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摩托车也可以秋水

新华网赣州29日电(张道营)近日,“秋水长天 水美中国”采访团调研了赣州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记者经过走访发现赣州的“水生态+扶贫”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在保持青山绿水的同时,大力推进脱贫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赣州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8.37%。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赣州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

图为赣州市石城县大畲村“南庐屋”。新华网 张道营 摄

推进小流域生态治理,青山绿水+脱贫获百姓点赞

周兰英五年前从上犹县城回到了园村老家经营农家乐,记者沿河查看水草长势时,她正在岸边洗菜,竹篮里盛满了自家地里产的水灵灵的白萝卜。

“在县城打工时听说家里的河治好了,还建了漂流项目,就回来开个农家乐,现在每年能挣十多万,比打工好多了。”周兰英的脸上带着笑意。

石城县大畲村村主任黄光洪更是直言,“治理前这里就是穷山恶水,治理后可以种莲、种烟、种水稻,还能发展旅游业。”

大畲村的“南庐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历经风雨仍巍然屹立,现在还有人居住,是游客体验客家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在“南庐屋”旁的一棵大树下,几位百姓正坐在石凳上聊天,年轻姑娘文琦解答了记者关于为何新房子没人住的疑惑,“这是村里统一规划,我们出钱盖的,建好时间不长,有些人家还在装修呢。”

当记者到达宁都县还安小流域时,县水保局副局长符广东站在种满了脐橙的山顶介绍了小流域治理的诀窍:山顶戴帽涵养水源,山腰开垦梯田种果,山窝挖塘筑库养鱼和供水抗旱。

据悉,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宁都县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小流域治理同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思路,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引导治理大户江西省森旺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租用了1500多公顷水土流失山地。

森旺公司的现场管理人员赖佑铭,以前是政府公务人员,退休后来扶贫点工作,带领乡亲们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增加收入,黝黑的脸庞见证了这位赣南汉子对种植脐橙的热爱。

下山时记者遇到骑着摩托车上山干活的李兴亿,他是森旺公司的雇工,年近六旬。他描述了自己的收入情况,“60到80块钱一天,每个月能干15到20天。将山地租给森旺公司的农户,5年后还能分到每亩两成的利润。”

“年纪大了,在外面打工挺难的,现在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李兴亿对家门口的工作显得很满意。

图为赣州市石城县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新华网 张道营 摄

打造水生态文明示范园,昔日荒山变成“金山”

石城县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曾经林草稀疏,农田水利简陋,土壤贫瘠,沙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山治水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建成了“名、优、特、新”的经济果木林,最终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石城县走的就是“水生态+扶贫”的路子。

示范园于2014年10月启动建设,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及广大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一规划设计的方式,将示范园区建设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使水土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性开发。

江西省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这一园区的建设。公司负责人黄小勇,年轻、干练,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已经投资了约两千万。他告诉记者,“自己投资一部分,政府配套一部分。”

黄小勇在深圳有家贸易公司,生意不错。“本来就是想回家开个农家乐试一试,没想到政府这么重视,就留下来了。”在忙着让记者品尝园区产的葡萄时,他眼神坚定地讲了下一步的打算,“把水留住,把山治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赣州市水保局局长何世林对黄小勇的自学能力赞不绝口:“他办公室里讲水保的书比我还多呢。”

“民营水保大户雇当地的农民治理开发,群众可直接获得和外出务工一样的报酬,也进一步推动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石城县水保局的黄宜亮这样解释“水生态+扶贫”的好处。

陈南昌就是回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在铭鸿达公司一个月的收入有4000多元。“以前在广东打工,离家太远,现在可以骑摩托车上班,还可以照顾到家里。”

“脐橙飘香,水保先行”就是生态优先和民生优先并重的鲜活案例,是水土流失地区百姓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水生态+扶贫”模式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摩托车也可以秋水”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