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有没有关于写摩托车的书——地平线4有没有摩托车?

出版信息

作者: (美)罗伯特·M.波西格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原作名: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译者: 张国辰

出版年: 2011-9

页数: 377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重现经典(精装)

ISBN: 9787229040369

我的评论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在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会觉得十分莫名其妙——“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不!是“禅”、“摩托车维修”与“艺术”,这三个词怎么看都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怎么就能凑到一起成了一本书呢?

若不是亚马逊、豆瓣都平台都在大力推荐,我恐怕只会把它与市面上常见的那种以浮夸题目为卖点、实则内容空洞无物的所谓畅销书一般看待,连捡起来翻一翻的兴趣也没有。

就如这让人一时摸不到头脑的书名一样,《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在文体上同样很难被界定。

读头两页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单纯的关于摩托车旅行的游记。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近两年国内玩摩托车的又开始多了起来。我以为出版社大概是看准了这股潮流,便想借这本书蹭一蹭热度,恰一笔快钱。我也相信,这本书在国内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的好评与这么高的热度,多多少少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可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书的味道有些变了。书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诸如“古典思维”、“浪漫思维”、“理性”、“本体”、“客体”、“良质”、“朴质”之类的词。书中的“我”也将叙述的视点越来越多地投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而不是本体所在的外部世界。

我当然知道,长途旅行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抵达目的地和观赏沿途的风景,更多的是借助艰苦的旅行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使自己达到身与心、内在与外在的和谐与统一。旅行是一种瑜伽,我曾多次独自骑自行车长途旅行,对此早已深有体会。因此,对于书中的“我”将目光频频投向内部世界的举动,我并不觉得意外,只是对他用词的专业性之强感到诧异。这些专业词汇很明显提高了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这不是游记的一般写法。难道,这是一本另类的哲学科普书,就像《苏菲的世界》一样?

可那个名叫斐德洛的鬼魂是怎么回事?是一般意义上的鬼魂,还是抽象意义上的鬼魂?这本书讲的究竟是什么啊?怎么越读越怪呢?

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书中的“我”在旅行的同时,越来越频繁地回忆关于斐德洛的生平往事。不知不觉间,他开着摩托车来到斐德洛曾经到过的城市,沿着他曾经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我终于明白,斐德洛就是“我”,一个过去的、曾经精神崩溃的“我”。我也终于明白,并不是什么游记,也不是什么哲学科普书,而是一部英雄历险小说。

它有着英雄历险小说最典型的结构模式:

第一幕,“我”开着摩托车载着儿子克里斯旅行,同行的有沙德兰夫妇。“我”很从容,一切都好像尽在掌握,似乎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可与此同时,旅途中又隐隐有些不详的预兆,比如克里斯的消极情绪、沙德兰夫妇之间的矛盾与他们对摩托车状况的漠不关心。而在第一幕的最后,鬼魂斐德洛的突然出现,打破了我内心的平静,让我再也无法回到先前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中去。

第二幕,旅行还在继续,但旅行的性质已经变了。“我”越来越多地为斐德洛的鬼魂所纠缠,回忆起他的片段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详细。随着“我们”沿斐德洛走过的道路开过的里程越长,我的内心、我和克里斯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紧张。真相被揭穿,“我”意识到自己就要重新变回精神崩溃的斐德洛,眼看一切都要崩塌的时候,克里斯一番无心之语如黄钟大吕般唤醒了我。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幕,快速收尾,“我”解决了斐德洛苦苦寻找而不得的谜团,“我”康复了,回归正常生活,“我”和克里斯的关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这样的三幕故事结构十分稳固、精巧,各部分的比例、节奏得当,显然是经过了作者精心的编排与艺术加工。即便书中内容来自于作者罗伯特·梅纳德·波西格(Robert·M·Pirsig)的亲身经历,也很难让我不把它当成小说来看待——一本具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心理历险小说。

至于书中的那些绕得人头疼的哲学探讨,在合上书本、从对“我”的代入中抽离出来之后,也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以书中最核心的哲学概念“良质”为例,“我”和斐德洛仅仅为了阐释其大致的概念,就花费了大量的口舌,可对于稍稍读过《老子》的中国人来说,只要一个字就能加以概括——“道”。事实上,“我”和斐德洛也是用《老子》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语句来阐释“良质”难以定义的特性的。

如果说这样基于文化差异的评价对“我”和斐德洛不够公平的话,那么我们再把目光投向他们所生长的西方世界。

与之同时代、同为美国学者的约瑟夫·坎贝尔早就在他的著作中将“良质”阐述明白。只不过坎贝尔研究的是神话学,所以他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灵”、“灵性”、“灵魂”来指代“良质”。“内在世界乃是你的需求、能量、结构与可能性,和外在世界相会的世界。外在世界则是你的肉身世界,那是你的所在。你必须使两者并进。诚如诺瓦利斯(Novalis)所说:‘灵魂就在内外世界的相交之处。’”(《神话的力量》第7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前面已经提到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在故事模式上属于典型的英雄历险故事。而对这种故事模式的研究,也属于约瑟夫·坎贝尔的专长。

即便因为种种原因,“我”和斐德洛并未读过坎贝尔的著作,但我想他们一定读过圣经。“我”和斐德洛为了弄明白什么是“良质”,一路追寻到了古希腊。而基督教神学中关于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理论实际上与之有着相同的理论源头,圣灵很大程度上就是“良质”的一种比喻。倘若“我”或斐德洛能够好好读一读圣经,从哲学角度好好思考以下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些意象,恐怕也不用这么辛苦,更不会发疯了吧?

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去读,没有往这方面去想呢?

既然书中的故事是根据作者波西格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来,那我们或许可以从波西格的教育背景中寻找答案。

波西格15岁时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来才学习哲学。这意味着在他成年前的相当长时间里,他一直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精英,自然养成了适应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讲究实证和逻辑推理,在近代以来的人类进步与发展中又着实起着无与伦比的巨大推动作用,很容易让人对被自然科学斥之为迷信的神学以及玄之又玄的东方哲学生出轻视之心,从而下意识地远离这方面的论著。这就形成了佛教中所谓的“知见障”。

无论是波西格还是斐德洛,他们之所以精神崩溃都可用“知见障”来解释。因思维的狭隘与局限,让他们一叶障目,愈发往牛角尖里钻,最终不堪重负而崩溃。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成书于半个世纪前,这两年之所以被许多人推荐,除了蹭机车热的热度之外,或许也是因为波西格和斐德洛所遇到的问题,如今在中国的大地上依旧泛滥成灾吧?

近几年,国内网络舆论环境中时不时会出现理科生与文科生思维方式之争。无论站在哪一方的立场,这样的争论难道不是囿于偏见而生出的“知见障”吗?

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一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一个艺术的、诗性的、健全的人,应该同时兼顾禅与摩托车维修,而不能偏废于一方。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有没有关于写摩托车的书,地平线4有没有摩托车,有没有摩托车的app,有没有自动挡的摩托车”边界阅读