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轮爱上前轮
他知道他们永远不能在一起
于是他吻遍了她滚过的每一寸土地
2个人,16天,2576公里的行程
这是一次与大自然的相约
更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场骑行,关乎毅力,关乎激情
宜宾籍大学生胡锦京和王鑫
骑着自行车过黄河、翻秦岭
……
完成了他们生命中第一次长途挑战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写诗的文采,但我有去远方的身体和决心。”宜宾男孩王鑫说,这次要玩大点,从北京骑自行车回家。
从北京到宜宾,王鑫的交通工具就是这辆自行车
王鑫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学生,老家在宜宾兴文县。今年暑假,他在北京找了一份暑假工。一天,他突发奇想,打算从北京骑自行车回宜宾,并将他的想法告诉了同在北京上大学的初中同学胡锦京。
王鑫(左)、胡锦京(右)在北京体育大学门口拍照纪念
起初,胡锦京并不相信他,两人还打起了堵!“你若骑车回去,我也骑!”王鑫立即花了三千多元买了一辆自行车和骑行装备,随后,胡锦京也跟着一起买了车。
7月13日,两人简单地规划好路线后,整装出发了。
王鑫和胡锦京规划的骑行路线
对于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王鑫说,旅行最好的感觉不是在目的地,而是在途中,他想把在途中的时间拉得长一点,所以选择了这次长途骑行。
第一天的行程,从北京到保定,路上偶遇一重庆骑友,快50岁了,还从北京往宜昌骑,这让王鑫和胡锦京很是敬佩。
第一天161.1公里,第二天139.8公里,第三天120公里……
然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一帆风顺。第三天到邢台的时候,王鑫的自行车爆胎了,好在随身携带的工具齐全,很快就修理好了。
第四天,骑行160多公里,第五天,200公里,第六天,160公里……过黄河,到达三门峡。
“之前不知道往三门峡方向坡多,还走了一会夜路。”王鑫说,幸好给自行车配了尾灯,还备有手电。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到了黄河边,得偿偿黄河的鱼。
西安到秦岭,路上偶遇一片向日葵花海。
骑行路上,最难忘的莫过于翻秦岭了。“翻越秦岭,就光是爬坡就用了一天半。”王鑫说,这是一次从北方到南方的穿越之行,一路上除了几个林业保护站和来往不多的车辆外,仿佛进入了无人区。
在一个林业保护站,王鑫和胡锦京遇见了一群阿坝的彝族同胞,他们热情地王鑫和胡锦京聊天,还请他们喝酒,临走时,还不忘提醒他们俩把水壶里的水灌满。
秦岭,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被称作华夏文明的龙脉。
翻过秦岭,到达汉中。汉中——重庆——泸州——宜宾——兴文,7月29日下午,王鑫和胡锦京终于到家了。
从北京到宜宾,他们历时16天,穿越20多个城市2576公里,骑行163小时,途经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河南—陕西—重庆—四川等地,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长途骑行挑战。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各地风土人情,这不正是每个旅行在路上的人想做的吗?
开车太快,步行太慢,骑车则刚好!
每个骑行者心中都有一个梦
用单车丈量祖国每一寸的风景
从北京,到宜宾
一场真正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敢约吗?
或者,换个近点的路线试试?
为宜宾这两个90后小伙子竖起大拇指!
编辑:木木
戳原文 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