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车男子将老人撞倒后,谎称取钱一去不回。嫌疑人全程戴着头盔,看不清面容,车牌模糊不清破案难度重重。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渭滨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连续6天奋战,最终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车牌没看清、头盔没取下 线索少之又少
11月16日8时30分许,在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与东三路口人行横道处,一辆摩托车将一名85岁老人撞伤。事故发生后,嫌疑人将老人扶起,谎称家就在附近,回家取了钱带老人看病。此后一去不回,失去消息。
民警接到报案后迅速赶赴医院,由于事发突然,老人受到惊吓没有看清车牌,而监控中男子始终没有取下头盔。民警在事故发生地周边走访,群众看到嫌疑人将老人扶起,以为嫌疑人积极送医,就没有过多关注,更没人留心车牌等信息,案件一时间陷入僵局。
调取大量视频资料 锁定车型
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渭滨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很快启动逃逸事故侦破预案,民警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向外逐步辐射,先后调取沿线单位,公交车、出租车的监控视频影像12份,时长共计8小时。
查看监控时民警发现,嫌疑人男子在东三路路口处曾向路边招手,仿佛在和人打招呼。民警立即与距离嫌疑人男子最近的一辆面包车车主取得联系。很快民警发现这名面包车车主从事装修工作,还是名工头。“认识我的人很多,但好多我叫不出名字。”面包车车主积极配合民警调查,他告诉民警,很多工人也是驾驶摩托车携带箱子赶工。这和事故中车辆信息非常相像,民警在调查了大量装修工后没有任何发现,案件进入死胡同。
民警再次将视线转入嫌疑人驾驶的车辆,11月19日锁定该车辆为黑色有自制尾箱的本田WH125—11型摩托车,民警还确定了肇事摩托车的行驶轨迹。
细心观察仔细询问 嫌疑人露出马脚
虽然民警确定了以车找人的思路,但由于肇事摩托车车号不详,案子侦破最终落到繁重的查证排查上。根据模糊的车牌信息,民警对60余辆车、10余人进行排查,逐一见车见人。11月20日,袁某进入警方视线。袁某称自己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其父名下有一辆陕CW85**号本田WH125—11型摩托车,但该车被他父亲于去年出售,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也联系不上实际车主。
在和民警交流其间,男子手机聊天提示音不断。细心的民警发现该男子的母亲在人民街有一皮冻摊位。但袁某坚称自己家的摊位不主动提供送货生意,偶尔送货由摩的代劳。“皮冻利润本就不大,摩的送货,能包住成本?”民警对男子的话产生怀疑。
迫于压力投案自首 男子交代事发经过
渭滨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王昱多次给袁某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并告诉袁某第二天民警将前往他母亲摊位调查,还告诉袁某民警必须要见车,让其回去抓紧时间联系车辆实际使用人。
11月21日,一路民警在人民街走访调查,了解到平时袁某家的皮冻主要由袁某驾车送货,袁某迫于压力向民警投案。
据袁某交待,事发当天其驾驶陕CW85**号摩托车从人民街市场出发,去宝鸡市渭滨区清姜东六路送皮冻,在事发地东三路路口人行横道处,将由东向西过马路的一名老太太撞倒。在扶起老太太后,担心要承担赔偿责任,便骗老太太说自己去取钱而驾车逃逸。
11月29日,袁某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驾驶证记12分,罚款2000元的处罚。伤者周老太太腰椎骨折,经过数日治疗刚出院回家休养。
民警提醒: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第一时间应停车救人,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切莫心存侥幸,致他人生命安全于不顾,民警将对交通肇事逃逸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