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复刻版赛车成为一时的潮流,而作为摩托车中的顶上明珠,赛车更是重中之重。雅马哈在那个年代发布的TZR250,一举改变了二冲程复刻摩托车动力不足的局面。而已经开始研发赛车的本田则紧随其后,推出了NSR250R(MC16),作为本田最受欢迎的车系之一,NSR系列的大幕是也是从这个时候拉开帷幕的。
这股浪潮从8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赛车复刻版的浪潮和公路赛事密不可分。那时候最受欢迎的排量摩托车是250cc-400cc为主,而在这两个类别的混合耐力赛中,4冲程的400cc摩托车在动力方面一直保持着巨大优势,直到雅马哈的TRZ250出现改变了在这个局面。
本田的NSR250R的原型车最早是1985年推出的,当时型号是RS250R,也是本田的主销商用型号。随后本田在86年10月正式向市场投放了NSR250R,作为一种全新的2冲程摩托车,NSR和RS共享了曲轴箱和气缸,以及主车架和前后悬架,但风头被雅马哈掩盖,直到稍后全新更改后的NSR推出才改变这个局面。
NSR250R采用了全新设计的90度V型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马力45马力,这个动力水平搁在现在,吊打市面一众车型。布局上面发动机和化油器平行安装,前后排都是向前排气,并且配置了RC阀,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改变排气时间。进气使用了曲轴箱簧片阀,排气距离ATAC更远。RC阀门的使用加上用了扁平阀化油器,让整车的扭矩不是从某个范围立即增加,而是会平稳地上升,即便你是在中转速区间,也是逐步增加扭力,这种新动力的特性也成为了NSR的标志。
车架则采用了名为ULF(超轻型车架)的铝制双管车架,而且车身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这款发动比较纤薄的特点,让发动机成为了车架的一部分,并且结合本田独有的“眼型”横断面结构,实现了轻量化、高刚性、低座椅高度(750mm)的车型特点。
在1988年,本田进行了改版,改进的亮点是让这款车成为世界第一款采用计算机控制PGM化油器的车型,内部命名为MC18,无论从制动、前悬架以及排气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89款的发动机则采用了PGM-II二代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油门开度来综合控制空气燃料消耗 、点火正时、排油率以及RC阀的操作。
本田后续对这款车陆续还进行过更新,1990年的MC21升级了PGM-III,同时对正时点火进行了修正和更精细的控制,可以在8000-11750转速之间获得梯形功率,同时在3250转获得最大45马力输出。而1993年的MC28则用了本田全球首创的PGM记忆卡系统,具有防盗效果,增加了排气布局自由度。在赛道时,可以通过HRC引入内存卡编程改写的方式,让整车搭配HRC卡和赛车套件最大可以达到70马力的动力输出。
写在最后,看得出来本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NSR250R这个传奇系列投入了众多在当时领先的技术,也让这款车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车款。你们对于这款车如何看?欢迎留言讨论及分享!
作者: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