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一段山路上,一众车辆间,三个摩托骑手分别一手握把、一手举着彩烟棒,昂首挺胸,若无其事,豪迈拉烟。8月22日,这段网络视频成了微博热点,发视频的博主称拍摄地是北京市怀柔区范崎路和延琉路的交叉口:“摩托车这么骑是不是过分了?”
日前,北京怀柔警方通报,三人在行进过程中手持彩雾棒进行施放,影响道路安全。还存在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已由交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
违规
一个半小时跨实线20余起
8月22日这段视频的拍摄地是范崎路和延琉路交叉口,这已经是半个月内,北京郊区山路上的交通安全事件,第三次被推上热搜。前两次分别是张一山山路压实线行驶被罚、两人操控遥控车上山路妨碍通行被拘。
两人操控遥控车上山路在范崎路,张一山压实线行驶在黄花城水库安四路。这三个地点,都在北京远郊山区。
8月21日,在连绵的阴雨之后,天空短暂放晴。站在城区视野好的地方,往北远眺,能看见远处碧蓝如洗的天空和翠绿清朗的群山。记者也在这天早晨驱车前往怀柔。一路上,不断有摩托骑手结伴飞驰。偶尔还能看见拖着沙滩车的皮卡驶向北方。
大约上午10点,记者进入怀柔山区,一路沿着雁栖湖西路,行驶上了范崎路。在群山之间,摇低车窗,清风拂面,确实令人心旷神怡。但山路毕竟崎岖,时不时会有路牌提醒——前方急转弯或者小心落石。
10点半,一处度假村门前的停车区外,是比较宽阔的弯道,但路面上画着单黄实线,和张一山压线时的路况很像。黄实线意味着此处禁止变道、调头。但记者在此观察的一个半小时时间内,多次看到压线、变道、调头的摩托车和汽车。
摩托车的动静很大,往往是先听到“突突突”的马达轰鸣声,再看到呼啸而来的车辆。弯道没车的时候,骑手们会猛然提高车速、压低重心、倾斜着角度过弯。弯道有车的时候,多数骑手会规规矩矩地跟在汽车身后,慢速过弯。有些骑手,则显得比较心急,稍微侧身,一拧油门,就跨过地上的黄实线,逆行超车而去。
汽车中也有不守规矩的。遇到前车缓慢,有些后车就稍微露了露头,发现对向无车,便逆行超车,完全不管地上的黄实线。还有一辆小轿车司机,大概是走错了路。眼看四下无车,便在这处黄实线弯道,完成了调头。由于这辆车的违规调头,也给后续车辆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后续有些车按捺不住,选择逆行快速超车。
在一个半小时内,记者观察到的跨黄实线的交通违法行为,大约有20多起。大部分汽车驾驶员和摩托车骑手,还是能遵纪守法。但有些人驾驶车辆,伴着巨大的轰鸣声逆行飞驰,像是把山路当成了撒野的地方。
堵路
有摩托车在山路间扭起“秧歌”
从范崎路离开,记者驱车前往另一段网红山路——黄花城水库安四路。
这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摩托车的临时集结点。在安四路与怀长路的交界处,有加油站、便利店和小饭店,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摩托车集结点。据了解,在这里休整再出发,既可以去延庆,也可以去丰宁。
好天气让市民们蠢蠢欲动,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还是不断有车辆沿着安四路上山。机动车慢慢排起了长队,这时候,摩托车的“优势”便显现出来。有些摩托车,不再愿意跟在汽车身后,慢慢“爬行”,而是扭着车身,开始在车流中穿行。其中更有甚者,为了展示摩托车的灵活性,而在山路上“扭起秧歌”来。随着骑手摇晃着重心,摩托车也扭动着前行。
这一天在山路上的体验,记者很少看见自行车和步行的人。
“我现在组织集体徒步活动的时候,异常小心,最怕在山路上遇到不守规矩的车辆。”峻峰喜欢徒步,经常去登山游玩。多年的徒步经验,让峻峰习惯在山路上靠最左侧行走,“实际上就是逆行,这是没办法的选择,因为顺行的话,后面来的车辆,根本无法提防。在最左侧走,对向来的车辆,至少可以看得见。”
峻峰是30多年的老司机,也有摩托车驾照。他回忆自己当初学车经历时说:“我们当年,一学学半年,师傅不但教技术,还教开车的道理。山路怎么开,说得清清楚楚。现在,教得容易,学得轻松,考完本,就全忘了。”
“我现在已经很少去山里了,车太多,秩序又乱,太危险。”自行车骑友小飞对山路有些恐惧,“山区的道路条件受限制,绝大多数路段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再遇上宽大的公交车,空间就更小了。”
小飞说,北京有些山路禁摩,比如妙峰山。有些郊区,专门开发了自行车道,比如通州。这些地方,可以比较放心地骑自行车。但他也坦承,自行车骑友圈里,也有喜欢追求速度,喜欢在跑山、放坡中寻找刺激的,这些骑友同样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就在上周日,小飞自驾汽车带着孩子去了一趟北部山区。来回路上,就开了五个多小时。沿途看到的交通状况,让他直摇头,甚至短期内不想再去山区游玩:“山路上体验不好,开车会很累。我觉得不管是什么车,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山上,安全一定是第一位。”
观点
遵纪守法玩得安全才能长久
文章开头提到的摩托车拉烟视频,摩友七哥也看到了,他一直反对摩托车圈内有些人,把这种炫耀的视频当成摩托车文化,“你拉烟漂亮了,自己舒服了,没想过道路安全。”
“我看有评论说,这种视频里的人,才是‘禁摩’的先锋。我觉得评论很对,就是这样。”七哥很喜欢摩托车,喜欢自由的驰骋,但前提是遵纪守法,注意安全,“玩得安全,才能长久。”
他透露:“操控遥控车上山路妨碍通行被拘”的其实也是摩友。事后,也在摩托车圈内公开道歉。“自我取乐也好,夺人眼球也罢,都不应该出现。无论是法律层面、道德层面还是安全层面,我都反对这种行为。”
摩托车文化是外来文化,到了中国,有些摩友,追求车辆的昂贵、速度的比拼,炸街、炫技。“这种增加了摩友自己的存在感,自己找到了刺激,但是并不能让公众理解,更不能让多数人接受。”七哥认为,中国的摩托文化,还是应该基于人,以人为本,“不以车的贵贱论高低,不以行驶的速度论英雄。安全驾驶,首先让公众接纳你,而不是反感你。”
七哥说:“在山里,路的宽度没法改变,但我们胸怀的宽度,可以改变。别去争、别去抢,这也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态度,咱们平和一点。”
北京明心心理咨询中心于天一告诉记者,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再加之疫情和雨季的影响,市民们一看到晴天,自然而然会对郊区、对山区有向往。
而进入山区后,规则意识开始淡漠。“规则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社会心理学上说,学习规则有两个途径,一是模仿,一是试错。在城市里,我们可以学到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违反规则有什么坏处。”进入山区以后,即便有一些警示路牌,但是人在压力被释放后,对警示的接受变弱了。
“在山区,我们去寻求放松,对自身的约束变少,外部约束可能也变少,所以很容易违反规则。甚至有些人,还存在一种心理,尝试去违反规则,追求刺激,释放压力。”于天一认为,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山区,释放压力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冥想、可以运动,但都不能无视规则。尤其是安全意识,不能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放松。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