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摩托车新感觉A9跑车

keniou

如果说摩托罗拉的情怀是源自手机,那HTC的情怀则是源自于安卓了吧?从G1到G4,再从钻石到初代的one,哪一台不是玩家当年的大爱?可惜谷歌在在逐步完善安卓的时候,HTC却慢慢的迷失了,近几年虽不断改进,一步一脚印的改善自己,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未曾出过一款大热的机型,直到A9的出现,算是小热了一把,也算是让众多HTC粉心中看到了一丝亮光。几年来HTC从M7与M8开始发力,在M9之后进一步优化推出的M9+,用户体验逐步改善,并终于在去年恢复了盈利,2015年下半年推出各方好评的A9,对复兴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A9。

从我个人来说,我对HTC的情怀是源自于VIA,当年VIA以绵薄之力与巨人inter在PC市场战得火热 ,最终专利官司让VIA惜败退出正面战场,作为一名老DIY甚是难过,这是这种感受让我对王雪红创建的HTC情有独钟,那时候HTC在中国的品牌还叫做多普达,HTC也还在WM系统深耕,当年也是绝对的主流啊~~可惜跟错了大哥,WM没落了,然后就到了大家熟悉的安卓HTC年代,然后大家都懂的,又低迷了...你说王雪红这辈子起起伏伏也算是精彩的人生了,而且依旧战在一线,令我佩服至极,这不低迷了一段时间的HTC,去年开始盈利了,今年A9又小火了一把了。

当年红极一时的Diamond

许多玩家对HTC的态度,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最终多少HTC粉由粉转黑 ,从当年M7毛糙的做工,到M8那400W像素摄像头(有实力却不适合市场)及必花的后相机镜头,M9终于换掉了祖传400W像素,可惜810集体病让大家都很受伤,M9+把810给换掉了,可换成了联发科还以旗舰定位发布,再加上祖传双下巴,依旧被部分客户吐槽不已,这几年HTC的设计师思维方式确实缺少市场营销意识。那最新的A9呢?是否依旧有HTC数年来的犯下低级错误?是否还有着各种HTC祖传的毛病?作为第一款使用骁龙617芯片的机器,它有啥优缺点?一款中端机如何在台湾市场掀起一股小热潮?请看下面的评测,让我来为大家一一揭晓。

当年号称刷遍天下系统的一代机皇HD2

在我们开始评测前,我们先对A9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HTC One A9是HTC宏达在2015年10月21日发布的中端产品,定位在One M系之下,Desire系之上,共有两个配置四个颜色(大陆版多了个金色),下图是台湾HTC官网的A9界面,其中16G/2G折合人民币约2935元,32G/3G折合人民币约3135元。

台版两个配置的差价仅仅200元,简直感人....

而在中国大陆发售的HTC One A9,售价2799元,相比台湾同版本便宜了135元左右,目前只有一个配置(16G/2G)三个颜色,缺了高配版本与红色,有趣的是颜色的命名方式也改变了。

A9有几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

第一款非谷歌亲儿子的骁龙617产品;

Qucik Charge 3.0快充(需日后升级ROM才支持,目前是2.0);

Android 6.0系统;

支持存储卡扩充成为内部存储;

蓝宝石的摄像头保护盖(为何这个都算特点!用过HTC M8的都懂);

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五点了吧~

好吧请原谅一个M8老用户受伤的心...

上面实际只有四点,第五点就是M8老用户的怨念...

另外,第2点说到的Qucik Charge 3.0快充目前暂未实现,官方宣传网页说明如下图,与国行官网客服咨询升级Qucik Charge 3.0快充的具体时间,客服答复暂时无法确定。

A9的外观设计争议不断,无非就是与iPhone相似的外观,HTC也回应说早年HTC就这样设计过,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谁抄谁其实已经无所谓了,近几年大众的审美在苹果三星等大公司的导向下,都朝着一个良性方向发展,设计相似性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对用户来说,手机好用最重要,至于侵权与否,那是厂商去考虑的事情,何必纠结太多。

盒子正面充满密密麻麻的黑点,密集恐惧证患者是否会心里起毛?其实这个盖子的设计,是呼应了HTC独有的HTC Dot View™智能立显技术,智能立显技术是通过充满密集孔洞的手机屏幕保护壳实现的,可惜官方没有搭配智能立显皮套送测。

下图即是HTC智能立显的外壳,国行官网A9专用款售价299元~三色可选,后续如果有机会,会专门对智能立显套写一个晒单(厂家看到这个希望你懂),其实这么特别的东西,厂商下次随手机送测会更好一些, 这句话可不是玩笑,是发自内心的一个建议。

背面简单的提到了A9的规格请看下图,在此不再细表。

以下是HTC的全部配件,比较良心的是A9配备了入耳式耳塞,而且还搭配有两副替换耳塞。

需要说明一点,A9目前支持Qucik Charge 2.0快充,日后会升级支持3.0快充,但A9配备的电源适配器是5V的,并不是符合2.0快充标准的版本,为确定我的这个观点,特地咨询官网客服此电源适配器是否能让A9达到最大充电速度,客服答复购买官网出售强力版电源适配器才可以实现,这一点比较可惜。

下图为A9标配电源。

下图为官网在售的电源适配器,售价为149元,可以看到该电源适配器侧方是有快充2.0 logo的,不知道是客服对业务不熟两者实际是同一款电源适配器,还是确实如此。

下面是一些静态图,具体内容在图片晒完后再进行点评说明。

首先是单身狗状态的~~

下面是找到失散多年兄弟状态的....

晒完图,说说A9的做工与手感:5寸屏幕的手机对大部分男生是单手可控的范围,重量仅143克,对于我常用的iPhone6P 172克舒适了许多,没有过于沉淀的感觉。四角与四边的弧度与iPhone基本一致,仅在四边与背板衔接处的弧度略微不同,加上都是属于金属材质,且我测的这台A9与iPhone6P都是银色的,使用起来的手感与iPhone6非常相似。在手感上来说,A9是我今年摸过最舒服的手机之一了。

做工上,A9是我用过HTC中最好的,没有之一,与iPhone对比也是旗鼓相当,需要吐槽的是sim卡槽与TF卡槽,两个卡槽手机壳表面衔接的银色部分与卡托盘是分体设计,链接处松垮垮的,不知道是设计初衷还是细节不到位,好在卡槽插入后没有任何松动的情况,而且卡槽除了刚购买以及要抛弃它这两个时候,基本是不需要取出的,小瑕疵也就无关紧要了。

说完做工与手感再说一下设计,A9外形设计在我眼里能达到优秀的级别,100分来说我能给出85分的评价,最令我欣赏的一点就是A9的外形设计比较中性,与iPhone相似,比如红色的就很适合妹纸,银色灰色很适合男的用,不会像M8、M9设计过于阳刚,缺乏女性市场。其他外观设计的优点大家都能看得到,说说一些个人感觉值得改进的地方吧。

首先说下巴,HTC的双下巴在A9消失了,这是一个老HTC粉的欣慰...但是双下巴没了,下巴依旧那么长是怎么回事?A9跟6P不是一个体型的手机,下巴却一样长,如果是因为做了超薄而导致主板的放置需要这么个长下巴的话也无话可说,但总觉得有一点过了。

顶部的天线口是一条白色的塑条,几乎占据了整个顶部,既然外形能做得跟iPhone差不多了,为何会多出那么大一条天线呢,当然这个天线条个人觉得美感上影响不大,唯一可惜的是没能加入红外线功能在上面,另外黑色款的机子顶部天线也是黑灰色的,感觉更为协调。

屏幕听筒左边是感应器,感应器歪到左上角对处女座的同学是一种折磨吧?如果与听筒平行会不会更好看一些?下面我自己P了一下感应器的位置,左边为原版,右边为PS版,大家看看哪一个感觉更舒服?

另外没有双卡设计在目前来说会丢掉一部分用户,据我所知就算在台湾双卡也是很多人的需求,不知A9研发时为何没考虑双卡槽;没有红外线对一些喜欢用手机做遥控器的玩家来说是一种遗憾;NFC的缺失我也感觉可惜(国行目前不确定是阉割了还是系统屏蔽了),现在通过蓝牙连接的高端音响越来越多,回到家手机刷一刷就播放音乐那种方便真是非常舒服;至于没有MHL功能,我对这个功能没有需求,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比较看重这个功能的?以上的一些功能缺失不知道是否因为A9中端的定位所以去掉了,但我建议手机段位的差异应该区分在芯片、屏幕、摄像头、电池、配件甚至外形设计等关键性内容上,而一些给生活带来便利性的功能,还是给用户提供会更好一些。

骁龙617某种意义上算是615的改版,但是架构上却没有采用4核+4核的架构而是采用平行8核的架构,骁龙617在CPU架构、基带、快充技术等地方都进行了大幅提升,是高通2015年下半年推出的中端系产品。从定位上来说是处于8系之下,6系顶端,但是具体情况如何,请大家参考以下评测内容。

首先是大家熟悉的安兔兔评测,下两图为具体数据。

A9的得分是64946分,这个成绩倒是出乎意料我的意料,原以为会低于联发科芯片(乐视1S在用)实际并没有。安兔兔主要通过UE测试(多任务与虚拟机)、CPU整体性能测试、RAM内存测试、2D/3D图形性能测试以及数据存储I/O等评测采取综合得分的方式,相信骁龙新架构与安卓6.0系统是得分较高的主要原因。

首先采用Sling Shot u 1440P模式进行,得分结果如下:

sling shot unlimited using es 3.1,得分情况如下:

Sling Shot using ES 3.0 1080P的得分情况:

最后是Sling Shot Unlimited using ES 3.0得分~

不知为何3Dmark测试得分普遍较低,感觉分数再低也不至于低到这个程度,不知道是我评测方式不对,还是3D Mark对617暂未支持的原因导致,这里仅仅放出数据,建议不作为参考。

在这里评测采用PCMARK work benchmark里面的Work Performance进行测试

最终得分情况如下:

安兔兔视频评测是安兔兔最新推出的视频评测软件,软件提供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封装格式(AVI、nAVI、DV-AVI、MEPG、MEPG-1、MEPG2、MEPG4、DivX、MOV、ASF、ASF、WMV、RMVB),并以多种码率进行播放,经测试,目前A9支持硬解13种格式的视频播放~具体列表如下,注意,是硬解。

前面提到骁龙617是定位中端的机器,喜欢极限的游戏玩家自然会选择旗舰机型了吧?我下载了极品飞车15进行了半小时左右的试玩,游戏顺畅,未出现卡顿跳帧的现象,未测试更高机能要求的游戏,相信A9在游戏方面能满足普通玩家的需求。

关于骁龙617芯片的初步感受,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好,之前挺担心中端机型使用起来会不够顺畅,结果完全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最长使用的APP是QQ、微信、网页、微博、什么值得买、office这六个软件,日常经常在六个软件间切换,使用数天发现在流畅度上并没有比810芯片慢的感觉,我想新的架构与安卓6.0系统是主要的原因。总的来说,骁龙617是属于一款定位中端,实际性能达到次旗舰级别的芯片,在不追求极致游戏性能的情况下,它的性能完全能满足日常的使用。

下面说HTC Sense,HTC Sense初代是给我带来极大震撼的一款系统UI,下图就是大家最熟悉的HTC主页,HTC老玩家都记忆尤深吧。

当年就是因为HTC Sense,让我一直顶住了iPhone的诱惑(其实是因为穷),直到3GS的出来后才狠心买了开始双修生涯...早期HTC Sense每一个版本的更新,各大安卓论坛都是刷刷刷的帖子,HTC Sense也引领了各种安卓定制UI的大潮,而现在的HTC Sense是如何的?在国产安卓UI越来越人性化(对国人)的时候,HTC Sense是否能跟这些UI平起平坐呢?请看下面的HTC Sense使用感受。

首先现在的HTC Sense主屏页面是这样的

主屏页面熟悉的天气与大大的时钟(抱歉我截图的时候还没去设置天气预报),而在下方的图标区是可以通过点击“工作”的位置进行场景切换,以更换不同的版面放置不同的快捷方式,便于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切换又能减少左右切换版面的次数,这一点做得不错。

HTC Sense采用4*4的版面,未提供5*5的修改设置,国行版自带了少量软件,算比较良心,具体如下图。

下图左边是最左屏的BlinkFeed,就是新闻推送版面,允许自己选择添加不同的消息来源,其中可以添加新浪微博。下图右边是可以添加的栏目,细心的会发现...有些不该出现的东西,咳咳咳...

以上就是HTC三屏的基本情况。

我手上这台是16G/2G的机子,在正常开机情况下有1.2G的可用内存,可用的存储空间有10G,国行版建议配备TF卡便于增大存储空间,因为A9支持将存储卡设为内部存储的功能,建议购买最少UHS-I U1级别的存储卡配合使用。

下面是官网关于将存储卡设置为内置存储的说明:

一定经验的机友都知道,许多安卓手机需要root后通过一定操作才能实现这个功能,没有一定基础无法做到,从使用上来说只用一个存储空间肯定是最便利的。在插入存储卡后,依照官网的教程约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奇怪的是此功能在官方宣传与广告中都未提及,不知道HTC是觉得这功能无关紧要或是其他原因?对国行16G ROM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补丁啊~建议下次升级添加插入存储卡后,弹出选择进行转换操作的提示,避免用户插进去了还当成普通外置存储卡使用,浪费了大好的功能。我专门采购了Sandisk U1 32G 与Transcend U3 32G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是使用软件评测存储卡转为内部存储前后的得分差距,看看有多大变化。

图片内容的顺序是左起第一张无TF卡状态,中间是U1的TF卡转为内置存储后的得分,右边是U3的TF卡转为内置存储的得分。

首先进行的是直接链接数据线进行数据拷贝,拷贝的文件为单个5.5G,信息如下图,数据接口是USB3.0。

测试结果是无TF卡3分40秒90,,U1卡3分38秒31,U3卡3分28秒50,从拷贝文件来说,无卡与U1卡状态速度基本相同,U3卡快了10秒左右。

第二项测试的是androbench,从顺序读写跟随机读写的结果来看,无TF卡与U1卡状态基本相同,而 U3卡状态得分是有所提升,与5.5G文件拷贝情况类似。

第三项测试是安兔兔,从安兔兔的总分数来说,无卡状态最高,U1卡状态第二,U3卡状态最差,而RAM性能分上则是无卡最高,U3第二,U1第一,差距很小,感觉安兔兔在这块的测试受到该项功能影响不大。

第四项测试是U1 SD Bench,通过内部存储一项对比来看,U1卡速度最低,无卡速度得分第二,U3卡速度最高,另外从SD卡测试块也可以看得出,U3卡比U1卡速度快了许多 。

第五项测试的是PCmark,毕竟PCmark的评测是最接近日常使用习惯的了,在PCmark测试下,无卡得分最高,U3卡得分次之,U1卡得分最低。

从多个软件评测结果来说,评测软件的针对性不同,导致出现了部分软件顺序是U3>无卡>U1,部分软件的顺序是无卡>U3>U1的,但无论是如何排序都好,可以肯定的是存储卡转为内置存储并不会带来很大的性能下降,在U1卡与U3卡分别使用两天的时间里,我也完全感觉不出是使用了什么卡或是纯内置ROM的状态,因此,此功能用户可以放心使用,建议尽量选择U3速度的TF卡使用便可。

使用A9三天后,对比M8与M9,A9的HTC Sense简化了许多,HTC的一些特色小部件都被去掉了,它更像是一个原版的系统,而不再是极具HTC特色的Sense,不知道是HTC希望Sense往这个方向走,还是因为是6.0新系统,来不及进一步完善Sense而已?又或者,是国行版Sense才这样?几天下来,被魅族、小米、一加、锤子等深度中国化的系统惯坏的我,使用A9时各种不适应,首先要承认现在A9的系统简单、简约、高效流畅,2G的RAM开机依旧有1.2G可用,但是换来的却是原生、不够人性化的Sense(针对魅族小米等国产UI而言)、部分功能使用上非玩家会不易掌握及不好理解,许多有用的功能需要用户自行安装软件(尤其是小部件)。

下面我列举几个我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

1.安卓6.0在权限管理上进一步加强了,但是HTC Sense未对该功能进行便捷性优化,例如下图中软件安装时,6.0之前同样的界面只是显示软件会获取什么权限但是不允许对权限进行配置,而在6.0是可以在这个位置给用户进行权限配置的,对于老安卓用户来说,可能就不会想到这一步是可以修改的,会习惯性的下一步下一步,如此就导致了软件依旧是获取默认权限,新功能未能得以善用。我自己也是在安装了数个软件后才发现这一点,另外,点击其中一项弹出的选择软件权限状态时,图框命名叫做位置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估计这是安卓6.0官方中文化的问题。

2.安卓有一点我个人觉得做得最不到位的就是通知权限的管理,许多普通安卓用户都不知道通知栏是能按自己需求定制的,结果大量的安卓用户在忍受着各种软件的通知提醒,尤其是一些国产软件在这方面极度流氓。在A9当用户打算去设置通知权限时,会发现在设置里不太好找,原来通知设置跟声音设置放在一起了,叫做“声音和通知”,让人误以为只是修改通知的提示音一类的功能,当你进去后还得一番上划找才能找到“应用程序通知”,找到之后的三种权限的文字描述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如下图。

3.HTC把双击唤醒等手势功能命名为Motion Launch,目前只能实现五种功且无法自定义设置,较为遗憾,建议开放用户定制,这一点魅族倒是做得很不错。

另home键是实体,但是不可以按下去,也未像小米或是魅族在home上开发了手势操作,如双击、长按、home左右上划等的功能,建议开发。

4.虚拟导航栏固定了4个功能,无法由客户进行定制,位置也无法更换,一没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未考虑左手习惯的用户,我本人就是更喜欢左手使用手机,建议下一版本允许客户自定4个虚拟按键的功能。

5.A9现在采用的两级下拉菜单,下拉首先是通知栏,需要需要点击最右上角的图标才能切换到功能快捷菜单,未提供下拉后通过左右滑动切换通知与快捷菜单的功能,也无法定制默认下拉首页的功能。快捷菜单中图标排列,在使用之初一直没找到修改的地方,结果使用了几天下来发现它本身就无法修改...印象中无法修改下拉通知菜单快捷方式已经是在好多年前了吧?M9以及之前的机型一直都是可以修改,A9居然倒退了,期望下一个版本能对此进行改进。

6.HTC Sense自带的HTC输入法,不知道是故意设计的还是本身没有优化好,显示内容总是慢于手速半拍,只要打字快一些,后面的字就得缓一缓才出来了,虽然最后都会显示出来,但卡顿感明显,换上其他输入法后无此问题,因此确定不是机能或是系统问题,建议对输入法优化,避免影响使用默认输入法的用户产品感知。

到了2015年下半年,新发布的2000元RMB以上价位的机子,依旧采用2014年的Sony IMX214传感器,印象中只有HTC A9了(我的印象中),我想是始终还是A9中端的定位导致,不过虽然1年多来采用214传感器的机型达到了海量,但是真正能把214、镜头及图像处理器三者配合好的手机,却是少之又少。此外A9也没有相位对焦,唯一值得欣慰的是A9配备了光学防抖了。

这次对比的机型是我用的上代旗舰iPhone 6plus,之所以没有采用iPhone 6S plus,是因为(穷)作为中端机,再用旗舰来与其对比就不合适了。

A9带有高速摄像功能,因为对这个功能我个人是比较感兴趣的,特地拿出来测试一下,经过测试发现是120帧,对比iPhone6的240帧低了一些,我用A9与6plus同时录了一段,大家可以看一下区别。

首先是6plus拍摄的240帧视频:

这个是视频信息

接下来是A9拍的120帧视频:

6P在高速摄像上是超过了A9,在分辨率上6P的达到了720P,而A9的只有576P,而码率也是只有6P的一半,高速摄像上A9还是属于基础入门的级别。

接下来是拍照功能的对比,直接用图说话,图片顺序是先放大图上6plus下A9,然后是放拍照时的对焦点位置的100%原图,顺序是大图上6plus下A9,对焦点对比图左6plus右A9,图片大家都会看而且配有100%对比,我就不做单独评论了。

首先是白天的对比:

再到夜间的对比:

相机测试总结:

配备了光学防抖的A9是我用过安卓手机里面拍照成功率最高的手机之一,点了即拍,拍完即可收,干净利落,不像有些安卓机点了拍摄后,需要稍等快门才会有反应,咔嚓拍完后,还得再稍等一下才能收起来或是拍下一张不然就会模糊。画质上白天与夜晚差距较大,在白天,A9的成像质量达到了许多品牌上代甚至半代前旗舰机的效果,从白天的样张以及放大图可以看出,A9上的Sony IMX214传感器优化较为到位,照片清晰讨喜,部分对焦点100%原图对比效果也是不输6plus,A9白天的照片色温容易偏冷,但不严重,细节也有较好表现 ,在白天来说A9的拍摄能力可以说是优秀的。在夜晚就略微差了些,为了实现“拍得到”,HTC主要是通过拉高感光度来实现,噪点在略多 ,而且在夜晚抗炫光上估计是镜头组的问题,只要遇到直射的灯光都会产生较大的光线溢出(或叫做过大的星芒?),好在即使在晚上,相机的反应速度也与白天一样,不像部分安卓机在晚上的时候取景画面会出现延迟现象或是拍照成功率大减的情况。

总的来说,A9在白天是一个拍得到也拍得好的相机,而晚上则是满足了拍得到,在拍得好上略微丢分。

关于raw我没有去使用,因为我觉得这个功能噱头意义更大。

A9配备的电池为2150mAh的电池,几乎同等体积的iPhone6与iPhone6S分别为1810mAh、1715mAh,相信A9的设计师为了塞入更大的电池做出了许多努力。

我日常使用基本情况如下:30分钟电话与短信+1小时MP3+约1小时软件+碎片时间使用微信、QQ。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能在第一天早上7:30满电出门,坚持到第二天10点回到家,手机基本还有10-20%之间的电量,跟我的iPhone 6PLUS的续航能力基本相同,如果是出差,在途中3-4小时不间断看电影刷微博微信并间歇玩游戏的情况下,也能支持一整天到晚上10点左右剩余5%-10%的电量,续航较为优秀,当然这样说较为抽象,下面我针对性的进行几项续航测试。

首先是8小时待机耗电量测试,不打开飞行模式,WIFI保持连接状态,未开启省电模式,8小时耗电量为8%。

开启省电模式,同样不打开飞行模式,WIFI连接状态,7小时40分钟5%的耗电量。

视频播放测试,首先采用的是最近下载的一部老电影,徐克的《刀》,视频是早期的DVDRip X264的压缩格式,这种格式的电影基本在1.5-2G左右,分辨率较低,下图是视频的基本信息。

测试使用一半的外放音量与一半的亮度进行循环播放,视频播放4小时后,剩余电量64%,最后直到1%电量时,合计播放了10个小时,可以说是异常强悍啊!

接下里播放的是3.5G的MP4格式1080P视频,具体视频信息如下:

下面是实测视频播放时间,依旧用50%的亮度与50%的外放声音,播放了7小时26分钟之后电池电量降到1%。

因为容量的原因,我没有用8-10G左右的1080P高清电影进行测试,我认为有这样需求的客户不多,大部分客户对视频的需求都是在我测试的两种视频码率之间甚至更低,低码率视频可以在A9上获得更长时间的续航,而高码率视频也能有7.5小时约4部电影的时间,相信这个续航算得上目前的一流水平了。

之前在测试PCMark时发现安卓版一样也有电池续航测试,PCmark的电池测试是模拟用户正常使用设备的情况,如网页阅览、文档编辑、图片阅览与编辑等功能,尽量贴近用户使用习惯,A9测试结果为7小时40分,具有一定代表性。

首先是我在早上出门前电量降到了5%,在我洗漱穿衣的时候我每10分钟前记录了一下,合计25分钟,相信这也符合许多人应急冲一下点的情景,最终结果如下:

第一个10分钟充了12%,第二个10分钟充了也是约12,最后5分钟充了6%,合计25分钟充了30%左右的电量,低电量区域平均10分钟能充电12%,这个速度实在是算不上快充。

下图是A9自带充电器及充电时间,充电器为5V,充电时间为1小时40分钟。

下图是ipad充电器与充电时间,充电器为5.1V,充电时间1小时38分钟,基本无差。

下图是使用华为充电器充电时间,充电器为5V-9V/2A,充电时间为1小时30分钟,略快一些。

下面是使用公牛排插的USB充电口充电时间,排插为5V,充电时间为1小时58分。

目前我手上5种不同级别的充电器对A9充电速度基本是一样的,华为充电器略微快一些,官网出售的15V充电器或许真的可以实现更快的充电时间。

发热本来很正常的,但是最近比较“热门”的810让发热变成一个极其影响手机使用感受的关键点,A9的发热如何是我没拿到手机就很好奇的。

测试时室温为19.2度(不好意思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夏...),A9正常阅览网页看微博刷微信的低强度使用温度为18.8度,因为是金属壳导致还略低于室温...测温点之所以都在摄像头附近,是因为经手摸发现最热的地方是摄像头附近,于是测温以摄像头附近最热的地方为准。金属后盖的好处就是散热好,缺点是冬天不带壳使用冻手。

首先是3Dmark1440P模式测试,在第二阶段跟第三阶段我分别进行的测温,得出结果是25.4度与27.8度,拿在手仅有点温而已。PCmark测温与3Dmark基本相同,最高温度还没有超过27度,在此就不放出测试数据了。

然后是玩极品飞车15在5分钟与10分钟分别进行测温,两次温度都在31度左右,看来极品飞车15算是比较费机能的游戏了,但是这个温度手机在手里感觉依旧是微温。

接下来到我是歌手第二季那一段1080P的视频测试,分别在5分钟与10分钟时候测温,这次终于达到了测试历史新高温度,达到了32.5度,但手感依旧是微温啊...这个温度控制真是太强大了,你让北方的用户冬天怎么用手机取暖啊...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么,NO~NO~NO~

为了搞清楚是骁龙617芯片自身发热量极低,还是A9散热设计优秀,我给A9带上手机壳,播放1080P那一段视频,并把屏幕开到最亮,声音开到最大,塞在了我5斤的棉被下面。

因为得出的结果比较意外!

在这里严重警告一下,各位亲请不要轻易拿自己的手机尝试,尤其是810的用户,烧机了别怨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最终得出的结果是...

没啥用...温度依旧32-33徘徊,捂棉被就增加个1-2度....

看来骁龙617本身发热就不高,而A9散热功底也是一等一的强。

首先是屏幕情况,A9使用的是1920*1080分辨率的5寸AMOLED屏幕,自己算了下PPI约等于415,算不错的PPI了~印象中HTC有好一段时间没有用AMOLED了,这次具体表现如何直接看屏摄,屏摄对比是6plus,左起第一张是原图片,第二张是6plus,第三张是A9,大家先看图。

看完简单的屏摄对比,相信大家都简单了解了,A9屏幕颜色表现细腻,色彩属于略微鲜艳但又不会过头的程度,让人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刺眼感,在夜间也能比较舒服,从定位来说,A9的屏幕已经是绝对的打90分了,记得我说的前提,从中端的定位来说,而不是价格定位来说~

下面看看微距拍摄的文字效果~~使用菱排方式在文字效果上是比P排更优秀的,从微距拍摄来看,即使放到超微距的程度锯齿依旧是不明显,这一点非常不错。

接下来说说音质:

A9配备CHi-Res可提供24-bit的高解析音乐,在没有了双下巴的情况下自然没有了外置BoomSound,因此HTC的特色BoomSound跟Dolby Mobile你只能带上耳机去享受了,插入耳机后设置中HTC boomSound才会被点亮,进入可以选择4个模式,包括耳塞式、入耳式、HTC Pro Studio及其他,在中端机来说在音质上提供这些算是较为厚道的了,另外要说一点的就是既然提供那么多提升音质的东西了,居然去掉了原版播放器放上一个虾米音乐...这真是...说啥好?

对于手机在听个响基础上提供更好的音质我认为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行为,有更好,没有其实也没啥,我没有使用高级别的耳机(其实是没有)以及无损格式的试音碟进行感受,而是使用了森海598、iPhone原配耳机及HTC耳机,听一些日常出门在外最常听的流行音乐。对比的是iPhone 与努比亚Z7 MAX,在仔细去分辨的情况下 ,A9能提供更清晰与与更多的细节,在一些纯人声的环节里,我反而不太喜欢A9各种带有增益的效果,而对于流行音乐来说,A9在低频方面的增益会让音乐听起来更加舒适,虽然会损失一些空间感,但其实出门在外的时候,低频会比空间感更让人容易获得到音乐提供的buff。总的来说,A9提供的音质是中端机型里面较为优秀的了。

这次A9的评测,我尽量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使用与评测,普通使用者有什么特性?可能他除了设置铃声等简单的功能外不懂太多系统的设置,不太喜欢去安装太多的软件,不知道手机出问题是软件还是硬件造成,他们希望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与娱乐工具,而不是一个需要自己花时间折腾的玩意。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说,A9能满足这类用户的基本需求,除了Sense国产化程度不够及改进点中提到的小问题会让这部分用户会有所不适,A9是一部挺适合普通用户的手机。

而从一个G1开始就玩安卓的准玩家来说,我已经给国产手机厂商在价格与系统优化上都惯坏了,我觉得A9做的还远远不够,过于简单的Sense,许多影响便利与舒适性的功能无法定制,一些实用硬件功能被阉割,定价高于许多国产品牌旗舰等等情况,都会让我这类的人抛去情怀与品牌喜好以后,有许多不选择A9的理由。但依旧是前面那句话,从M7开始到A9,HTC一直一步一个脚印的在改变自己,一点点的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我只希望它能更快些,脚步更大一些,让我们重新看到HTC再次崛起,至于靠情怀与品牌喜好是否值得入手A9,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

最后对优点缺点做个总结:优点:

  1. 续航能力一流,日后3.0的快充更是如虎添翼;

  2. 做工手感极佳;

  3. 安卓最新6.0系统;

  4. 摄像头白天成像可圈可点,拍照反应速度一流;

  5. 提供了很好的耳机音质;

  6. 指纹解锁速度一流。

改进点:

sense未对“通知”设置进行专项优化;

sense未对程序安装时的应用程序权限设置界面进行优化,用户容易漏过该项功能;

sense许多操作都过于依靠虚拟导航栏进行,如要返回上一级菜单,是无法通过向右滑动实现的,没法减少虚拟导航栏的使用频率,建议配合第4第5点进行优化;

Motion Launch感应操作无法自定义设置;

未针对实体home键开发手势功能,建议开发减少虚拟导航栏使用频率;

下拉菜单无法定制,下拉菜单中快捷方式也无法自定义,建议优化;

系统自带的HTC输入法反应略慢,体验感觉差,建议优化;

或许是考虑资源库问题,又或许是战略合作问题,sense删除了HTC原版的音乐播放器,换上了虾米音乐,其实原版播放器对于喜欢用手机听歌的朋友来说更加纯粹,当然对于小白用户来说,带有资源下载的虾米音乐会更好一些 ,如果能两者都并存着,相信能同时满足两种类型的客户;

双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功能,A9没有是一个遗憾;

Qucik Charge 3.0暂未实现,建议加快进程;

屏幕下方位置过宽,下一代机型建议改善,另外,那么宽的下巴,home键已经做成实体的放在哪里了,左右两边却依旧留空,大片留白非常浪费,虽然说有虚拟导航栏了,但如果home键两边放上两个可自行设置,且可以设置关闭的非实体按键,会不会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呢?

目前暂无高配版提供,且在这个价位的配置对比国产品牌略微尴尬;

硬件上,不支持NFC、没有红外发射器、不支持MHL...真的是...挺中端的啊,但我建议手机不同级别的差异用芯片、屏幕、摄像头、电池、配件及外形设计等关键性内容进行区分,而一些给生活带来便利性的功能建议还是标配为好;

存储卡转为内部存储功能非常实用,建议加入宣传的内容中,也建议下一版本Sense在插入存储卡后加入提示功能;

既然已经是支持快充Qucik Charge 2.0的机型,日后还能升级支持Qucik Charge 3.0,配的充电器居然是普通充电器,连Qucik Charge 2.0的标准都不是,感觉这点钱不能省啊,因为并不是每个用户都知道适配器还分快充版跟普通版,普通用户亦不会额外去购买快充的电源适配器,他们只会误解A9冲电并不快。

最后,这个定价在台湾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一个价格,但是在国产手机海量崛起的时代,HTC对一溜被雷军罗老师白永祥培养起来的键盘手机青年来说,除了情怀,缺乏强有力的号召力,这些人似乎更认可顶配的硬件搭配各种听起来高端的材料然后1XXX的价格,而至于什么工业设计、舒适度、手感、品牌溢价,那不是这类用户太在乎的东西,毕竟中国从满大街的非智能机时代转变到现在满大街的安卓与ios才短短数年。那HTC的情怀光环能对那些人起到作用?我想是从WM时代开始接触HTC的70后80后们,不熟悉国产手机品牌的大叔大婶们,以及鄙视国产品牌的大腕大款们,前提是他们已经开始厌倦苹果,讨厌三星...如此才有选择HTC的可能吧?这种困局,作为一个HTC多年的粉,也是只能一声深深的叹息。

认真看完的值友,觉得我舔厂商的,请说出具体理由并提供事实数据,以便我纠错,不要以键盘侠的方式不说论点论据只发表个人情感意见,谢谢各位。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摩托车新感觉A9跑车”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