆一下,在中国你看到多少具备“大创意”的传播战役?
大创意时代
如果从策略和创意的能力来讲,中国的大创意时代根本就没来临,何谈往事?不信,你打开电视机、上网看看,优秀的作品凤毛麟角。中国已经进入21世纪10年代,仍然充斥了“把消费者当傻瓜愚弄”的叫喊式自爽式广告,唯一进步的是制作上有了进步而已,对比美国60-70年代的极具洞察力的广告,仍然令人汗颜。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广袤的市场也越来越容忍不下没有打动力的广告,这是好事情。在中国广告进入大创意时代之前,首先要进入专业时代。靠拉皮条、靠关系的广告公司不适应这个时代是正确的事,他们正在退出竞争,让步于心怀“大创意”的专业广告公司。“往事”一文提到的风驰和福来的退出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们本来就不是专于品牌创意的广告公司,他们靠做媒体中介发财的好日子到头了。现在做媒体生意也没那么容易,广告主越来越要求内容的创新和整合资源的创意。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公司的退出,正说明中国广告进入了专业时代,进入了“大创意时代”的前夜。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只是一个重要的消费者接触点而已,因为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更多不怎么看电视报纸的消费群体,他们被互联网深深卷入。但是,道路就是道路,上面如果跑的是运垃圾的车,他也只是一条运垃圾的路。
互联网思维鼓吹互动,这本就是“大创意”的应有之义。试想,如果你做的传播战役,没有打动力,无法激起消费者共鸣和行动,也就是说没有互动,那还叫创意吗?一个没有和消费者互动的创意,放到互联网上,同样也不会有互动,如果硬要有互动,就只有数据造假了。这种事还少吗?荷兰外交大臣评论克里米亚事件时说了句有趣的话:“如果它看起来像匹马、跑起来也像匹马,那么它通常就是一匹马”。是的,如果一个互联网活动方案,看起来无趣,玩起来也无趣,那么它通常就一定是无趣的。这时候,不要看什么大数据,相信自己。
一个卖999元的花,哪怕脑子被驴踢了,也能知道它肯定活不下去,那怕它披着互联网思维的外衣。不是给车子装个电池和iPad,它就成了互联网汽车了,对吧。
互联网传播要求反应快,所以微博微信上充斥了没有Art美感的画面(或是从Getty上盗个画面下来)和段子式的快餐文字。但是,创意的执行,不能因为你是要给互联网用的,它就不需要拍照、修片、手绘,合成,流程省不了,如果一味要快,那么广告公司就只有想个执行简单的创意。如果明天客户的商场就要开业,你也只能加班加点做个容易执行的创意,从色稿到完稿无缝衔接,记住,这时候并没有互联网的催促。
不能为互联网而互联网,而忘了策略和创意的本真-解决生意问题,你说要拍个微电影,然后就弄个草台班子整一个拖沓冗长的微电影,一打开你就想关掉;你说要口碑传播,就给你来个话题规划,看似面面具到,却没有一个有打动力的话题。
记住,垃圾跑得再快也是垃圾,而且互动也不是互联网的专利。
营销咨询
谈到营销,就要重新定义什么是广告了。传统上,广告被归入4P的其中1P-Promotion,虽然这个词并不准确。现代意义的广告,其实是大传播的概念,是精准的品牌策略+直指人心的创意概念+整合传播的执行。很多优秀的广告作品,并不只是平面广告+影视广告。我们经手的传播案例,也有不少甚至连广告画面都没有的,但你又无时不刻能感受到这场品牌战役背后的创意。
如果说品牌策略是“把营销的机会真正变成机会”的话,你就必须介入营销,却探寻营销是否真正发现了生意的机会。这谈不上广告公司转型,这是品牌前端的前端,你必须要做到,事实上很多广告公司包含4A,早就在做这一块。只是4A谦逊,明明懂营销但不吹自己是做营销的而已。一个做媒体的都能去培训、去做营销咨询,更有策略和创意头脑的广告公司,难道还不行?
巴菲特说: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现代中国广告也就30来年的历史,潮起潮落,现在到了专业主义的时代了,“大创意时代”正在来临。让“往事”变成“往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