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我们生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境。过去三年中,《悦游》从未停止寻找的脚步,一个个好去处因此被人发现,引人前往。山水、村寨、都市、滋味、手艺……我们从一期期杂志中分门别类地撷取了100个关于中国的秘密,与你分享。这是100中国之美的第5篇,我们选择了20类或植根乡野或藏身大隐之市的手艺,代表着20种值得你细细咂摸的手工艺之美。1.古建修复
举世瞩目的乾隆花园倦勤斋修复项目结束后,故宫与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继续开展合作,不仅是符望阁,整个乾隆花园都被纳入修复计划,全部工程预计在2019年结束。古建部的赵丛山工程师带我走到修复工作室门口时,几位工作人员正将一件形制好似槅扇的木器装车准备运走,“要运到符望阁装上”,一位老师傅告诉我们。木器修复室内来自符望阁的大件物品基本上都已完工回装,但我依然有幸得见一扇底层为楠木、表层为沉香的双层槅扇,雕工精细,让人赞叹。玉器修复室内众人都在专心忙碌,一位师傅的工作台上摆着一件百宝嵌炕罩,我凑近细看,只见花纹繁复、颜色多变,“这件东西上镶嵌用的材料有牛骨、螺钿、玉石、青金石等等,非常复杂,工艺水平极高”。
2015年6月号《故宫九零后》
2. 银器
自从仙鹤成群降临、翩然起舞的传说诞生,这座位于大理最北、紧邻丽江的小城便开始以“鹤庆”为名。茶马古道的兴旺带来商旅如织,丰饶的银矿催生出娴熟的锻银技艺。人们说,借由鹤所赐予的好运,鹤庆银匠们的双脚踏遍了连马帮也未能到达的远村深寨。或许是对那段奋斗心怀敬畏,当故道上的马铃声渐远,鹤庆的“小炉匠”们仍然坚守。
2015年5月号《鹤庆银光》
3. 铁打黑金
中国自古就有打造铁器茶具的传统技艺,跟紫砂壶相比,铁壶更霸气,即使气味再浓烈的茶,铁壶都能将它统一进自己的性格里面。比如熟普洱这种不以香气见长的茶,就是水软而醇厚,铁壶则是冲泡此类茶叶的不二选择。毕竟匠人是靠手感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铁壶手作人李共标觉得铁壶更像是“他该做的东西”。
2016年5月号《老手艺,新守艺》
4. 徽墨
“灯盏碗烟”是唐宋以来的制墨工艺。从烟房、烟灶、烧烟原料到青花烟碗、铸铁灯盏、篾制碗夹等均一应古制,用此点烟法取得的墨灰细腻、轻纯,再和以冰片等名贵中药材,用驴胶等粘合,即成高档墨锭,保证了古法徽墨的“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品质。
2016年2月号《徽州心学》
5. 年画
津西古驿杨柳青,其年画被推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手艺人以绝学联通古今,让盖天盖地的门神、喜滋滋胖滚滚的娃娃,在承祧与探寻中绵延生色。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成长史,也是艺人们闲坐爱说的故事。
2015年2月号《杨柳青青似画中》
6. 骨木镶嵌
看得见的遗产保留在了慈城中,看不见的那些则被交予了慈城人。骨木镶嵌手艺传承人甘金云,17岁便在宁波工艺美术厂学习,手握凿子分寸不乱。由于骨木镶嵌所用的红木、黄杨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坚硬而脆,雕刻难度大,甘金云练就了“落刀无悔”的功夫,作品从“五谷丰登”的吉祥图到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现实生活,如一气呵成的立体卷轴画。为了更好的艺术效果,他以木雕“高嵌”与牛骨、黄杨“和嵌”配合,构成丰满多层次的平浮雕,让平常的家用器物进入收藏品行列。
2015年7月号《守艺慈城》
7. 鸟笼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山东即墨大欧村的鸟笼制作始于明代,全村三百多户人家将手艺共同传承了下来。“早在顺治年间,祖辈做的鸟笼就开始送往北京。现在,村子里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会做。”浓眉大眼的吴金昌正坐在家中作坊里,慢悠悠地往笼底插细竹,一根接一根。没过一会儿,笼子的半边做好了。
2015年5月号《即墨不寂寞》
8. 大阳钢针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手工制针业曾一直是大阳镇的支柱产业,直至19世纪末。在西镇针翁庙的碑文中,可以看到百余家制针字号。事实上,手工制针的工序非常复杂,小小的一枚钢针要经过72道工序,大阳镇为此早就细分了市场,有人家专门负责打孔,也有人专门负责磨尖……今天,我想在大阳买到一柄如李连五手持的手作钢针已经是件不可能的事情,现代化工业的进驻让妇女们远离了针线活计,而每家每户都会备用的针也多半来自类似李连五对面的那间同时出售塑料拖鞋和红头绳的小芳饰品店,这些钢针经常用不了几次便会折断。
2014年6月号《古法晋城》
9. 泥塑
溯到官窑时代,一个瓷器从泥巴到成品得经历72道工序,而这些技艺“分别掌握在72个家族手中”,对于像王丰年这样的现代制陶师来说,必须一个人把这些功夫全都学会,“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作品都远不如官窑时期的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依然每天蜗居在南锣鼓巷的作坊里,围着窑炉、雕刻泥塑,一待就是一整天。
2016年5月号《老手艺,新守艺》
10.潍坊风筝
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1369年,杨氏先族由四川梓潼县迁来,带来了刻版印刷技艺,定居后根据山东民俗创造了杨家埠木版年画。从明朝起,杨家人开始把年画融入风筝制作,这便有了“放到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杨俊有今年已68岁,依然每天坐在套色彩印年画的作坊里,边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边熟练地给雕版上色。掐指一算,这个活计他已经做了五十多年了。
2014年8月号《潍坊:鸢都行》
11.晋绣
事实上,除了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外,晋绣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曾经生活在白银帝国、乔家大院中富甲一方的商贾就是晋绣最好的主顾。我在红萍手工刺绣的展厅里看到一双绣花鞋垫,鞋垫的花样古拙可爱,就像红萍刺绣的招牌作品“发财兔”一样,即便是多次获得国家大赛金奖的晋绣极品。即便兔子的毛发、眼睛都如工笔画一般活灵活现,但也只是一只可爱的兔子。
2014年6月号《古法晋城》
12. 弹拨尔
几位县里干部和我们一起站在克尤木·卡迪尔家里的葡萄架下,他正拨弄着一只弹拨尔,唱着一首忧伤的木卡姆。在五六十年前,加依村里便陆续有人以制造乐器为生,现在,同样因为制造乐器,该村也让新和县出了名,在整个新和县,加依村尤其富裕,这从克尤木腼腆又自信的笑容中就能感觉出来。
2015年7月号《把心留给阿克苏》
13. 漆线雕
将瓦灰、桐油、大漆混炼在一起做成漆线泥,然后徒手搓成需要的粗细,一点一点贴到需要装饰的底胚上——可能是雕像、泥塑,也可能是杯盏、磁碟——然后再等待阴干,上色,贴金,漆线工艺从头到尾都需要匠人纯靠手工完成。
2016年5月号《老手艺,新守艺》
14. 陶瓷
进了景德镇近郊的三宝村,还得往东南行十余里,才到“三宝国际陶艺村”。李见深的作品,囊括“新官窑”系列瓷器到“新民窑”柴烧陶器。其中的雕塑马系列,暗含白驹过隙,又应和马年,被评论为“与完美相比,更像一种随意性的挥写”。浑厚古拙的美感,源自三宝的柴烧。这种古老的陶瓷烧造方式,以松木和杂木作燃料,在不同窑温的炙烤之下,产生无法预期的釉色变化和肌理效果。三宝柴窑初建于2000年,每天数十名工匠用古法生产陶瓷和制陶工具。
2015年8月号《不如归去做神仙》
15. 谢馥春
姑娘们揣测中的“天然工艺”,在谢馥春位于东关街东段的门店兼传习所中便可得见。步入其中,仿古门扇和花格窗棂便将游客的熙攘嘈杂阻隔在了街巷之外,让人得以穿越回那个“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的扬州。两进院落里,有配置香粉的中药原材,有装着头油原料的瓶瓶罐罐,还有制作大小鸭蛋粉的木制模具。墙上巨细无遗的介绍和滚动播放的视频让人能迅速一窥个中奥妙:融合冰片、珍珠粉与谷物粉的鸭蛋粉香气原来得自中药药香和鲜花熏香;头油是将炼好的菜籽油日晒夜露后再缸内阴窖,于秋分前后用新鲜桂花泡制而成;胭脂的“胭”属于整朵摘下的红蓝花,“脂”的稠密润滑则得益于动物油脂……
2015年6月号《扬州走着瞧》
16. 绒花
杨家惠偶尔还是会不计成本地用绒花做一些画作,虽然这个活计真的很费时费力:将染好的蚕丝压在桌上,垂坠下去并捋顺开来,再将两根细细的铜丝置于蚕丝前后,手轻轻一捻,蚕丝就绞进了铜丝中,被固定住了。接着将蚕丝剪成所需要的长度,手拂使其蓬松开来,才有了“一条绒”,用时大约一分钟。而一朵普通的绒花,常需用上近百条绒。我尝试了一下,看上去很简单的工艺实践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首先蚕丝没有梳好,其次手捻的力度不对,加上剪出的丝线过长,根本没法蓬松开来,手忙脚乱了两三分钟,也只能以浪费做结。
2015年6月号《扬州走着瞧》
17. 油纸伞
我们一路打听着开到油纸伞匠人郑映海的家。老人正在二楼削伞柄,荆竹的竹屑随着机器的运转片片脱落,老人时不时停下来感受光滑度和圆润度,反复打磨。一刻钟后,两个伞柄做好了——对89岁的郑映海来说,这已是一门“唯手熟尔”的手艺。老人从院子一角拿出五六把制作完毕的小花伞,一把把撑开。伞面涂有一层坝子油,每把的图案均有细微差别。这样的伞能用上十年。老人告诉我们,从劈竹、削龙骨、绕线、裱纸一直到熬坝子油、上油、绘画、做柄,一把要做上两三天,但售价才55元。中午时,郑映海的二儿子和媳妇从田里回来了,二儿子是目前家里唯一继承老人手艺的,但也只在农闲时帮忙,真不知道这精湛的技艺会如何传袭下去。
2015年5月号《在那遥远的地方》
18. 造纸
昨天,我们刚从泾县回来,那是中国最好的宣纸产地。东汉年间,蔡伦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纸,他想造出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有一天,孔丹在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流水终年冲洗让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做成宣纸。
2016年2月号《徽州心学》
19.中式服装
楚艳平时就是中式衣款不离身,工作室的布置也是典型的中式摆放,条案、古筝、大小茶碗、屏风,让你觉得置身一种语境,就应该慢下来好好聆听那些挂在人台上、用丝绵织物缝制的衣物向你悄然述说的故事。楚艳依然坚持用天然染料,她向我们展示各种矿石、植物,然后带我们去车间演示如何把这些物质中能为植物染色的物质提取出来。2016年5月号《老手艺,新守艺》20.毛笔
事实上,一支毛笔完工,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兼、钝、齐、压”四个步骤。“兼”就是把制笔的原料主豪混合一些配豪,如羊毫、兔毫、狼毫等;“钝”就是在笔上刻字;“齐”就是齐毫;“压”就是压齐板。现在,杨凤琴正用一只牛骨梳反复梳齐打理着笔毫,从水里捞出一根根仔细地挑拨梳理着手中的毫毛,整个配毫的过程都要在水里进行。
2016年2月号《徽州心学》
文章来源
《悦游Condé Nast Traveler》往期
策划:悦游编辑部
插画:明子插图
原文编辑:爱迪生微信编辑:Steven
搜索微信号“ 悦游CondeNastTraveler”,获取更多精彩旅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